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機場試行客艙行李登機口卡控新模式
科技的不斷進步正在推動智慧機場向前發展,讓旅客航空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同時也向航空地面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9月1日,《公共航空運輸旅客服務管理規定》(簡稱“《新客規》”)正式實施,航空公司可自行制定可攜帶進入客艙行李件數、尺寸及托運行李收費標,加上客艙行李架容量不足,給登機口卡控超規大件行李、合規多件行李,加大了難度。為進一步提升旅客滿意度、航空公司滿意度,在便捷旅客出行的同時,確保航班提前5-10分鐘關閉客艙門、正常離港,南昌機場在卡控客艙行李方面,不斷嘗試,勇于創新,針對卡控中遇到的痛點、難點逐一“對癥下藥”和“改善藥方”,積極開展了客艙行李登機口卡控專項工作,讓航班正點起飛,讓旅客擁有美好航空出行體驗。
早在2017年,南昌機場通過統計各類機型可放置的最大行李數量,建立了“機型-托運行李”預測模型,通過對于數據對比分析、歸納總結,讓客艙行李超限防控機制能夠將本不可預測的客艙行李情況,簡單化為可預測、可控制、易操作的數理規律。但隨著航空公司行李差異化服務陸續推廣及無紙化程度的提升,值機柜臺等前端卡控行李模式逐步失效,因客艙行李問題導致的航班延誤數量不斷攀升,且因登機口卡控行李需二次安檢才可運輸,無法同機運抵易造成旅客投訴抱怨。
2021年年初,根據行業規章、市場環境變化,南昌機場未雨綢繆,各運保部門就固化登機口卡控行李同機成行啟動條件、保障流程及需要耗費的時間進行模擬和測算,成立QC保障小組,專門負責協助登機口行李卡控、旅客勸托工作,在沒有移動安檢機的情況下,通過登機口服務員、監裝監卸員、機坪裝卸員、行李牽引車駕駛員、行李分揀員及安檢護衛部行檢員聯動,實現了登機口卡控行李快速二次安檢(三級判圖)“同機運輸”。方案運行至今,僅國航南昌-北京航班,已在登機口卡控行李并同機運輸行李逾百件,不僅使航班整艙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同時也方便了旅客出行。
今年6月,為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南昌機場在登機口行李托運的保障中,進一步與各航空公司進行了溝通,為“同機運輸”的行李栓掛了優先行李標貼,不僅如此,南昌機場也在保障的過程當中使用行李打包膜給托運的行李穿上一層“盔甲”,讓行李最大限度的減少磨損和弄臟的概率,這層“盔甲”也實現了陰時防塵,雨天防雨的功能。在縮短旅客行李等待提取時間的同時,又能讓旅客有一種“貴賓”式的感受,登機口行李卡控旅客配合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9月,在南昌機場客艙行李登機口卡控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中發現,因為旅客攜帶的隨身小包、商品袋等不規則形狀的小件行李隨意放在行李架上,導致乘務員耗費大量時間整艙。為此,在登機口保障當中,除了服務人員會逐一提醒和引導旅客將背包、小包、手提袋等行李放在座椅下方,同時也采購了不同型號的塑料袋,將旅客小包、背包、軟包等隨身行李罩上塑料袋,并貼上“隨身行李請放置座椅下方”標貼,讓旅客不用擔心行李弄臟的問題,這一做法得到了旅客的大力配合,小件行李的擺放,有效的為行李架節約一定的空間,縮短了乘務員整理行李架的時間。
通過聯動各運保部門實現、使用登機口行李托運打包膜、“隨身行李請放置座椅下方”標貼等多種方式,實現了登機口旅客行李的有效卡控,在確保航班正常性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旅客出行感受,為登機口行李卡控這一行業“難題”提供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僅有效解決了客艙行李臨時托運造成航班保障超時的風險,同時,也為航班正點提供了助力,為“真情服務”的落實,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在保障過程中,因客艙行李卡控涉及保障環節多,且與旅客配合度及客艙乘務員保障能力息息相關,在行李差異化服務、無紙化出行不斷推廣的今天,機場設施設備硬件條件、航空器行李架容量等,與滿足旅客需求仍存在一定矛盾。南昌機場在現有環境條件下,堅持眼睛向內,把航班正常保障作為品質化發展的必由路徑,不斷探索客艙行李卡控保障模式,為確保南昌機場航班正常性不斷努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用心服務、從“細”出發,著力打造“人文車場”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