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完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例人體器官運輸保障
11月5日,隨著MU2443航班飛機艙門的打開,一隊神色凝重的旅客攜著特別的設備沖進廊橋,朝著航站樓出口奔去。時間回溯至幾小時前,東航北京地面服務部突然接到保障MU2443進港攜帶人體器官的任務,獲知消息后,北京地服部高度重視,迅速組織人員召開準備會,為這群與時間賽跑的旅客們保駕護航。由于大興機場步行路程較遠,為了確保器官運輸團隊能迅速下機到達救護車,北京地服部第一時間啟動保障預案,聯系相關保障單位,開通綠色通道,確保器官運輸過程不受一點耽擱。
17點52分,飛機緩緩駛入125橋位,此時地服部員工已在指定位置等候。17點55分,飛機艙門打開,現場員工第一時間協助乘務員安排人體器官攜帶者先行下機,引導旅客快速乘坐事先聯系安排的樓內電瓶車前往航站樓出口。正常情況下旅客從125橋位步行到航站樓出口需要約15分鐘,四位器官移植中心的工作人員在離港一分部員工的帶領下,下車后一路小跑達到航站樓出口,僅用時不到十分鐘就坐上救護車。經過簡單的握手道謝,員工目送著救護車駛離機場,長吁一口氣,沉甸甸的心情平緩了許多,隨后便繼續返回到工作崗位上。
11月6日,看見一則“5人將獲新生!青海實現首例人體器官捐獻”的新聞時,參加前日保障的員工們內心激動萬分,爭分奪秒的努力沒有白費。
此次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例人體器官運輸,面對全新的機場區域和流程,東航人接受住了考驗,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其背后則是無數次在大興機場的訓練經驗和反復修訂應對流程的努力。真情服務永無止境,東航人將繼續強化日常訓練,嚴格服務標準,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傳遞愛與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當代民航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文/姬曉錚、王琦 圖/靳綜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首都機場與4家單位合作基于區塊鏈技術項目 明年落地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