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弱電信息部打造智慧神經中樞
“明天組織黨員活動,地點是PCR設備機房,活動內容是搞衛生,請大家帶好裝備,8:30到四層倒計時處集合。”
這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弱電信息部的一次黨員活動,他們把場地選擇設備機房,這里既裝載了他們努力拼搏的一項項成果,更是未來大興機場的智慧中樞。
400萬米網絡線纜 相當于從黑龍江到海南島
在大興機場建設期間,弱電信息部主要負責管理整個機場網絡線纜的敷設、設備安裝、和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其中線纜敷設范圍遍布了整個機場的航站樓功能區、公共區、飛行區,包括機場的生活區和辦公區,總長度超過了400萬米。
“這400萬米的長度,相當于從我們國家東北的黑龍江一直到海南三亞市的距離。這些線纜就像是大興機場的網絡神經,它們按照各自的不同使用功能被分配到了機場的各個區域,線纜之間使用了1800余臺網絡交換機作為信息傳遞的樞紐,后端的400多臺服務器作為“大腦”,前端各種不同的信息系統終端配合使用,為機場運行控制、旅客出行服務、空防安全保障等一系列基礎設施提供服務。”大興機場弱電信息部黨支部書記高宇峰介紹說。
68個信息系統 助力“Airport 3.0智慧型機場”建設
除了整個機場的網絡建設,弱電信息部還負責“Airport 3.0智慧型機場”項目的建設工作。這是一個利用物聯網技術、云計算及存儲、個人智能終端、虛擬可視化等先進技術,構建出多方協同、信息共享、智能決策的智慧機場應用體系。
“對于旅客而言,今后選擇在大興機場乘坐飛機,能夠實現全程無紙化的出行服務,在停車樓里能夠精確定位自己的車輛,在航站樓里通過手機能夠進行導航,對自己托運的行李實時跟蹤定位,以及刷臉過安檢、上飛機等一系列新技術都將在大興機場得以實現。”
在整個機場信息系統建設中,大興機場弱電信息部的57名職工,相繼搭建了航班生產運行、旅客服務管理、安全管理等9大應用平臺,包含68個應用系統,他們每個人都至少負責一個智慧系統項目,而這些系統建成后能夠給予旅客全新的智慧出行體驗。
加班加點 為參與大興機場建設而驕傲
在大興機場建設期間,建設指揮部設定了6.30竣工驗收和9.30正式開航運行的目標,通過倒計時時刻鞭策自己。弱電信息部負責的網絡建設作為機場運行的中樞神經,至少要在5月30日前完成全場網絡系統建設工作,以確保其它服務設施對網絡的使用需求。
“我覺得我們機場的同事都很棒,為了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按時完工,很多同事和領導都經常加班加點的工作。有的人為了項目問題一直討論到晚上十點鐘才離開會議室,有的女同事臨近生產的前5天還在工作,有的人干脆把孩子送到了老人家里看管。”
“雖然建設工期很緊張,大家也經常加班,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講過抱怨的話,我們都為能夠參與這個國家級的重點工程建設感到驕傲,甚至有的時候,我在電視上看到大興機場的報道,都會感到特別自豪。”弱電信息部員工笑著說。
以崗位榮,以苦為樂。在大興機場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弱電信息部的同志們作為機場神經中樞的建設者和運行后的管理者,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途徑大興機場的旅客會通過機場完善的服務設施和便捷的出行體驗,切身感受到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努力。(肖萍、趙振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塔臺亮了 為試飛打下堅實基礎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