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空港:飛機“換膚”
一架飛機大概有多少個零部件?
飛機改裝工作現場。
說出來肯定讓大多數人都感到驚訝:500多萬個。
飛機在進行組裝時先用桁條與隔框搭建基本骨架,然后在骨架內部安裝各類部件、系統、設備,最后在骨架外部包覆一層鋁合金的“皮膚”,一架飛機即組裝完成。
如果飛機的外表皮膚因為鳥擊或外力撞擊發生剮蹭或者出現凹坑時,蒙皮更換的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
這種為飛機的“植皮手術”,專業術語叫蒙皮挖補修理,需要將損傷蒙皮挖除,然后制作鑲平補片和外部補片。為飛機做手術可遠遠不像人們想得那樣簡單。在為飛機“植皮”時,要用相同材料的鋁合金板材制作至少兩塊補皮,一塊用于鑲平,一塊覆蓋其上,以保證蒙皮的結構強度和密封性不變。
機務人員正在進行舊蒙皮的拆卸工作。
飛機的蒙皮挖補修理有沒有嚴格的“手術方案”呢?
其實,方案詳細,工序還真不少。
首先,使用退漆劑對損傷部位進行“消毒”,將損傷周圍的漆面處理干凈,露出蒙皮金屬表面。然后由探傷人員對損傷部位的金屬蒙皮進行無損檢測,評估損傷范圍,再將照片和初步修理方案發往波音公司總部,由波音公司工程師根據損傷情況確定“手術”方案。
之后,根據“手術”方案挖除損傷部位,然后再由探傷人員進行無損檢測,確保損傷全部去除。確認后,結構修理師就要依據修理方案制作“補皮”。
機務人員正在制作安裝時新蒙皮所需的加強補片。
蒙皮補片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要考慮到損傷面積、緊固件排布、蒙皮搭接、周圍部件和機身弧度等因素。在這之中最煩瑣的就是緊固件的排布了,飛機皮膚的縫合則要嚴格按照手冊中的圖紙進行排布,往往一塊補片的排釘要反反復復計算描畫很多遍。
機務人員正在使用曲線鋸對新蒙皮進行切割。
機務人員正在給飛機蒙皮鉆孔,另一名機務人員使用量尺測量孔距,以保證距離符合修理標準。
機務人員正在新蒙皮上鉆孔。
補片、排釘、鉆孔完成后要用阿羅丁陽極化處理,然后噴涂底漆,提高抗腐蝕能力。待底漆干透后,就要進行“傷口縫合”,飛機的蒙皮需要鉚釘固定。鉚釘分為鋼鉚釘和鋁鉚釘,鉚釘的類型有承受拉力的圓頭鉚釘、承受剪切力的平頭鉚釘等,根據使用位置和結構強度不同,選取合適的型號。
機務人員正在進行鉚接新蒙皮的工作,因內部間距較長,需使用加長頂鐵深入水平尾翼盒內以保證位置精準。
打鉚釘作為換膚工作中較為重要的一環,更是每名飛機結構修理人員的必修課,也是基本功之一。在蒙皮鉚接時,需要兩名工作人員互相配合,一個在機身外部操作氣動鉚槍,一個在機身內部持頂鐵。鉚打時要根據鉚釘的材料和大小來控制鉚槍擊打的時間,時間長了墩頭太扁達不到受力要求,時間短了鉚釘不能形成合格的墩頭,影響鉚接質量。在飛機尾翼蒙皮改裝的工作中,每架飛機都要完成3960個鉆孔和安裝。
機務人員正在進行飛機水平尾翼的改裝工作。
楊世勛是南航新疆分公司飛機維修基地的工程師,在他看來,一顆鉚釘打得漂亮容易,但成千上萬顆鉚釘打得一樣卻并非易事。
光是飛機水平尾翼左右的緊固件加起來就有2000多個,拆除2000多個,再新鉆小孔2000多個,再把小孔擴大到標準孔再2000多遍,最后再打2000多顆鉚釘。四道工序嚴絲合縫,絲毫不能出現偏差,將近萬遍的操作,是當代民航機務人對工匠精神的詮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非洲市場:旗艦航企的新黎明?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