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察:固安加速飛向空港新時代
空中俯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古銅色的屋頂如同鳳凰展翅。
從航站樓中心伸出5條指廊,供未來旅客登機。緊挨著航站樓北側,一棟細長的高樓也已拔地而起。
新機場綜合服務樓,由于造型類似且與航站樓相連,又被稱為“第六指廊”。根據媒體此前報道,“第六指廊”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未來為旅客提供商業、辦公和酒店功能。
按照計劃,綜合服務樓將在今年9月隨新機場通航同期運營。廊坊,正蓄勢迎來騰飛之時。
航站樓五指廊登機更省時
指廊是航空旅客非常熟悉的候機區域。打個比方,如果把手伸出來模擬航站樓結構,掌心位置就是辦登機手續的區域,五個手指的區域就是指廊,旅客過了安檢就直奔指廊上均勻分布的登機口。
機場停機坪不管多大,飛機停靠的機位多是圍繞指廊布局,盡可能讓旅客通過登機口直接上飛機,減少坐擺渡車上飛機的麻煩。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的造型是“鳳凰展翅”,所以從中心分別向東北、東南、中南、西南、西北五個方向設置五座指廊,這部分的總面積就達到了30萬平方米。
五座指廊中,西南、中南、東南三條指廊各長411米,西北、東北兩條各長298米。這種放射狀的結構和布局將可避免旅客在航站樓內步行距離過長的弊端。
屆時,旅客僅需步行約8分鐘就可以抵達新機場的最遠端登機口。
“第六指廊”提供綜合服務
綜合服務樓與新機場航站樓緊挨著,形似指廊,內部也是細長布局,被媒體稱為“第六指廊”。
規劃顯示,整棟樓被分為南北兩段,其中靠近航站樓的南段是商業和辦公功能,北段為酒店功能。由于位置特殊,這里成為距離航站樓最近的酒店。
根據媒體報道,三個功能中,辦公項目4.59萬平方米,商業項目2.17萬平方米,酒店項目6.94萬平方米。加起來,這棟綜合服務樓面積已超過13萬平方米。
按照計劃,綜合服務樓將在今年9月與新機場一起啟用。不過,酒店功能還需要再等幾個月,預計在今年年底投用。
步行10米可到航站樓
從功能分布上看,新機場綜合服務樓地下兩層、地上6層(含一處夾層)。其中在南段,地上一層、地上一層的夾層為辦公功能,地上二層為商業功能,地上三到五層為辦公功能;在北段,地上6層均為酒店功能。
綜合服務樓的地下部分,其實也是新機場的軌道交通工程的北段。未來,地鐵新機場線、銜接新老兩大機場的城際鐵路聯絡線就是經此下穿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根據設計,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站臺層。
“綜合服務樓與新機場航站樓相互連通,廊橋只有大約10米長。”根據綜合服務樓與停車樓的施工方相關負責人在采訪中向媒體介紹,未來乘客可以在地下一層、首層和地上二層直達新機場航站樓。
據了解,未來在綜合服務樓內,還將打造室內庭園生態景觀,采用疊院迭景的構景方式,形成內部生態系統;外部雙層呼吸玻璃幕墻,自帶外循環,實現節能環保;未來運營時,內部也將采用多種智慧運營的措施。
新機場配兩大停車樓
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停車問題,相關部門也是提前考慮好了。位于大興國際機場北側的,不僅僅是綜合服務樓。服務樓兩側還布局了服務新機場的兩棟停車樓,建筑面積達到了26萬平方米。
停車樓地下1層、地上3層。經過優化設計,停車樓的車位數量超4000個。停車樓內,還有不少新功能。
其中,148個停車位將依靠兩個機器人完成泊車,在國內首次實現自動泊車;樓內還特意劃分了十幾個不同的停車區域,其中就包含網約車停車專區。
同時,還將設置可提前預約車位的VIP停車區、車位空間更大的女士停車區和新能源停車區。
根據媒體報道,綜合服務樓正在進行裝修,而停車樓則率先進入了收尾階段。
根據2016年國務院批復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的《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2016—2020年)》,北京市將與河北省合作共建臨空經濟區。
初步規劃,臨空經濟區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其中北京部分約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約100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廊坊。
近日,有媒體報道,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定位進一步清晰,其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個“4.0模式”的臨空經濟區。
未來,這里將打造“航空大都市”,成為京津冀融合創新的動力源。
占據新機場臨空區更多面積的廊坊更是積極搶抓發展機遇,以打造融入全球產業體系的國際門戶重要功能區為目標,加快編制了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與此同時,產業是城市經濟的靈魂。置身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勢中,廊坊瞄準京津,主動承接產業、人才等外溢資源,吸引京津眾多優質企業加速落地,培育六大千億產業集群。
特別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借力空港經濟加速發展樓宇經濟,廊坊必將在與京津深化合作中煥發新的活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國內第一個4.0模式臨空經濟區,打造“航空大都市”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