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機場:全面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5月17日,隨著朝陽從東方升起,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的機坪逐漸蘇醒。一輛又一輛的民航特種車輛在此集結,排起了長龍,非常熱鬧。平日里不為多見特種車輛也紛紛亮相,它們都有著同樣的目的:做體檢。
集結點處,車輛檢測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這次對車輛的體檢分為兩個項目,一是對車輛進行每年一次的安全性能全面檢查,以排除安全隱患,保證車輛的安全運行。其二是對每輛車尾氣排放進行檢測,檢測車輛尾氣是否達到排放標準,對于不達標準的車輛將實施整改或現場摘牌。
為了籌備此次“體檢”中的車輛尾氣檢測,呼和浩特機場飛行區管理部積極對接市環保局,聯系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開展尾氣檢測工作。同時,協調各保障單位,確定時間。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類車輛在集結檢測之前均已消毒、通風,車輛司機也均佩戴口罩配合檢查,全面阻斷了病毒傳播途徑。
這次車輛檢測僅僅是呼和浩特機場“打贏藍天保衛戰”系列行動的冰山一角。2019年初,根據民航局《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方略和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關于下發<華北地區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部署,呼和浩特機場結合自身情況,全面摸排探索,制定了《呼和浩特機場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決戰決勝階段聯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針對減少場內車輛污染排放制定了“三年工作計劃”,包括了車輛尾氣達標改造、新能源車輛更新迭代計劃、充電樁設施建設等一系列行動。盡全力改善機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努力打造“綠色機場”,全面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自方案開始實施以來,呼和浩特機場機坪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新事物”,機坪西側多了兩個“白衣衛士”——可以為所有國標接口充電的新型快速充電樁;平日里奔走的小黃車新換成為了全電動的新能源車輛,大氣穩健、來去如風;平時機坪上所見最多的行李拖頭車都混進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身影——全電動、無噪音的新型行李拖頭車。這些“靜悄悄”的身影受到了眾多保障人員的喜愛:新能源車輛的駕駛體驗非常出眾,不僅噪音小,動力還很足,而且可以非常方便地充電,就連擺渡車這種機坪“巨無霸”充一次電也僅需4個小時,可以連續工作30多小時左右,更不用提相對低廉的能源成本。
眾多便利因素激發了各保障單位更換新能源車輛的熱情,飛行區運管委亦通過控制新進車輛中新能源車輛占比來促進機坪保障車輛的更新換代。隨著機坪上奔走的新能源車輛越來越多,呼和浩特機場加速了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2019年完成了7臺充電樁的改造,同時新建了2臺新型快速充電樁,充分滿足了場內新能源車輛充電需求,遠遠超過了廠家劃定的車-樁比例。同時,一個專用充電坪正在規劃建設中,將來會成為新能源車輛的專用充電區域,保證更多新能源車輛的運行。隨著方案的貫徹與推進,機場內新能源車輛所占比例將逐步提升,大大減少了污染尾氣的排放,同時也降低了機場運行噪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為還呼和浩特一片藍天做出努力。
夕陽西斜,伴隨最后一輛完成“體檢”的車輛緩緩駛出集結點,整個機坪又恢復了往常的運行節奏,車輛與飛機交織有序地川流運轉。這次檢測鞏固了去年同期開展的第一次尾氣檢測成果,徹底完成了尾氣不達標車輛的改造和淘汰工作。同時,此次“體檢”也是機坪上車輛配置情況的一次摸底,為今后新能源車輛更新換代計劃提供了科學參考。
機坪上,每架航班都承載著旅客們的期盼與思念,隨著飛機飛上布滿群星的天空;月上柳梢,今晚的夜空仿佛格外清靈。
“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一直在行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海口機場:日均客流破3萬 暖心舉措助力海南各大高校學生返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