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竹:抗疫巾幗作先鋒雪中送炭立奇功
2月3日23時42分,一架滿載著全體干部職工希望的航班在哈爾濱機場平穩落地。“我接過無數次航班,從來沒有這么激動過!”說起物資抵哈的那天,李倩竹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李倩竹,哈爾濱機場旅客服務部黨委書記。有時,她是不讓須眉的女強人,有時,她是善解人意的貼心人,而在這場席卷全國的疫情中,她是勇擔重任的救急者,是雪中送炭的解憂人。
疫情突如其來,無數龍江空港人成為了最美“逆行者”,在崗位上不怕危險,無私奉獻。而做好員工防護工作,確保員工“零感染”,關乎員工生命安全健康,事關疫情防控目標的全面實現,是實現“三個零”工作目標的重中之重,不容任何閃失。但一時間,企業停產停工,市場一“罩”難求。一時間,數千人堅守一線,物資消耗巨大。一時間,防護物資緊缺成為了省機場集團上下最大的難題。
群策群力,共度時艱。面對物資奇缺的困境,李倩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數日里,她聯系了一切能聯系的渠道,都毫無收獲。當時國內防護用品及物資基本都已售罄,大批量購買更是難上加難。情急之下,她突然想起自己早年在俄羅斯學習時結識的一位朋友,可能有能力幫助協調到口罩,她連忙給朋友打去電話,甚至來不及寒暄便直入主題,向朋友說明了緊需幫助購買防護物資的情況。幸運的是,這位俄羅斯好友表示愿意幫助李倩竹。但同時他也告訴了李倩竹一個壞消息——俄羅斯到哈爾濱的航班受疫情影響即將停航,且俄羅斯境內調撥物資不能馬上到位,運輸問題需要中方盡快解決。
“當時,就仿佛溺水者終于抓住了一顆救命稻草。眼前突然就出現了那么一絲希望。我當時想,那么多兄弟姐妹們正在一線上拼搏,就算是為了他們,我也得把這一批物資拿到手。”沒有絲毫猶豫,李倩竹立馬答應了下來,并請求朋友能弄來多少物資就弄來多少物資。掛斷電話,她立馬和同事商討物資運輸事宜,最后選擇從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將這批物資運送到哈爾濱。
事情一波三折,正當李倩竹懸著的心剛稍稍放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原定采購物資的俄羅斯伊爾庫茨克突然出現疑似疫情,俄羅斯聯邦政府加強管控,物資無法按時到位,只能緊急從車里雅賓斯克市再次采購。在這數日內,由于疫情的發展,形勢再次出現惡化。1月31日,俄羅斯關閉公路口岸,物資無法從陸路運送。2月1日,所有俄羅斯至中國正班航班全部停飛。“就感覺最后的希望也破滅了,那幾天,吃不好,睡不好,上火上得嘴里都是潰瘍。”李倩竹說。
正當李倩竹已經不抱希望的時候,一位俄羅斯友人再次向她伸出援手。伊爾航空總經理拉賓先生,得知中國友人遇到了困境,表示將全力幫助。在他的幫助下,伊爾航空決定調配一架包機,幫助哈爾濱機場運送防疫物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不容易解決了運輸問題,俄羅斯方面再起波瀾。俄方需要先付20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24萬元)的定金,且只接受盧布的付款。一方面,時值春節,大額盧布難以湊齊。另一方面,疫情在不斷惡化,各方都在加緊搶購物資,俄羅斯方面存在再次扣押物資的可能。時間緊、任務重。李倩竹幾乎借遍了整個俄羅斯的朋友和同學,最后終于在俄方要求時限前湊齊交付了200萬盧布定金。
“她把組織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在這么緊急的情況下,能克服這么多困難,全力以赴把事情辦妥。她甚至發動個人的所有關系,動用了所有力量,寧愿押上了自己的信譽去借錢,這都是為了大家,所以,我們打心眼里愛戴她,敬佩她。”在談起李倩竹時,旅客服務部員工如是說。
2月3日23時42分,機坪寒風徹骨,李倩竹和同事們冒著凜冽的寒風在機坪上焦急地等待著,幾經波折,承載著急需防疫物資的航班終于在哈爾濱機場平穩落地。看著滿載的物資,李倩竹難抑喜悅之情,她不禁走上前去,和員工們一起從客艙往外搬運物資。“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了,壓抑了許久,大家終于能開心一下了。”李倩竹說。深夜的機坪上,傳來了陣陣歡聲笑語,仿佛在黑暗中為哈爾濱點亮了一束光。
雪中送炭,她為組織解憂;沖鋒在前,她與疫情抗爭;不辭辛苦,她為集體奔波;分秒必爭,她與時間賽跑。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體現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于田機場:建設工程有序復工 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