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發布重啟航空業的分級防護措施細節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重啟客運航班所采取的生物安全分級防護措施細節。
國際航協發布《航空運輸生物安全:重啟航空業的藍圖》,概述國際航協建議采取的生物安全分級防護措施。藍圖的發布旨在樹立雙重信心:政府需要為旅客跨境旅行重開邊境樹立信心;旅客也需要為重返旅行樹立信心。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沒有任何一項單一措施可以既降低風險,又能確保安全的重啟飛行。但在全球范圍內采取各國政府相互認可的分級防護措施是可行的。航空業面臨著前所未見的重大危機,分級防護措施兼具安全和安保兩個方面的考量,也是生物安全的未來之路。”
藍圖要點包括:
飛行前,國際航協預見,各國政府需要在旅行前收集旅客數據,包括健康信息,這些數據應通過可信渠道(如電子簽證或旅游授權電子系統)提供。
在起飛機場,國際航協建議采取的防護措施:
·對進入航站樓的機場/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和旅客(行動不便旅客或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除外)采取限制措施
·由訓練有素的政府工作人員在航站樓入口處進行體溫檢測
·所有旅客保持身體距離,包括排隊管理
·根據當地法規,旅客需面部防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
·旅客盡可能使用自助服務辦理登機手續,減少接觸和排隊,包括遠程值機(電子/在家打印登機牌)、自助行李托運(在家打印行李標簽)和自助登機。
·登機應盡可能高效,重新設計登機口區域,減少擁擠,減少登機優先權以及手提行李。
·根據當地法規對高頻接觸區域進行清潔和消毒,包括大范圍提供洗手液。
飛行中,國際航協建議采取的防護措施:
·所有旅客需要進行面部防護,機組人員佩戴非外科手術口罩
·簡化客艙服務和預包裝餐飲,減少旅客和機組人員間的互動
·減少客艙內旅客聚集,例如禁止排隊等候洗手間
·加強機艙深度清潔頻次
抵達機場,國際航協建議采取的防護措施:
·根據當地管理局要求,由受訓的政府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海關和邊境管控自動化,包括使用移動應用程序和生物識別技術(已有部分國家實施并證明有效)
·加速行李提取,減少擁擠和排隊,保持社交距離
·各國政府發布健康聲明并對接觸者進行有力追蹤,以減少輸入性傳播風險
國際航協強調,上述措施是臨時性的,需定期評估審查,當更為有效的措施出現時可被替代,如果措施已無必要可予以取消。重點是,在疫苗出現以前,國際航協希望從兩個方面“改變游戲”來提升旅行的便捷度:
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國際航協支持可擴展、準確和快速的測試結果。旅程開始時的檢測將創造一個“無菌”的旅行環境,讓旅客和政府放心。
護照豁免權:國際航協將支持實行護照豁免權,區分已獲得醫學支持和政府承認的無風險旅客。
國際航協重申,反對在飛機上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在抵達時采取隔離措施:
·結合體溫檢測和行程追蹤,取消隔離措施。體溫篩查降低了有癥狀旅客出行的風險,而健康申報和抵達后的接觸追蹤則降低了輸入性病例本地傳播的風險。
·機上社交距離(中間座位空置):通過所有機上人員佩戴防護面罩,降低機艙內傳播的可能性(每個人都是正面朝向而坐,氣流從天花板到地板,座椅為向前或向后傳播提供了屏障,以及按照醫院手術室標準運行的空氣過濾系統)。
相互認可的全球措施對恢復國際旅行至關重要。國際航協正在為各國政府構建藍圖。為支持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新冠肺炎疫情航空復蘇工作組,工作組的任務是制定安全重啟航空業所需的全球標準。
“藍圖是護航安全重啟航空業的縝密規劃。時機至關重要。各國政府認識到航空對本國社會和經濟復蘇的重要性,許多政府正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分階段重新開放邊境。我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達成共識,形成初步標準以支持安全地恢復世界的互聯互通,堅定地建立全球標準對成功重啟至關重要。還需根據技術和醫學的進步靈活應變。協調是關鍵。我們應該步調一致地邁出第一步,避免得不償失。”德·朱尼亞克先生強調。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