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空姐看大興國際機場:全場只“靠臉”
9月25日,大興國際機場迎來投運以來的首個生日。東航是首家入駐和天合聯盟在京唯一基地公司,東航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架“進博號”主題彩繪飛機在結束首輪10個國家的全球行后,于當天從上海浦東機場出發抵達北京,為大興國際機場慶生。去年這一天,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很快成為海內外網友們追捧的打卡圣地。一年間,作為該機場主要航司的東航,為這座北京新地標帶來的變化肉眼可見。
布局大興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啟用開航,在中國民航的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華章,東航成為了主基地航司,并在當天執行首班“大興-浦東”航班。由此,東航成為中國民航第一家在上海、北京兩大億級樞紐都設立主基地的航空公司,也是全球民航業首家建立雙億級主基地體系的航空公司。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一周年,也是東航北京分公司轉場大興一周年紀念日。截至目前,轉場完成后東航、上航、中聯航在大興的日均航班量超過280班,占東航旗下全部在京航班總量的87%左右,占大興航班運行總量的38%,成為大興機場投入運力最多的航司。

目前,東航已開設大興機場往返上海、西安、昆明、南京、武漢、蘭州等39個國內城市的航班,通達上海、廣東、四川、云南、福建、甘肅、青海、寧夏等19個省市地區。其中的蘭州、西雙版納、無錫、嘉峪關、銀川等5地將成為大興機場東航國內航班運行的新增航點。東航大力推進航線網絡優化調整,推進國內主要市場“四梁八柱”的航點快線建設。
國際航班方面,在民航局的統一安排下穩妥有序推進國際、地區航線的開航工作,根據四進四出航波規劃,安排國際航班入波,并配套相應OD航點航班。與中聯航計劃共排,收益共管,推進東上航網絡和中聯航網絡融合,提供便捷國內中轉服務。
科技大興
作為全球首家運用5G技術的航司,東航以“人臉識別”技術為基礎,以物聯網、大數據、“AR、VR、AI”等技術為輔助,推出“5G+”智慧出行集成服務系統,通過“一張臉”、“一張網”、“一顆芯”為旅客們打造最便捷的出行服務。這些內容親們可能已經在報紙和網絡上略有所聞,但具體如何使用以及效果怎么樣可能還不知道,那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東航的外籍空乘小哥哥和小姐姐一探究竟吧。Go Go Go……
相比傳統模式,東航“一臉刷到底”的技術可謂省事、省時、便捷、環保。考慮到疫情,這套技術驅動的整體服務大大減少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不必要的接觸,真可謂666啊!
舒適大興
經過安檢來到候機廳,即將遠行的親們可在東航VIP休息室滿足味蕾之后小憩,并在航班起飛前獲得登機提醒。是否在納悶工作人員如何知曉親們乘坐哪趟航班呢?其實,工作人員在您踏入休息室大門的那一刻已經通過那雙沒有鏡片的AR眼鏡洞察了一切,是不是很神奇呢?
綠色大興
在大興國際機場,“節能減排”可不是喊喊口號。大到機場的整體設計,小到各種設備,無一不體現著“綠色”。截至今年上半年,大興國際機場包含特種車輛和通用車輛共有1398輛,場內車輛綜合電動化率72%,在國內各機場中位居前列。乘飛機的親們,可曾在機場注意到呢?
今年,東航一口氣就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添置了12輛純電動機場擺渡車,目前新能源車輛已經達到近500輛。該型號車輛經過多重嚴苛試驗驗證,產品品質完全領先于行業同類產品水準。同時,整車陰極電泳工藝以及NVH靜音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保證了車輛的可靠耐用性和乘坐舒適性。東航以這種方式為新機場增添了一筆濃重的綠色,而這只是東航為打響“藍天保衛戰”的一小部分。
藝術大興
如果你的航班是從大興機場起飛,那么建議您早點到這里,盡情享受一場藝術盛宴,感受一下從一個大型藝術展起飛的航班。雖然大興國際機場是座極具現代化的機場,但作為千年古都北京的新窗口,其整體設計亦充滿文化底蘊。外形酷似火鳳凰(還有人說像海星)的大興國際機場,由曲線女王之稱的英國已故建筑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建筑輪廓、大門、屋頂,甚至起支撐作用的立柱、墻面等等,都是舒展的曲線。
走進航站樓內部,這里陳列了20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在機場航站樓二層混流區西北指廊,內容選取我國清代宮廷畫家徐揚創作的《乾隆南巡圖》十二卷中的第一、六、十二卷,以寫實的手法真實再現了18世紀東方大國的社會風貌。在大興機場東南指廊的盡頭,是華裔藝術家盛姍姍的玻璃雕塑作品《二十四節氣》,她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先用油畫畫出,再由德國玻璃工坊繪制在玻璃上,玻璃呈螺旋形排列,組成了一組懸掛式抽象雕塑。
這樣具有藝術感觀的作品散落在機場各處,經過此處的親們不妨放慢腳步,好好感受一番這座被英國《衛報》評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的藝術館。
未來,東航將有超過 2萬名工作人員參與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運營和保障工作中,并充分發揮北京、上海“兩市四場”獨特運營優勢,全面加強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四座現代化國際航空樞紐機場之間的良性互動,為旅客帶來安全、綠色、智慧、高效的出行體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