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機場:奮進十年路 啟航新征程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春華秋實,十年,阿爾山機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過程,十年來,在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阿爾山機場全體員工發揚著“艱苦奮斗、踏實寬厚”的企業文化精神,譜寫了一張張嶄新的歷史畫卷。
提起內蒙古,第一個想到的是手把肉、蒙古包,提起興安盟,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阿爾山,人們稱這里為“中國東方小瑞士”、“中國天然氧吧”。依托阿爾山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獨特的地質優勢,2001年,阿爾山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設阿爾山機場的重大戰略決策。2012年1月8日,阿爾山機場正式通航,這是內蒙古自自治區的第12個建成運營的支線機場,也是興安盟第二個民用運輸機場,一條2400米的跑道,填補了阿爾山市陸空交通網絡的空白,架起了阿爾山與外界溝通的“空中金橋”。
從“長路漫漫”到“不再遙遠”
阿爾山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北部,西與蒙古國接壤,這里是常駐人口不足3萬人的全國最小的縣級市。一年長達7個月的冰雪期,冬季最低溫度低至零下48℃,哪怕是夏季的夜晚,這個天然大空調也讓人們裹著厚厚的棉被睡覺,這就是阿爾山氣候最真實的寫照。雖然是旅游城市,但交通閉塞卻是阿爾山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年以前,火車和汽車是當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火車沒有汽車快,汽車下雪就停運,面臨這一困擾阿爾山經濟發展的難題,阿爾山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一定要徹底解決阿爾山市與外界溝通的最大障礙,于是建設機場成為了阿爾山市委市政府解決這一難題的“金鑰匙”。機場建成后,阿爾山的旅游市場也逐漸打響,五湖四海的游客紛至沓來。
通航前,烏蘭浩特市是阿爾山去往其他城市的第一中轉站,從阿爾山出發到烏蘭浩特至少需要六個小時的路程,有時候甚至需要在烏蘭浩特住上一晚才能有航班或者火車去其他城市,前前后后就需要兩天的時間,阿爾山機場的建立極大地解決了阿爾山交通通達性問題,建立了阿爾山市與外界溝通交流的立體式平臺,使阿爾山人民實現了“空中之路”夙愿,十年間,阿爾山機場始終秉承著“人民航空為人民”的理念,實現了阿爾山人民由“坐得上”到“坐的起”再到“坐的好”的轉變,同時,也為阿爾山市旅游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從“無人問津”到“開疆擴土”
阿爾山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是交通和地理條件,因為地處林區,再加上氣候寒冷,早些年的阿爾山鮮有人知,由于地理條件等因素限制,機場建成后被列為特殊機場進行管理,為此,機場公司選擇機型難,引進機型更難,航班利用率低。針對特殊機場性質定位,2013年初,中國民航大學為阿爾山機場研發制作了本場飛行程序。2014年8月,華夏航空利用CRJ-900運營阿爾山-呼和浩特-重慶首航成功,標志著阿爾山機場優化飛行程序項目正式投入使用。隨著傳統飛行程序調整及PBN設計獲得局方批復,阿爾山機場積極探索基于旅游發展的航空旅游市場網絡布局,先后引進了CRJ-900機型、B737-700機型、B737-800機型、A320機型、E190機型等。
十年間,阿爾山機場先后引進了首都航空、華夏航空、中國聯合航空、海南航空、青島航空、長龍航空、蒙古國匈奴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執飛開通航線23條,國內通航城市16個,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哈爾濱、沈陽、西安、青島、杭州、長沙、重慶、廣州、呼和浩特、包頭、烏蘭浩特等,國際通航城市1個,為蒙古國烏蘭巴托。通航十年間,阿爾山機場累計保障航班起降16036架次,運輸旅客844476人次,貨郵吞吐量2276.6噸。
從“夯實安全”到“提升服務”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阿爾山機場一貫堅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通航初期,機場一線工作人員大多都是新招錄的大學生,缺乏工作經驗和安全意識,且多數都不是科班出身,面對這些情況,機場公司要求各職能部門、業務保障部門以宣傳、教育、檢查等預防工作為主,時時處處教育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扎實業務基礎知識,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此外,機場公司領導帶領各部門業務骨干,梳理作業指導書,繪制保障流程圖,完善部門運行手冊,制定安全管理目標,通航十年以來,機場圓滿完成多次重要保障飛行任務,從容應對各種極端復雜天氣,未發生航空運輸事故、事故征候,未發生車輛、人員傷亡事件。
十年來,機場公司不斷健全完善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充分運用安全監管、隱患排查和風險防控等方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秉承著“安全隱患零容忍”的態度狠抓、嚴抓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為確保冬季低溫天氣下航班運行安全,阿爾山機場高度重視除冰雪保障工作,十年間,累計進行出冰雪保障作業988次,累計清除跑道積雪1668.7厘米,此外,機場公司每年組織召開除冰雪保障協調會,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探索出一套符合阿爾山機場的除冰雪保障方案。
