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西安、重慶、成都不同的人 感受同樣的熱
7月24日,小編兵分三路走上西安、重慶、成都機坪,現場報道一年最熱時期的暑運保障。
西安40℃
高溫像熱浪
踏上西安咸陽機場的機坪,被迎面而來的熱浪撞了個滿懷。40℃的氣溫加上西北的大風,西安的高溫像熱浪,一陣陣地襲來,讓人透不過氣。
7月24日,西安40℃高溫,機坪地表溫度達到55℃,現場協調員李相龍指著身旁停轉的電梯:“連它都熱來罷工了,但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我們要服務好機組、服務好旅客。”14:40,李相龍在巡場過程中拾到一張遺失機票——3U8769西安-營口。離登機剩1小時左右,李相龍來到航班登機口,尋找失主無果,便立即聯系機場地面代理,廣播遺失消息。不久后,失主前來認領了機票并表達感謝之情。
李相龍聯系機場地面代理,機場廣播遺失機票信息。
15:15,正值當天氣溫最高的時刻,現場協調員張楠楠站在機坪上,監控貨艙開艙及行李裝卸時間。她是現場保障中的一名女職工,但她和男職員一樣無懼烈日,對照檢查單認真地逐項檢查,只是在小編拍完照后,靦腆地提出請求,“能不能幫我P白一點。”
現場協調員張楠楠正在監控貨艙開艙及行李裝卸時間。
西安機組車師傅主動為機組服務是出了名的,3U8769成都-西安落地,駕駛員王萍主動上前幫機組提行李。為了減少高溫對機組帶來的不適,他還先將機組車停靠在陰涼處,提前開啟了空調。去年暑運,西安基地的機組車是老舊的依維柯,駕駛員會用冷水淋濕車身來降溫,今年暑運已經換成考斯特。條件變好了,車隊員工的干勁也加大了。
駕駛員王萍搶先幾步,從飛行員手上接過行李。
B-8958短停,趙毅在做繞機檢查,西安機務隊成立,他就來了西安,現在是屬地化員工。在他看來,西安的暑運熱,是13:00~18:00溫度最高的時候,航班也較集中,經常曬得后脖子疼。他說:“暑運航班量增多,我們需要更加細心,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安全隱患。”
機務趙毅正在做飛機外觀檢查。
當天是安監部前來對西安基地進行安全大檢查,基地黨支部書記張躍生帶隊迎檢,正好在候機樓遇到問詢的旅客,主動上前提供了幫助。
重慶37℃
“悶”不可言
就當蒸個桑拿
7月24日,重慶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12時到21時,重慶機場所在的渝北區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
今年暑運,在工程技術分公司的總體推動下,重慶機務開始了常規A檢停場半天完成的模式。一種稍微涼快些,上午完成定檢,航班下午執行,但整個7月,只有2次;另一種就得接受“烤”驗了,航班中午回來后,再開始定檢工作。
今天的B-8658飛機1A8+20MO定檢,就是要接受“烤”驗的那一種,11:43飛機落地,大約13:00開始,晚上21:00結束,正趕上“高溫紅色預警”的時段。
50多度的APU附近,更討厭深秋的雨天
其實,中午的不少工作還是有一定的遮蔽,拆縫翼蓋板的同事有大翼擋著,清潔起落架的同事有機身擋著,正在清潔APU艙的同事周玄一時半會兒也曬不到太陽:“剛落地回來很熱,打開APU艙門就下去了,根本不敢呆,散了2個小時,我才上來,現在也很熱!”
不比貨艙的悶熱,APU的余溫讓這里更偏干熱一些。“我們都習慣了,新同事經驗少,不小心把胳膊蹭到管路上,就會燙到。”周玄滿頭大汗接著說:“相比夏天悶和熱,其實更討厭深秋的雨天。”
用來洗臉除了水箱的清水,更多的是臉上的汗水
相比深秋的雨來說,在盛夏的機坪,機務兄弟們“見到水就很高興”,負責清潔飛機水箱的曹勇(左),正在等待水箱排空,順勢就用清水洗了把臉,衣服被打濕也不在乎。
而直面太陽的區域就沒有這么幸運,工作者們的臉只能被自己的汗水洗了一遍又一遍。
發動機吊掛上,徐強(左)和楊曉亮(右)正在完成氣動拆卸的工作,飛機蒙皮被曬得飛燙,楊曉亮的手扶不了多久,就要拿下來緩一緩。
蒙皮滾燙,人身上也不好受,劉琪琳臉上的汗珠一顆顆往下掉,他手上用的電動工具,今年相比去年多配了2把,拆裝螺釘的效率更快了。
體會過午間的機坪,才懂得冰鎮綠豆湯的好
中午3點,分公司工會照例來送清涼,為現場帶來了分公司賓館制作的冰鎮綠豆湯,褚偉超撕開包裝就是“噸噸噸”地豪飲。
成都33℃
比起暴雨,我們寧愿——
曬!太!陽!
淋了半個月的雨,成都終于在入伏時節迎來了夏日溫度。
7月24日10:30,距離3U8896成都-西昌航班起飛還有50分鐘,機長楊東明正在主持機組協同,重點提醒了這一航段上比較常見的顛簸,強調信息傳遞。
認真準備、飛好每一個航班,是機組一致的暑運態度。“別看我們在駕駛艙里,覺得沒有多曬。但其實180°的玻璃,加上太陽直射,溫度還是有30至40℃。當然,這個肯定沒有在機坪上的機務、地服的兄弟辛苦。”提到暑運的“熱”,帶飛機長滕大為如此介紹道。
此時的機坪上,分隊長陳忠和機務維修員金星宇、馮樂王正在處理一處翹起的葉片,一人鉆進發動機、一人在外接遞工具。
同一時間,行李裝卸也在進行。這個航班行李少,只有19件,但這已經是裝卸員汪遷今天負責的第6個航班。如果細數的話,他一天大概要參與16個航班的裝卸。負責監裝的地服部行李員王琎琦一天也大概是這個數。對他們而言,暑運的天氣已經習慣了。
航班登機時間前5分鐘,地服部客運服務員馮薛也來到登機位準備上客:“早上就已經在手機上收到高溫黃色預警。但比起下雨天還是寧愿暴曬,至少不會影響到工作。”空保馮云飛在一旁監督上客,太陽底下站得筆直,汗水密密地從臉上冒出。
正午,氣溫33℃。相比天氣,更令人焦灼的是排故進度。寬體機中隊副隊長李任重抬手看了看表:“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1個半小時了。”
這架B-5945/A330飛機的發動機火警探測環路故障正在搶修。早上07:03迪拜-成都落地,下午15:15還要執飛成都-莫斯科。
維修控制中心支援工程師劉偉民(右二)也在現場,經過一上午排查,確認的故障點卻存在排故圖紙和手冊說明之間有出入的問題。
爬上發動機、打開蓋板實地確認是最快的辦法。但3名機務人員操作的飛機金屬蓋板,此時是能煎雞蛋的溫度。
同樣是33℃的天氣,機腹下就涼快得多。B-1885飛機下,定檢二中隊需要將發動機葉片拆下配平,正在用3塊錢一張的紙蘸上乙醇將36張葉片一一擦拭干凈。
最遠端的奧特萊斯機位,B-8683/A320飛機即將執行成都-鄂爾多斯-沈陽航班,飛行員一次繞機檢查的步數是282步。
最后,要論溫度值,成都自是比不了重慶、西安,但暑運保障的壓力和責任,川航各分公司、基地、航站都是一樣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萬米高空化險為夷 東航機組配合給滿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