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高高原通航短途運輸驗證飛行在青海圓滿完成
5月18日,空中國王350型通航客機成功飛抵德令哈機場,順利完成德令哈-格爾木-花土溝-德令哈航線驗證飛行,該機型在青海高高原環境下運行的適航性和安全性得到檢驗。
通用航空短途運輸是一種使用中小型航空器在一定范圍內從事短途客貨運輸業務的航空運輸模式。適合在鐵路、公路難以覆蓋的區域、人口規模10萬左右聚集地區應用,具有運輸便捷、通航要求低、運營靈活等特點,有利于支線、干線航空運輸有效銜接,發揮通用航空拾遺補缺作用,滿足地方經濟建設需求。近年來,國家倡導“運通互補、兩翼齊飛”的發展理念,逐步完善政策規定和頂層設計,充分挖掘通用航空發展潛力和經濟社會價值,為通航產業創造了廣闊的發展平臺。民航局發布通航“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通用航空發展目標及發展路徑,表示將短途運輸納入通航經營范圍,逐步開放飛機座位數、公里數及機場限制。
青海地廣人稀,目前6個支線機場與省會西寧之間航空運輸已全面連通,但各支線機場之間由于缺少符合市場需求的適航機型,民眾出行完全依賴地面交通,路途遠、耗時長、成本高。為有效解決制約高高原航空運輸發展瓶頸,方便廣大民眾出行,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短途運輸等通航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青海機場公司高點布局,統籌推進,在行業政府和海西州委州政府等多方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籌劃,從國內產業發展、航線運營、運行條件及政策環境等方面分析,結合省內實際情況,考量海西州各地區公商務聯系較為頻繁,旅游資源豐富,機場間缺少點對點串線連通,且發展短途運輸,可作為省內支線航空發展的有益補充,為民眾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最終確定海西三機場環線運行方案。
今年以來,青海機場公司加快推進,通過多渠道招商、洽談,綜合考慮運行資質、適航機型、從業經驗,最終甄選空中國王350作為首選機型。該機型具有雙發螺旋槳發動機及客艙增壓系統,性能安全穩定,長14.2米,高4.4米,翼展17.6米,最大載客人數12人,擁有極佳的短距起降能力,非常適合小型機場短途運輸航線使用,本次選在氣象條件相對不佳的時刻飛行,全面測試了該機型在嚴苛條件下的適航狀態及運行狀況。
此次飛行是全國首次開展高高原通航短途運輸驗證飛行,也是青海省在積極探索國產Arj-21、巴西航空工業E190-E2等高高原適航新機型后的又一次有益嘗試。2018年3月,民航局以“通廉”模式為基礎,在青海試點基本航空服務計劃,一年多來取得顯著成效。驗證飛行圓滿成功為推動青海省開展通用短途運輸業務,加快實現海西支線機場串飛奠定堅實基礎。標志著青海高高原支線機場在引入通用短途運輸航空、深化民航局基本航空服務計劃方面取得跨越式突破。
下一步,青海機場公司將持續培育和打造富有中國高原特色的通用航空短途運輸新市場和運營模式,搭建省內各支線機場間互聯互通空中橋梁,全面推動民航局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試點走向深入,為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引擎、注入新動能。(曹東亮)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烏魯木齊—武漢—新加坡國際航線首航成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