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巴黎航站站長王民權:逆行在空城巴黎
“巴黎若不動人,人間再無浪漫。”在國航巴黎站站長王民權的印象中,這是對巴黎最極致的贊美。然而,當病毒彌漫全球,巴黎也不能幸免,自3月17日執行戒嚴令后,浪漫之都也陷入了陌生的空寂中。
感動和無奈
時間退回到兩個月前,國內疫情暴發,各個航站都在火速運輸防疫物資。當時,外航紛紛停飛前往中國的航班,國航巴黎至中國的航班成為連接歐洲和中國不多的空中橋梁,大量華人華僑從意大利、盧森堡、阿爾及利亞、盧旺達等國家運送捐贈物資到巴黎,再轉運國內。王民權的同事、貨運經理杜國紅的電話和微信幾乎沒有斷過——不分晝夜。
身為航站經理,王民權在柜臺也感受到了華僑的拳拳愛國之心。一次,一位華僑來送朋友,托朋友帶兩大箱口罩回國。這位華僑還隨身攜帶一個大塑料袋,里面裝滿了一次性口罩。他一一詢問正在候機的同胞是否需要,他可以提供。此時,國內疫情嚴重,口罩斷貨,落地時沒有口罩很危險。這位旅客的細心和善良讓旁觀的王民權非常感動。
讓王民權倍感溫暖的還有巴黎航站的同事們。疫情嚴峻,每周往返巴黎的航班由18個、15個、10個最終減至5個。但沒有人因為航班減少而懈怠,依然如往常一樣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大家都表示跟公司共度難關。”
不過,王民權也遭遇了歐美經理們的共同難題:戴口罩。一張當地區政府發放的疫情防控指南中對口罩的描述是:“生病后戴口罩”。王民權苦口婆心,親身示范,他是戴高樂機場第一個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員。
2月28日,法國確診新冠肺炎85例,其中,戴高樂機場一名高管確診。山雨欲來風滿樓。王民權說:“陸陸續續的,到2月底,當地員工基本都戴上了口罩。”
中草藥和防護服
進入三月,防境外疫情輸入成為國內戰疫的重中之重,國門成為前線,海外航站便成為“前線中的前線”。對于王民權來說,雖然每周僅有5個航班,卻比18個航班時更忙更累:每天要吃透各種新規定,航班上每位旅客的信息,包括體溫檢查、健康申報表、是否來自疫情重災區等等,都必須一絲不茍地做好數據統計并及時提交到目的站。原來航班出港后15分鐘完成的工作,現在至少需要1.5小時。“一個人在國外,怕閑不怕忙,但對病毒是真怕啊。”王民權有點自嘲地說。
三月上旬的一天,王民權接到通知,不久前一個航班上的某位旅客已經確診。“聽到消息的那一刻,時間仿佛凝滯了。”不過,他很快冷靜下來,仔細回憶了與這位旅客接觸的所有細節:他接過她的護照,簡單交流過;他們保持了一米距離,都戴了口罩,他還戴了手套;他當天也換洗了所有衣物。雖然斷定自己沒有被感染的可能,他還是盡量與所有人保持安全距離,同時也堅持每天監測體溫,“以防萬一總不會錯”。
愛人是護士,王民權比一般人更懂病毒也就格外謹慎,但法籍同事們一開始都是滿不在乎。疫情以來,航站主管、法籍華人Viviane一直沖在一線,與王民權并肩作戰,接送每一個航班。一開始,她也是法國人的瀟灑態度,認為只是普通流感,對戴口罩的建議一笑了之。后來,看到意大利疫情蔓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她害怕了,迅速行動起來,請中國親友寄來中草藥,并送給王民權一包,大家一起開始“每天良藥苦口”的日子。王民權開玩笑說:“喝了中藥,仿佛穿上了防彈衣,底氣十足。”
