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機場一線的"海歸"碩士:看到旅客的笑容,我就覺得幸福
李云衣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地服公司客運部國際客運員
“首都航空JD361進港人數110人,機位102,靠橋,有無特殊情況?可否直接下機?”3月2日23時30分,李云衣向海關科長報告即將到港的航班情況;23時36分,幫忙準備過站旅客所需的登機牌;24時,在廊橋等待飛機入位;3月3日1時,送走JD361航班最后一位旅客,又小跑到遠機位,準備迎接普吉島飛來的DD3140航班……
1個多小時,不停地跑動,這是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地服公司客運部國際客運員李云衣的工作常態。時值春運高峰,李云衣的臉上寫著疲憊,但是她說:“看到旅客的笑容,我就覺得幸福”。
忙 24小時連軸轉
李云衣的工作,是開展國際出港航班值機、送離機服務和國際進港航班接機、引導服務。國際客運員還要協助旅客復核簽證是否有效,在進出港環節向海關、邊防、檢驗檢疫三關申報,用李云衣的話來說,這是“一條龍服務”。
“一條龍服務”不容易。從值機到航班起飛,一個航班整個環節走完,至少兩個多小時;作為“全國航空第四城”,春運期間成都機場每天僅國際出港旅客就接近1萬人。“早上6時到崗,送走最后一個航班后,下班已是第二天早上5點半左右。”
長期的熬夜讓李云衣臉上長了痘痘,內分泌也一度出現問題。父母看著心痛,她化妝時就把粉打厚一點,回家盡量不讓父母注意。
雖然工作忙,但李云衣對旅客始終笑臉相迎,工作不滿一年的她,經常獲得旅客和同事的夸贊。
勤 主動學習盡快成“熟手”
這位讓同事刮目相看的年輕人,是一位“海歸”碩士。2017年1月,李云衣從美國圣約翰大學碩士畢業后,應聘成為成都機場地服部客運員。她說:“祖國一天天強大,家鄉發展得那么好,我一直想著,畢業后就回四川。”
李云衣十分喜愛這份工作。工作之余,李云衣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到國際航班柜臺,學習使用新的值機系統。
說起這位“90后”同事,公司客運部國際客運項目經理劉玉嬌豎起大拇指:“不同的航空公司有不同的值機系統,有些系統很復雜,她不到一年就學會使用絕大部分的國際航班值機系統。”
劉玉嬌說,地服部工作強度大,好多年輕人扛不住,李云衣卻堅持了下來。
從最初跟著“師父”學習,到現在每天單獨協調10多個航班、1000余人次的進出港事宜,李云衣已經游刃有余。
盼 當好機場的“名片”
春節以來,成都機場一直高位運行。初遇春運,李云衣有些感慨,“現在才真正體會到春運有多具體,忙起來常常顧不上吃飯,為的就是讓旅客走得更便捷、更順心一點。”
春運至今,李云衣約接送航班120架次、旅客2.6萬人次:“看到回家旅客臉上的笑容,那一刻我最幸福。”
隨著四川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成都機場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2017年度出入境客流突破500萬人次,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04條。“今后國際旅客還會越來越多。”李云衣說,成都機場是四川的名片,國際客運員就是機場的“名片”,自己肩頭的擔子不輕。
她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盡快熟悉自己唯一比較生疏的美聯航值機系統。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珠海空管站:大霧彌漫春雷滾滾 全力保障安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