3年!這家航空公司開通綠色通道 轉運人體捐獻器官很多
從2010年中國啟動公民逝世后器官自愿捐獻試點,到2015年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后器官自愿捐獻已成為我國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就在這一政策實施的2015年,有2766名自愿器官捐獻者,幫助超過10550名病人得以重獲新生。在這一數據增長40%至50%的2016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安部、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鐵集團、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決定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明確在航班延誤時,除天氣因素等不可抗力外,由航空公司協調承運人體捐獻器官的航班優先起飛。
東航面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要事履責擔當,主動作為,率先開放綠色通道并暢通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申請渠道。東航主基地所在的上海及周邊長三角城市,醫療資源集中,器官捐獻的出港和到港運輸需求都數量可觀,東航又是航線網絡覆蓋全面、航班時刻多的國有大型骨干航空公司;很多時候,在器官運輸要求的路線上,只有東航的獨飛航班,或者只剩下東航航班還有時刻。因此,爭取旅客理解、共同守候器官的情況,東航曾經多次遇到過,而東航也探索出了在時間緊張的狀況下,盡量加速、減少延誤的經驗:提前打好登機牌、提前聯系確認空管部門、請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的工作人員提供規范的接受確認書用以開展溝通……這些環節都在不斷完善。
早在2016年3月,在前期承運業務、梳理完善流程的基礎上,東航制定了《移植用人體器官運輸程序》。同年7月,民航局等六部委下發《關于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后,東航修訂推出新的《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程序》,組建由東航客戶服務中心負責接受器官運輸業務申請,并協調運控、地服、客艙等多個部門共同合力參與保障的高效團隊,東航護航“生命希望”的空地綠色通道逐步成型。內部業務環節的優化,帶來的是來自外界的信任,承載著這一份份信任,東航的器官運輸業務規模迅速增加。2016年,東航全年運輸人體捐獻器官64次;2017年驟增614%,達457次;2018年,這個數據持續增長至891次;2019年1至10月,通過東航客戶服務中心95530申報的人體捐獻器官運輸業務已達到770次,得到了交運單位的一致好評。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大約有150萬器官衰竭患者,有30萬適合器官移植方式治療,每年僅有1萬多人能得到器官移植的救治,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可容忍缺血時間上限,對肝臟來說是12個小時,心臟短一點8個小時,超過這個上限,器官基本上不能再來使用。根據以往的數據,每個供體有8個器官可以利用,但因目前保存、轉運等難題,每個供體平均僅有2.5個器官被使用。從捐獻者逝世后手術摘下器官,到送往拯救生命的移植手術現場,如何分秒必爭、與有限的保存時間和病魔賽跑,成為東航人不斷思考、探索的課題。
要為器官移植提速,首先需要有一套高效可靠的運輸機制保證。東航客戶服務中心線上可受理包括人體捐獻器官在內的14項特殊服務申請。2018年4月,東航首創95530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綠色快捷功能,特別在95530的語音菜單中設立了人體器官運輸專線,旅客撥通95530-1(普通話)-4(特殊服務)-1(人體器官運輸),接通客服后表示需要人體器官運輸服務,客服就可以直接轉接到器官運輸專線,有專人指導手續辦理流程。與此同時,東航客服中心設立全部由業務骨干組成的特殊服務專業團隊,負責對接專線收到的運輸申請。隨著這套流程逐步打磨優化,如今,有人體捐獻器官運輸需求的旅客,都可以通過東航的客服中心95530熱線、各地東航直屬售票處、機場東航柜臺等途徑,申請東航啟動器官轉運綠色通道。
2018年6月,在青島至虹橋的器官轉運中,東航客服中心獲悉旅客提前抵達青島機場,工作人員當機立斷、協助改簽兄弟航空公司更早的航班,并安排好東航地服在虹橋機場的后續保障,讓“生命希望”再快一步抵達;2018年7月,東航獨飛的鹽城-武漢MU2546航班上,航班起飛前30分鐘,攜帶器官的醫生離機場還有十多公里,通過東航各單位無縫銜接,最終航班僅延遲20分鐘就接上旅客、起飛出發……在東航客服中心的業務記錄里,人們還能看到更多為生命分秒必爭、卻未必為外界所知的努力。但對于需要器官運輸的醫生、病人、醫院而言,東航出色的保障能力、優秀的服務團隊,則讓他們對選擇東航充滿了信任。
