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機場:積極推進垃圾分類 打贏藍天保衛(wèi)戰(zhàn)
近期,鄂爾多斯機場多措并舉,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落實見效。
目前,鄂爾多斯機場固體垃圾管理按照來源分為航空側垃圾和地面垃圾兩個部分。其中,航空側垃圾主要包括機上產生的餐飲垃圾及乘客帶上飛機的少量垃圾;地面垃圾主要來源于航站樓、停機坪、生活區(qū)、工作區(qū)及餐廳,包括生活垃圾、廚余垃圾、建筑垃圾、有害垃圾等。除大型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集中清運外,2020年,鄂爾多斯機場共計處理各類垃圾共計380余噸,其中廚余垃圾約為30余噸,有害垃圾約為1噸左右,建筑垃圾約15噸,其余均為一般生活垃圾。
2020年以來,鄂爾多斯機場先后多次召開機場垃圾分類推進會議,并成立相關機構,專人專職監(jiān)督協(xié)調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針對當前鄂爾多斯機場垃圾產量現(xiàn)狀,鄂爾多斯機場積極探索垃圾分類工作,以航站樓與旅客停車場為例,已基本完成分類垃圾桶升級工作,曾經的“混合型”收納垃圾桶已無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有明顯標識的分類回收垃圾桶,分類垃圾桶利用率高,環(huán)保效果顯著,得到了廣大旅客的一致好評。同時,鄂爾多斯機場與伊金霍洛旗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管理中心深入合作,在垃圾處理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嚴格分類,于今年夏季完成機場垃圾轉運站改造,投入大型垃圾處理設備方便垃圾分類存放,并安排專職工作人員進行二次分類處理,已基本將廚余垃圾、一般垃圾、建筑垃圾、有害垃圾有效區(qū)分并單獨存放。針對疫情防控產生的口罩、防護服等醫(yī)療廢棄物,機場安排專人進行集中清運焚燒,不論是在垃圾的回收、清運,還是最終的處理環(huán)節(jié),都做到了有效分類,切實形成閉環(huán),確保垃圾分類工作落在實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陳圣:安全翱翔42載 東航五星機長榮退藍天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