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引導和鼓勵大型民航企業建設專業航空應急隊伍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如何提高防范應對災害事故能力?如何加強應急力量建設?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在14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聚焦事故災難和自然災害,重點從七方面發力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張永利介紹,規劃重點從七個方面發力,包括: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造統一權威高效的治理模式;夯實應急法治基礎,培育良法善治的全新生態;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織密災害事故的防控網絡;加強應急力量建設,提高急難險重任務的處置能力;強化災害應對保障,凝聚同舟共濟的保障合力;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增進創新驅動的發展動能;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時間縮至10小時內
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司長陳勝介紹,針對近年來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出現的短板和不足,規劃從體制機制建設、災害風險防控、重大工程建設、應急能力建設和基層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補短板、強基礎的任務舉措。
“建強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推進各類災害領域專業應急力量和裝備建設。全面加強應急預案、應急物資、緊急運輸、救災救助等應急準備能力建設,以及科技、人才和信息支撐保障能力建設,災害發生后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時間縮短至10小時以內。”陳勝說。
加大中西部地區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力度
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基本定位,“十四五”期間如何進一步提升“火焰藍”的能力?
對此,張永利介紹,一是積極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綜合救援需要,優化力量布局和隊伍編成,填補救援力量空白,補齊救援力量短板,加大中西部地區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力度。
二是加強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城市地下軌道交通、石油化工企業、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和地震、水域、山岳、核生化等專業救援力量建設,形成一批機動和拳頭力量。
三是加大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以實現專業化、體系化、標準化為目標,加快裝備提檔升級,強化多災種專業化訓練,提高隊伍在極端條件下的綜合救援能力。
四是大力發展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和志愿消防隊伍,加強城市消防站和鄉鎮消防隊建設。
引導鼓勵大型民航企業等建設專業航空應急隊伍
應急管理部規劃財務司司長唐琮沅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強航空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完善航空應急場站布局,完善航空應急救援保障機制,加強航空應急救援專業人才培養。
唐琮沅進一步表示,引導和鼓勵大型民航企業、航空貨運企業建設具備一定規模的專業航空應急隊伍,支持相關航空企業、飛行院校組建應急救援航空隊伍。推進應急救援航空指揮平臺建設,建設全國應急航空調度信息系統。推動應急管理部門與民航部門、航空領域企業建立應急救援飛行保障機制。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西北空管局局長劉開泰一行慰問安康雷達站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