東航人并沒有因此自滿。隨著業務擴容,東航客服中心多次組織器官運輸保障團隊的員工,與復旦大學附屬上海中山醫院等器官運輸業務量較大的重要醫院員開展交流,安排員工到衛生部門對接溝通學習,了解院方、醫生對器官轉運的需求,持續改進服務。如今,東航不僅成為器官運輸的重要承運人,也開展了造血干細胞、便攜式氧氣壓縮器、服務犬等更多保障健康的特殊運輸業務,為守護、傳遞生命希望,提供越來越完善的支撐。東航以出色的專業能力、充滿愛心的團隊和責無旁貸的擔當精神,全力守護每一次“生命希望”的起飛。
目前,東航還組建了一支機上醫療志愿者隊伍。當機上旅客突發疾病等緊急情況時,乘務員能通過內部系統夠自主識別航班上的醫療專家,第一時間開展專業的救護工作,為挽救生命爭取黃金時間。而在沒有醫療專家的航班上,東航還能通過空中WIFI技術實時與地面醫生溝通,在地面醫療專家指導下開展急救機上患者。
2017年4月18日,東航與上海醫師志愿者聯盟簽署共建合作協議,正式啟動東航“空中醫療專家”項目。上海醫師志愿者聯盟是中國首個由醫療專業領域人才組建的志愿者團體,匯聚了全上海市各大三甲醫院400多位臨床專家、優秀青年醫師以及熱心醫療公益事業的社會精英。東航由此組建起了一支730余人的空中醫療專家隊伍,進一步完善空中應急救援服務體系,更加高效、專業地開展空中旅客突發疾病緊急救助工作。該項目是我國航空業內提升旅客緊急救助水平的首創,也是東航一直以來以旅客生命為重、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再次呈現。
2017年6月14日,MU2294航班,乘務長王冬冬在客艙中突然接到乘務員反饋經濟艙一名旅客身體不適。通過航前準備階段掌握的旅客信息得知,上海醫師志愿者聯盟首席醫療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彭曉春第一次以“空中醫療專家”的身份乘坐東航,于是乘務長第一時間聯系彭醫師一同前往患病旅客座位前。當時這名旅客客全身抽搐,手足僵硬,但神志還是十分清醒。通過乘務長與旅客溝通了解情況,旅客來自喀什疏勒縣,是第一次坐飛機,當天上飛機之前遇到很多小意外,情緒一直沒有平復。醫療專家迅速給出判斷,認為旅客此前沒有任何病史,屬于首次乘機的過度緊張,導致過度通氣,形成呼吸性堿中毒。經過醫療專家及時救助,2分鐘后旅客癥狀明顯緩解,5分鐘后恢復正常。航班中,乘務組對該旅客悉心關照,順利乘機抵達目的地,受到了乘機旅客的一致好評。
2018年4月18日,時值東航首創的“空中醫療專家”項目啟動一周年之際,該項目迎來了一項重大的標志性成果,在東航、民航業內專家、上海醫師志愿者聯盟的共同努力下,國內首部《空中醫療急救手冊》正式發布�!犊罩嗅t療急救手冊》的發布開創行業之先河,將為空中急救提供詳細的執行規范和操作標準,有效提高空中救助的質量與效率,標志著中國空中急救事業邁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據國際民航不完全統計,空中緊急醫學事件的發生率為22.6例/百萬旅客,其中死亡率為0.1-0.8例/百萬旅客,每100萬次飛行中就有210次因空中醫學事件而緊急備降或返航,平均每12.6例就造成1次緊急備降或返航,而東航2018年為救助旅客總共發生航班備降47次。2019年7月16日,飛機平穩地飛行在庫頁島以東鄂霍次克海上空,突然客艙內響起了呼喚鈴,一名旅客身體突發不適,尋求幫助。乘務員立即通報客艙經理,按程序啟動機上急救措施,給旅客吸氧�?团摻浝韯t通過機上廣播尋找醫生協助。眼下情況緊急,根據旅客病情,機長當即決策空中放油45噸,就近備降東京成田機場將旅客轉往當地醫院救治。旅客送醫后轉危為安。這并非東航首次放油救人,早在去年3月23日,同樣是MU587航班,就已經放油30噸備降。這次備降東航拋油45噸,成本超過23萬元。此外,備降還涉及起降費、地面資源調度和使用費用、為行程受影響的旅客改簽的費用等,實際花費更高。
除了東航空中醫療專家團隊,至2019年10月,東航已擁有92架具備空中互聯服務能力的寬體客機,成為擁有國內第一大空中互聯機隊的航空公司,日均有近300個航班可提供空中上網服務,全年能為近兩千萬旅客提供機上游戲、新聞資訊、空中商城、接送機服務、機票酒店預訂、實時在線支付等豐富空中上網體驗。東航空中互聯航班,還曾通過空中WIFI與地面醫生直接溝通,在地面醫療專家的指導下成功救治過國際長航線機上突發高燒的小旅客。2017年3月12日,東航MU551上海到倫敦航班起飛5小時后,機上一位3歲的小旅客高燒39.9度持續不退,并出現休克癥狀,情況十分危急。為保證生命安全,乘務組通過空地互聯與地面的醫療專業團隊進行連線,取得地面的專業救護指導,逐步穩定了患兒的病情。救人為先,東航迅速采取放油備降,機組乘務組密切配合,飛機就近備降在俄羅斯伊爾庫次克機場,最終成功治療并緩解了小旅客的病情。
2019年1月-10月,東航航班為救助機上急病旅客備降返航共33架次,2018年48架次,2017年19架次。通過“空中醫療專家”以及“空中互聯”項目的實施,東航為旅客提供一個更加有效的生命保障,與上海醫師志愿者聯盟以及地面醫療專家們一起,向社會傳遞互幫互助、關愛生命的價值理念。迄今,東航與上海醫師志愿者聯盟攜手,在全國以及全球范圍內招募選拔醫療專家,不斷擴大“空中醫療專家”隊伍,打造更加通暢的空中救助綠色通道,更好的服務于廣大旅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烏蘭浩特機場開展交通秩序整頓活動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