近年來,在夯實安全的基礎上,阿爾山機場積極踐行“真情服務”理念,開展服務質量專項行動,以旅客需求為出發點,先后購置了候機樓自助按摩椅、手機充電站等設施設備,積極貫徹落實“適老化”服務舉措,推出無紙化便攜出行、開通真情服務電話專線,增設特殊旅客服務柜臺、“愛心媽媽小屋”、“兒童樂園”、候機樓盲道等,優化值機、安檢流程,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十年間,阿爾山機場全體員工先后參與了多次重大專機保障并取得圓滿成功。
從“風雨兼程”到“篤行致遠”
機場建設初期,一群懷揣著夢想的熱血青年背井離鄉,來到了阿爾山機場,從人工清理跑道積雪、打掃候機樓衛生,安裝布置機場內所有辦公設施設備等等,機場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們的身影,每一個辦公用品都有他們的故事。即便沒有商場、穿不上漂亮裙子,即便是生活在這座“古老狹小”的城市,他們依然堅守在這里,不畏嚴寒、甘于奉獻,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獻給了阿爾山機場。由于地處偏遠山區,當地經濟水平較為落后、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條件較差,很多新招來的員工只是短暫的停留了一段時間,最難的時候,很多部門在職員工甚至低于最低保障人數,為此,機場公司積極尋求有效解決方式,提倡“一崗多能”,鼓勵員工全面發展,緩解人員緊張狀況。
疫情爆發后,許多員工拋家舍業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由于阿爾山地區冬季氣溫十分低,一個航班下來,一線保障部門員工立刻變成“蒙面大俠”,佩戴的口罩經常是濕透的狀態,即便如此,大家對于自己的工作依舊樂此不疲。
作為口岸城市,阿爾山機場的航班量也因為疫情原因大大縮減。為響徹復工復產達產要求,阿爾山機場積極推動政府、航司進行航班航線推廣、宣傳,挖掘周邊航空貨源,加強與物流、快遞公司的業務合作,發展機場貨運業務,將阿爾山-烏蘭浩特航段機票實現價格公交化。此外,利用此階段“休養生息”,苦煉內功,狠抓“三基建設”,為疫情結束后的機場運營提供扎實的業務保障。
從“群眾路線”到“從嚴治黨”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阿爾山分公司黨委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以及民航上級戰略部署,認真落實上級黨委工作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引領和帶領全體黨員干部,服務旅客、服務員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立黨員突擊隊,支援一線保障部門疫情防控工作,大大減輕了疫情防控帶來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另外,通過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集中培訓、聯學聯建、主題宣講等多種方式深化學習,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增強黨員意識、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的內在動力,不斷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實際成效。
從“強基固本”到“開拓創新”
自開航以來,阿爾山機場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安全生產平穩有序,服務質量日益完善,經營效益逐步提升,各項工作趨于平穩發展態勢。
阿爾山機場利用當地旅游優勢,深耕航空市場布局,根據“烏阿海滿”熱門旅游線路,于2019年將通航作業引駐機場,開通阿爾山-海拉爾短途運輸航線。除增加主營業務收入外,阿爾山機場轉變經營理念、拓寬經營思路,深挖潛在價值,開發新業態和新資源,積極探索非航收入發展模式,培育新的非航發展空間,與華夏航空公司、機場賓館等企業建立聯系,促進地方特色產品通過航空市場銷售,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為緩解阿爾山機場人員流失現狀,探索邊遠地區機場人才“選、用、育、留”的合理途徑,通過屬地化區域整合兩個機場,共享人力資源,實現一體化運營管理,2017年,烏蘭浩特-阿爾山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框架初步形成,在發展的幾年時間里逐步更新完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阿爾山機場人員流失率,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發展之路,也推動了興安盟民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為者常成,行者將至。未來,阿爾山機場會秉承“永遠在路上”的初心,勇擔使命,凝心聚力,全力打造“四型機場”建設,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為阿爾山地區經濟社會向好發展添磚加瓦。(王一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武漢公司: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高質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