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終端區空域再優化 首都機場每年將有11萬架次航班受益
近日,民航局空管局空域管理中心聯合國航、北京首都機場、華北空管局和川大智勝等單位相關部門,完成了北京終端區空域再優化聯合仿真評估工作。
這項工作于今年6月啟動,旨在精確評估首都機場東部離場航線固定化飛行程序設計方案對部分特殊使用空域的影響。此次評估在空域中心自主研發的“全空域實時模擬系統”上開展,該系統有機整合了飛行模擬機、雷達管制模擬機以及機坪管制模擬系統等,能夠提供一個全方位、多角度、高仿真的空域運行環境;統籌各方參與單位,協同確定了評估技術路線、演練大綱、協作流程、分析指標等關鍵內容,并根據北京終端區運行特點,在“全空域實時模擬系統”中搭建了典型運行場景,重點對比首都機場去往華東、華東沿海及大連、日本、韓國3個方向當前和未來的運行情況。
在評估過程中,航空公司、空管和機場的主要運行席位可以通過視景、雷達屏幕和語音通話系統等進行實時交互;機坪和塔臺管制員判斷地面交通態勢,給航班發送管制指令;進近管制指揮航班按照預定路徑飛行,同時避免飛行沖突;飛行員按照管制指令完成由停機位到離場飛行階段的各項操作。系統可實時監控不同席位的工作情況并自動存儲為視頻,記錄管制飛行的各項操作、航班運行軌跡及陸空通話等數據,并能以圖形化方式呈現統計分析結果。
此次聯合評估不僅給出了后續開展軍民航空域協調的合理化建議,而且對比分析了首都機場新舊離場程序的運行效益。評估結果表明,新程序方案實施后將有助于均衡北京終端區東西兩側飛行流量,有效減輕管制飛行工作負荷。首都機場去往華東、華東沿海及大連、日本、韓國3個方向的飛行時間可分別縮短5.57分鐘、7.67分鐘和8.62分鐘。經測算,國航預計每年最多可節省燃油成本約4600多萬元,減少碳排放量約4.8萬噸;首都機場每年受益航班最多達11萬架次,預計可節省成本約1.8億元,減少碳排放量約18.9萬噸。
此次評估工作采用“人在回路、空地聯動、飛管交互”的創新方法,在空域方案規劃階段有機融合了管制、飛行及機場的專業視角,在中國民航業界尚屬首次。這不僅為后續開展聯合評估提供了范例,還搭建了民航主體運行單位深度交流合作的平臺。(劉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行李搬運導航機器人亮相大興機場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