3月16日,是法國戰疫的分水嶺,總統馬克龍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法國“正處于疫情戰爭中”,將從第二天開始至少持續15天限制出門,只有四種情況下可以攜帶證明出行:工作需要、購買生活必需品、醫療需要、鍛煉身體或遛狗。當天,軍隊開進巴黎。前一天,地鐵里人頭攢動,咖啡館、餐廳中的人們談笑風生,戴口罩的人并不多的巴黎魔幻般“變臉”,所有非必須公眾場所關門,大街小巷幾乎空無一人。警察走上街頭,檢查出門條,并驅散少有的聚集人。
法國民眾陷入短暫恐慌,超市出現搶購,有的貨架甚至看不出原來擺放的是什么,當地航站代理出現了不愿上班的情況,個別內派員工也開始焦慮。“在這個時候,營業部黨支部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大家不忘職責,堅守崗位。”巴黎營業部總經理王凡說。“王民權也是其中一位模范。”
也是在3月16日,航班起飛前3個半小時,王民權團隊開始穿上防護服前往柜臺,航班起飛后才能脫下來。這期間不能上廁所、不能喝水。而自3月23日起,國內機場分流,為保證機艙環境安全、守好國門,對旅客的健康檢查和信息填報更加嚴格、詳細,航班延誤在所難免,王民權團隊的防護服一穿至少4個小時,特殊情況要6個小時以上,每次都唇干舌燥、嗓子難受。
空蕩的機場和不凡的春天
緊急事件總是接踵而至,又一個通知緊隨而來。受疫情影響,自4月1日始,戴高樂機場暫停使用T1航站樓,國航巴黎航站需轉場到T2航站樓。同時,法國第二大機場、巴黎奧利機場關閉。忙亂了幾天之后,王民權團隊終于在臨時辦公室里安頓下來,特殊時期一切因陋就簡。他們經常需要在相距半小時車程的新舊辦公室間往返,取需用的物品。而機坪上,一排排的飛機�?恐�,這是從未有過的景象。“新加坡、全日空、韓亞、阿聯酋、土耳其、泰航……太多航空公司都停航了 。” 王民權說。
4月1日,是王民權忙碌的一天。清晨,他檢查好工作證明和出門路條,戴好口罩,從租住的小區出發駛往機場。小區里每天能看到巡邏的警察,檢查行人是否攜帶出門條,但并不檢查口罩——口罩被官方宣布為國家戰略物資,優先保障醫生使用,藥店早就斷貨。車程十幾分鐘,他只看見不到十輛車在行駛。
又是忙碌的一天,本周內的唯一一架國航客機著陸,抵達旅客僅有5位,回程卻有172位,他和同事們穿上防護服,忙著進行旅客健康檢查,辦理登記手續,做好數據信息統計,盡最大努力,為祖國守好這道門。
客機減少了,貨機在陸續增加。各航空公司均使用客機載貨補貼虧損。這天,他和貨運同事接來一架貨機,貨艙里面裝滿了防疫物資。
王民權說,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華人華僑尤其是大量留學生著急回家。他原定正月初四探親,至今也沒實現�,F在,他必須堅守崗位。“職責所系,沒什么可說的。”一人身在重疫區,家人很擔心,電話里,愛人不停叮囑的是防疫知識,媽媽反復說的是好好吃飯多喝水多鍛煉,“全家唯一嘴上不說擔心的是我爸,他是老黨員,教育我一定要沖在前面”。
王民權說,自己絕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如果沒有營業部未雨綢繆,與領事館、教育處做好溝通,通過官方平臺將旅客分流等信息發布出來,如果沒有銷售部提前與總部溝通,做好旅客的解釋工作,航站一個部門肯定做不到現在這么好。”在生活上,大家同樣互相扶持,為了減少去超市的頻率,每個人去超市的時候,總會問一下別人,是不是需要帶東西。
“‘疫情沒有國界,守望相助才是應有姿態。’這句話說得特別好。不管在哪里,能工作的就認真堅守,不能工作的就好好隔離,病毒最怕人們團結,我們一定能贏!”王民權堅定地說。(趙學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珠�?展苷荆郝鋵崱叭齻敬畏”要求,深入推進安全整頓活動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