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新: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崗
農歷臘月三十,在崗值班的趙元新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個在機場度過的新年了,可是他知道這卻是最后一次在崗位值守的除夕夜。他總說:“作為科隊長,總要多付出些,多考慮同事的困難。往年是想讓同事在家好好吃個團圓飯,可是今年不同,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作為一名老黨員,在這種關鍵時刻就要沖在前面。”
防疫以來,平日被妻子戲言“沒心沒肺,倒頭就睡”的趙元新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他一直堅守在地面運輸值班崗位上。他說:“這是臨近退休的最后一年,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崗。”
趙元新正在與內場駕駛員溝通保障細節
時光匆匆,還記得趙元新剛入職的時候,是一名退役軍人,說話耿直、不怕困難、性格堅毅。自1991年聽從組織安排成為了首批機場員工,這一干就是29年。
趙元新參加民航西北管理局職工籃球賽(右四)
2010年4月14日玉樹發生地震,已是特種車隊隊長的趙元新帶領所有駕駛員通宵搶運人員和物資,困了就用冷水抹一把臉,累了就在擺渡車里打個盹,沒日沒夜地在機坪上工作了整整一個月。一晃十年過去了,當組織再次需要這位老黨員、地面運輸的老骨干時,他主動請纓,奮戰一線,一連數天不曾休息,他說:“機場大巴是連接機場、市區的重要交通工具,也關系到每一位乘車人的健康安全,這么重要的關口我一定要牢牢守住。”
為了做好防疫工作,他制定科隊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崗位操作流程,成立內部檢查督導組。為防止遠機位車輛的駕駛員在保障中有交叉感染的風險,他提出專人專車保障,并保證內場駕駛員每日不少于4次測溫。每天早上,他必定會比同事早來半小時,翻閱駕駛員和車輛的消毒記錄,詢問口罩、手套配發情況。回到調度室,調取GPS監控詢問路況,提醒駕駛員注意個人防護。每趟車出發前,他都不忘詢問車上旅客測溫是否正常。他不僅是地面運輸部的負責人,還是公司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組的成員,每天除了處理科隊工作,還要對接公司職能部門和機場公安,落實保障細節,確保機組、旅客、員工都能平安運送到位。
趙元新遠程監控機場大巴運行情況
平日的趙元新是個“熱心人”,駕駛員不懂消毒液配比,他上網幫著找說明,請教急救中心專業人員。聽說防護口罩不夠,他焦慮得吃不下飯,想方設法爭取防護物資,領取的N95口罩和手套優先配給密切接觸旅客的員工。遇到駕駛員沒時間吃飯,他幫著帶飯、頂班,讓他們能安心吃飯。從市區回機場的車輛一停穩,他就拎著配好的消毒液給車輛消毒。
最近由于太操勞,趙元新的眼疾發作,領導同事都勸他回家休息,家里人也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勸他提前退休,而趙元新怎么也不答應,他覺得,他是一名老黨員,又是一名退伍軍人,抗擊疫情是國家的大事、省里的大事、機場的大事,這個時候自己不能掉鏈子,他要為防疫出一份力。
這是趙元新在崗的最后一年了,談到離開,這位老同志眼里泛起了淚花,充滿了不舍,也正是與民航有著太多的回憶和感情,趙元新堅持鼓勵兒子大學畢業后到機場工作,延續他的那份堅守和責任。
二十多年的付出,讓我們看到了趙元新同志身上不言困難的品格,對事業的熱愛,還有對他人的熱心關懷。他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響亮的誓言,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奉獻與堅守。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河北機場集團:把關心關愛落實在對醫療隊的服務保障中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