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集團:科技創新 從機場延伸到場館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大幕開啟的日子越來越近,2021年10月17日,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冬奧保障專區正式啟用。時隔14年,首都機場圓滿完成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航空運輸保障后,將再次迎來令世界矚目的“高光時刻”。
雙奧保障,無上榮光。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成為中國民航圓滿做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航空運輸保障必答的附加題。首都機場集團認真落實中央和民航局的指示精神,提前部署,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多措并舉全力做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航空運輸保障。
阻擊疫情 小按鈕起大作用
為了做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航空運輸保障,北京冬奧組委會同民航局確立“包機和臨時航班為主、商業航班為輔”的航班保障原則,涉奧團組可自行組織包機或乘坐臨時航班出入境,也可搭乘第一入境點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商業航班入境。嚴防疫情從機場口岸入侵,筑牢第一道防線,是首都機場集團做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航空運輸保障面臨的新挑戰、新考驗。
面對肆虐兩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首都機場集團旗下機場一直站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第一線,堅持“人、物、環境”同防,統籌做好航空客貨運輸保障。
從機坪到航站樓,飛機、車輛、專業設備設施、貨物,涉及的來源地點多、線長、面廣;從值機、安檢到抵離,旅客與相關服務保障人員接觸的環節多、流程長,而每一次旅客與服務人員的交談、每一次旅客與服務設施設備的接觸,都增大了疫情傳播感染的風險。
“疫情暴發初期,為保護旅客乘梯安全,北京兩場采取在電梯內放置消毒洗手液、配備一次性抽紙巾、粘貼防護膜、對電扶梯進行全面消毒等多項防疫措施。但旅客每天高頻次按壓接觸電梯按鈕而造成感染的可能性依然沒有完全消除”。首都機場集團設備運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北京兩場電扶梯設備運維方,全面梳理旅客服務設備和使用流程,把電梯按鈕傳播疫情列為第一風險,集中力量科研攻堅,從旅客與按鈕接觸的關鍵操作上取得突破。
從2020年中旬啟動研發,到2021年初推出第一代產品,并在大興機場航站樓實地安裝使用驗證,歷時一年時間。從投用到成熟,從試用到產品化,經過數百次探討、數十次專家論證、82次改進實驗、11次迭代升級、15項功能改進和完善,一款只需將手放在靠近電梯按鈕3厘米處,根據紅外線感應的無接觸電梯按鈕逐步成熟,大大減少了抽紙巾使用量,既方便又環保。保潔人員不再需要每天高頻次地對電梯按鈕噴灑消毒劑,也避免了對按鈕的腐蝕損傷。
“被新華社記者譽為‘非常酷的防疫措施’的無接觸感應式電梯按鈕經受住了機場大流量的使用驗證,除在北京兩場使用之外,在多個京外機場、民航單位等公共場所也受到了歡迎和好評,現已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相關場館的優先選擇。”首維公司相關人員表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無接觸電梯按鈕入選中央黨史學習教育官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經驗征集點贊。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臨近,國際航班、國際旅客將大量增加,首都機場作為“中國第一國門”進入冬奧保障時刻。
多點開花 進駐場館保障流程
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強調,民航是整個冬奧保障工作的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冬奧保障期間,行李特別是超規超重行李將集中抵離。從某種意義上說,行李能否無差錯地運輸,關乎國內外嘉賓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中國第一國門”的“第一印象”及“最后印象”。
“在冬奧保障期間,首都機場與北京、延慶、張家口等3個奧運村之間,利用RFID(射頻識別)等技術對運輸數據進行收集、共享,可以讓行李抵離如同收寄快遞一般,實現全流程跟蹤。這既能為保障單位提供可靠的跟蹤監控手段,也能為運動員等提供透明、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為冬奧會服務保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首都機場相關人員介紹道。
據了解,首都機場在2020年已完成行李跟蹤試點建設,穩定跟蹤相關航班3.6萬架次,跟蹤行李96萬件。為了持續提升北京冬奧會抵離服務保障水平,2021年初,民航局運輸司成立了北京冬奧會行李全流程跟蹤專項工作組,并正式印發《北京冬奧行李全流程跟蹤專項工作組工作方案》。首都機場也成立了項目組,專門研究拓展行李全流程跟蹤覆蓋范圍,實現冬奧行李全流程跟蹤。
無獨有偶。冬奧場館的保障場景需求與北京兩場高度契合。“結合冬奧場館的運行流程及防疫要求,針對物表、空氣等可能造成疫情擴散的風險,首維公司研發了貨物消毒通道、大風量空氣凈化消毒機、安檢儀消毒柜等7款產品,應用在北京冬奧會部分場館,在冬奧會期間將為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健兒提供防疫安全保障。”首維公司負責人介紹說。除了這些,還有快速手部消毒設備等更多的科技創新產品應用于奧運場館和公共場所,為冬奧安全、防疫安全貢獻民航力量。
在冬奧會的舞臺上,來自首都機場集團的科技防疫新產品得到展示。其中貨物消毒通道、安檢儀消毒柜已在11月冬奧測試賽中投入使用,在首維公司派駐的保障隊伍護航下,在場館防疫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測試賽期間,相關保障人員每日使用這些消毒設備對進場、場內、出場的對講機、衣服、電腦、文件等物品進行批量消毒,為場館內工作人員服務,有效避免新冠病毒傳播,為場館員工營造了安全的工作環境。
截至目前,針對電梯、行李、貨物、行李轉盤等旅客接觸頻次高、傳染風險大、消毒實施難的場景,研發的18種科技防疫產品已應用在北京兩場、冬奧場館及其他公共場所,替代傳統人工噴灑消毒液和擦拭等浪費人力物力、污染環境的傳統方式,服務員工、服務旅客、服務冬奧。每一類產品研發都投入了大量心血,經過不斷磨合試驗趨于成熟。
全力以赴 精心做好冬奧保障
“無論從政策還是從具體指導,集團領導都為我們營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首都機場相關人員介紹,推進科技創新,打造智慧機場,正是首都機場集團向四型機場建設著力邁進的方向。
為順利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抵離保障工作,首都機場落實冬奧會全流程封閉管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經歷5次方案調整、10余次流程優化,研究形成了冬奧會進出港流程保障方案,其中進港方案將T3-D三層采樣通道至5條,二層采樣工作點位由6個增至36個。出港方案涉及旅客、行李、員工,優化值機區、行李安檢區、防護用品處置區等資源布局,完成涉奧專區內員工休息區的建設及物資配備,在3號航站樓冬奧專區內設置了兩處員工共享休息區(共1400平方米),區域內提供飲水機、儲物柜、桌椅等基礎設施設備,切實改善了保障涉奧航班的一線員工的工作休息環境。
2021年10月17日,首都機場冬奧保障專區正式啟用,目前已經順利保障多班測試賽航班。無論是北京兩場,還是石家莊、張家口等涉奧機場,都在安全、運營、服務上持續發力,為圓滿做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保障而努力。
截至11月底,首都機場集團所有干線機場年底將完成旅客行李跟蹤系統機場端建設,8個干線機場出臺行李全流程保障時間標準;涉冬奧保障機場無障礙設施對標國際,落地80項設施改進。
除常規保障模式外,科技創新在給冬奧防疫保障帶來革新方式的同時,也正在不斷影響旅客的出行習慣,使無接觸、無污染、無殘留、智能化成為未來出行防疫的發展方向,提高公共服務品質,并給旅客帶來極大便捷,這是未來常態化防疫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努力做好冬奧保障,我們期待2022年不一樣的精彩冬奧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珠海空管站全力以赴抗擊“史上最晚”臺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