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飚:支持民企參與國產大飛機研發制造
我國民營航空技術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起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于受體制機制等諸多因素限制,民營航空技術企業目前普遍還未進入民航核心裝備國產化主流序列中。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飚今年提交給全國兩會的《支持民企參與民航裝備制造國產化的建議》提出:支持民營航空技術企業研發制造,推動產業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支持民營航空技術企業參與國產大飛機制造;給予民營航空技術企業資金支持。
支持民企參與國產模擬機制造
李飚表示,目前我國在國產大飛機及系統部件研發項目中,以原中航工業體系為主,民營企業僅參與少量項目研發。雖然我國對飛行模擬機需求量大,但基本上都是從加拿大CAE、英國L3、美國FSI、法國Thales等國外四大模擬機制造廠商進口。
李飚表示,到2038年,我國機隊規模將達到8100多架,國內模擬機需求數量為300余臺,每臺售價約為1200萬美元,市場規模超400億元人民幣。
李飚認為,飛行模擬機對提高飛行員危機處置素質和提升飛行員飛行能力至關重要。
雖然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模擬機制造廠商,安勝(天津)模擬機制造公司已制造出國內第一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飛行模擬機,但由于缺乏國家政策的相應支持,得不到國內大型航空公司的支持,不能廣泛地推廣應用。
國產模擬機投入使用的滯后,對于航空公司運營安全,降低成本以及支撐研發制造民用飛機所需的工程模擬機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李飚建議出臺專門針對國產民營航空高端裝備制造的扶持政策,按照“公平參研、國產優先”的原則,將國產模擬機列入政府采購清單,支持民營航空技術企業研發制造,推動航空產業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促進國產模擬機產業發展。
支持民企參與國產大飛機制造
李飚表示,民航大飛機制造被譽為“航空工業之花”。 大飛機產業可以帶動上千個相關工業部門的發展,其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
李飚舉例說,一架波音飛機的零部件,由全球1600多家企業負責生產,帶動70多個工業產業和行業的技術升級。
在研發階段,每投入1美元的研發經費,其綜合收益高達34美元;在量產階段,關聯產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率是飛機生產直接效益的15倍,大飛機產業對其他經濟部門的杠桿倍增作用顯露無疑。
李飚表示,目前我國大飛機制造主要以中商飛作為國產民機平臺,中航工業作為軍機和通航飛機平臺,全面實施研發制造工作,并在 C919、CR929、運 20、AG600等工程項目上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也不難發現,在這些重大項目上,民營航空技術企業鮮有“露面”,這不利于中國航空工業多元化創新發展。
對此,李飚建議出臺政策鼓勵國內航空公司更積極選用民營企業的技術服務,以降低成本和縮短保障周期。
推動中商飛和中航工業在制造領域更多地向民企開放,不僅讓民企參與零部件項目,也參與系統和整機研發制造。
給予民營航空技術企業資金支持
李飚還表示,日益成長的民營航空技術企業在航空核心裝備制造、航空工程技術、航空發動機等領域已得到了一定的技術積淀,具備了一些優勢科研能力。
但科研能力建設往往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而民營企業無法像國有企業、科研院所那樣具有強大的資金和政策保障。
對此,李飚建議參照在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等領域設立政策性資金、政策性銀行的做法,在民營基礎科研領域同樣設立政策性、低成本、大額度、長效性的扶持資金,特別是要給予那些已擁有核心航空裝備制造能力和航空工程技術能力的民營企業更大的政策傾斜和建設經費補貼。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崔志雄:匯聚大數據 開展大服務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