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姑娘瑪麗亞的飛機情結
“你選什么專業不好,非要學修飛機?”
2007年,藏族姑娘瑪麗亞正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讀大一。當她表示,自己想要從航空服務專業轉去航空機械設備維修專業學習時,好友們紛紛表示不理解。
選擇機械維修,意味著畢業后要成為一名檢修飛機的機務人員。這是一項對體能要求很高的技術工種,從業者多為男性。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50名航空器機械師中,只有1名是女性。
“女機務這么少,我為什么不能試試?”身材瘦小的瑪麗亞,在心中立下了宏大志向。
瑪麗亞從來不是一個走尋常路的姑娘。今年30歲的她,出生在西藏昌都市芒康縣一戶小康之家,童年時光是和男孩子們在球場上度過的。
“那時媽媽常說,我玩的都是男孩子喜歡的,哪里像個女孩子!”瑪麗亞笑著回憶道。
高考時,母親希望她在西藏考師范或醫學院校,但她自己卻被民航事業深深吸引:“能夠天天與飛機為伴,這個職業太帥了!”
如愿進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后,高中讀文科的瑪麗亞,卻毅然扎入了飛機維修這個純理工科的世界。
全班40多個同學中,只有4個女生,旣悂喓湍型瑢W們一起做電焊,打保險絲,手被劃傷劃破是常事。但她對此卻不以為然:“我認定了自己想做的事,哪怕從零開始,也會堅持到底。”
2010年,瑪麗亞來到林芝米林機場,成為民航西南片區唯一一名在一線工作的女機務人員。
“剛工作時,不斷有人勸我轉崗。”瑪麗亞說。她的父母每次坐飛機時,都要多看幾眼機下忙碌的機務,然后感嘆:“這是男孩子的工作,我們的女兒怎么會做這個呢?”
瘦小的瑪麗亞在同事之間的確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固定飛機輪胎用的輪檔,男同事一次能拎四個,瑪麗亞一開始只能勉強拿起兩個。林芝夏季多雨,機務人員卻不能打傘。在雨中工作一上午,即便穿著雨衣,瑪麗亞也常常渾身濕透,雨鞋脫下來能倒出一小桶水。
一次,瑪麗亞的表哥到米林機場乘機。透過候機樓的窗戶,他看到了停機坪上被大雨澆成落湯雞的妹妹。后來,他心疼地問瑪麗亞:“你那么辛苦,為了什么呢?”
“因為熱愛吧。”瑪麗亞笑著給出了答案,“每解決一個技術故障,每送一架航班安全起飛,那種成就感都是實打實的。即便再苦再累,我也是快樂的。”
正是憑著這份熱愛,瑪麗亞的表現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當身邊人都以為,這個面龐清秀的小姑娘只是來機場體驗一下生活時,她考取了淘汰率頗高的飛機維修執照,從普通地面勤務,一躍成為一名真正的機械師,可以獨立完成航班的故障排除。
“就連輪檔,我也能自己拎起四個了。”瑪麗亞邊說邊露出了她那標志性的笑容。
現在,瑪麗亞是同事口中的“瑪姐”和“女漢子”,也是團隊里必不可少的“開心果”。讓她更感驕傲的是,4歲的女兒一直將自己當做偶像。幼兒園老師問起未來理想時,女兒會說:“我要開飛機、修飛機,像我媽媽一樣!”
“她想從事任何高難度的職業,我都不會反對。”談起女兒,瑪麗亞的語氣中多了幾分嚴肅,“我想讓我女兒以及更多女孩子知道的是,不管旁人怎么說,要去勇敢追求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女飛機“外科醫生”:一釘一鉚都系著旅客安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