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安全守護者:機場里的“驅鳥人”
“一只飛鳥撞在高速飛行的飛機上,威力猶如一枚炮彈。”在世界各地的機場,都有一群鮮為人知的特殊工作人員——機場“驅鳥人”。為保障飛機安全,他們必須要起得比鳥早,睡得比鳥晚。
“這是機場中并不耀眼的一群工作人員,卻肩負著為每一架航班保駕護航的使命。”寧波機場驅鳥隊員介紹說,驅鳥就是要把機場飛行區和周邊危害航空器運行的一些鳥類驅趕出去。早上五點,在第一架飛機起飛之前,“驅鳥人”就要開始驅鳥,以保障早高峰航班的順利起降。
作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寧波,地處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適合多種鳥類的生存活動。而寧波機場恰好位于我國鳥類遷徙的主要路線上,多樣的濕地、茂密的植被、豐富的底棲生物,仿佛形成了一個佳肴豐盛的鳥類飯店,使之成為了途經此地的鳥群覓食、休憩、甚至繁殖的“補給站”。
據寧波機場鳥情生態調研報告顯示,隨著機場周邊環境的改善,各種鳥類也逐漸多了起來,飛行區內常見鳥類有15種以上,以中小型鳥類為主。春夏之交,鳥類遷徙活動頻繁,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鷺類良好的棲息落腳點,由于其持續時間長、驅趕難度大,會威脅到航空器的飛行安全。
機場驅鳥的設備有很多,可以稱之為驅鳥員的十八般兵器。有煤氣炮、定向聲波驅鳥器、風動恐怖眼、攔鳥網等設備。工作人員說,“驅鳥隊員在日常巡視過程中,還會帶有驅鳥獵槍、手持驅鳥炮便于隨時驅鳥。
機場還積極探索新的驅鳥方法,引入鳥類仿真天敵--模型鷹,利用鷹和對應鳥類的食物鏈關系,對鳥類進行威懾。”“我們驅鳥員收錄了很多種猛禽的聲音。利用定向聲波驅鳥器將聲音集中到一束,然后指定一個地方,發射出去,這樣可以有效驅趕那個地方的鳥類,但不會擾民。”
近年來,機場充分借鑒國內外機場單一草種種植的先進理念,嘗試開展場地植被改造。在充分考慮寧波氣候和飛行區土壤特征的基礎上,選取對鳥、蟲吸引力小,且易于生存的低矮草種進行試種,逐漸推行飛行區及周邊草種單一化種植。進一步減少鳥類的食物來源,逐步將鳥類棲息場所引向遠離機場飛行區的外部區域,初步達到了生態控鳥的目的。
工作人員說,“其實我們也是很喜歡這些可愛的小鳥。驅鳥員最大的愿望是在保證每一位旅客順利出行的基礎上,讓這些小鳥和航空器能夠共享一片藍天。”
夏天是驅鳥隊員最為艱辛的時候,隨著夏候鳥在機場周邊筑巢,飛行區鳥類活動加劇,土面區草地的溫度甚至超過五十度,為了保障航空器的順利起降,驅鳥員們都是24小時堅守崗位。
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寧波機場的飛行區鳥類數量從平均每年近4萬只降低到平均每年1.5萬只,在機場航班密度增長超過25%的前提下,鳥擊航空器事件的發生概率依然保持在低水平狀態,鳥害防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每天第一架飛機起飛前,到最后一架飛機降落,正是有了這些“驅鳥人”的默默付出,才保證了每一架飛機的安全飛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內蒙古機場:地服分公司開展客運服務 “口袋書” 研討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