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新疆:溫情的俄羅斯新西伯利亞
新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繼莫斯科、圣彼得堡之后的第三大城市。俄羅斯領土遼闊,西伯利亞地區呈扁平狀,橫跨亞歐大陸。放眼東西的神秘國度,無論是對于走過轟轟烈烈紅色年代的國人,還是對于成長于俄羅斯威脅論和鐵幕下的歐美國家來講,這里都似乎是一個與浪漫輕柔絕緣的矛盾體,是一個神秘的存在。
2012年,我鼓足勇氣、大哭一場,放棄國內舒適的生活,來到極寒的新西伯利亞擔任南航辦事處銷售經理的工作。在機坪零下50度的極寒天氣里保障航班;蔬菜匱乏,國內帶來一顆大白菜我都會精心仔細地分配在每一餐里......這一干就是3年。2015年任期將滿時,我卻毅然提出了續任申請。是什么讓我對這里產生了無限的喜愛和眷戀呢?
碩大行李包變成了精致的旅行箱
20多年前, 隨著中俄兩國政治經濟交往的密切,邊境城市開始貿易往來。1990年南航開通了烏魯木齊-至新西伯利亞-莫斯科的航班。這條航線是中國與俄羅斯邊境貿易開辟的最近的一條空中絲綢之路。起初的執飛機型是可容納356人的寬體客機伊爾86。剛開始新西伯利亞只是作為一個經停站,可是源源不斷的客源使航班一票難求。在運營2年后,這條航線改為每周2班新西伯利亞到烏魯木齊直飛。
有經濟頭腦的中俄商人往往以旅購團隊出行,可以免簽證。他們周五晚上坐航班飛到烏魯木齊,周一返回,周二開市。用兩天的時間采購生活必需品,然后再帶回俄羅斯,以高于原商品3到5倍的價格出售,賺取中間差價。20年前這個航班的突出特點就是行李多,柜臺前經常是大包小包成山,托運一部分,手里還拎幾個小的進客艙。一些國內的勞務工或衣冠不整的商販常常會被帶到小黑房去問話。我們的工作人員通常會幫著翻譯、幫著解圍,幫助自己的同胞兄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長此以往,俄羅斯機場各部門對我們的態度也是越發冷硬。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近年來中國游客成為俄羅斯奢侈品的重要客源。據俄羅斯“世界無國界”旅游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游客在俄羅斯的消費額達到8億到10億美元,購物占旅游開支的60%。以前的國際航班的倒爺變成學生、游客和公務旅客;碩大的行李包變成了多是國際標準的、整潔精致的行李箱。機場各部門、聯檢單位的人員、以及當地的居民對中國人的態度發生巨大轉變。
祖國在強大,各方面的交往頻繁,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對中國人更關注更友好了。我們在新西伯利亞的境遇也有了巨大的變化。
風雨雪天氣在機坪接飛機時,海關、邊檢的大叔們總會伸出胳膊打傘邀你一同上飛機工作。一個寒冬傍晚,我下班開車回住宅。車子故障停在路邊,開鍋冒熱氣。收到很多的關心和幫助。我坐在車里看著:有的在檢查發動機,有的趴在車下檢查,有指揮路過車輛的,有拿著扳手的......車里沒有暖氣,可是我的心暖暖的,眼淚嘩嘩的。
老楊一家和“巴布士嘎”的心愿
伊萬諾夫·楊(老楊)在南航駐新西伯利亞辦事處工作,至今已15年,是一名老員工了。我丈夫之前也在這邊任職,與楊也是老朋友。50多歲的他,之前總有俄羅斯人那種民族自豪感,對待我們強勢而傲慢。因為是老員工,我們有機會推薦了他的兒子小楊到烏魯木齊上大學。隨著每次回國小楊對中國發展的觀察的描述,以及他親眼所見南航不斷的發展變化,老楊安靜了踏實了,日常工作中總是風度滿滿的溫暖。
每次接完航班都是深夜一點多了,老楊總是送我到家,看我進了樓道門,進屋開燈后才開車離開。有一次我因為工作,無法前往機場接女兒,我不得不電話聯系楊,請他幫忙去機場。“沒問題,放心吧”,這是楊在工作中最常講的一句中文。那一天我覺得他講得特別的地道標準。趕回來時,已是深夜3點多了。原本想是女兒孤零零的坐在樓下長條木凳上,身邊放著2個大行李箱。就在車子下坡轉彎,遠遠地看到老楊的小雷諾車停在樓門前時,焦慮、慚愧的心瞬間融化了。車內的燈亮著,車窗上都是霧蒙蒙水汽,女兒在后座位上已經睡著了,老楊眼鏡架在花白的頭頂,正坐在駕駛座上低頭玩手機。看到我激動的樣子,老楊在胸前花了十字,拍拍我說“車窗不開,很涼,蚊子多,回家吧”,不等我說謝謝,他就忙著搬行李,一直把我們送上樓。
他們家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奶奶,有一位帥氣而靦腆的小孫子。老楊的母親尤利婭·伊萬諾夫娜是俄中友好協會的秘書長。她是一位優雅有學識的老奶奶對中國是情有獨鐘、一往情深,70多歲高齡了依然風姿綽約。她有個愿望,就是她唯一的孫子能學習漢語,我的獨生女兒能學習俄語,希望這兩個孩子將來能像基洛夫工廠的制造的坦克,開出來就能上戰場。兩家人將美好的愿望轉化為生活的方向,相互照應著各自的生活。
“巴布士嘎”在俄語里是奶奶的意思。這位“巴布士嘎”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女兒快速地融入和領會俄羅斯的文化。有一次“巴布士嘎”要帶她參加普希金紀念會,提前一個月就要求我女兒練習《難忘的那一刻》鋼琴曲。額外的鋼琴作業讓女兒牢騷滿腹,卻也不敢推脫。起初是在我的督促下滿心不快的練兩遍、后來琴音安靜了舒緩了。“巴布士嘎”的堅持,使女兒在普希金詩歌紀念會上的鋼琴獨奏得到了熱烈的掌聲。現場有人提出疑問:“中國小女孩也知道普希金?”“當然”,坐在一旁的“巴布士嘎”驕傲地說道:“美妙的琴聲已經告訴大家了,在中國很多人都喜歡普希金!”我女兒在新西伯利亞最終以各科5分的優秀成績從中學畢業。這一切都離不開“巴布士嘎”的潛心引導和熏陶,這也是中俄友誼的一個見證。
我為南航中轉代言
老楊的兒子小楊,在烏魯木齊上大學后,從以前一說話就臉紅往媽媽懷里鉆的小胖子,變成了一個顏值很高的帥小伙,不用鎂光燈,無論站在哪都起范,用漢語聊天更是談笑風生。
2013年開始,南航經烏魯木齊中轉的旅客量激增。為提高國際中轉樞紐服務工作效率和質量,公司急需請人錄制標準俄語中轉服務引導和服務內容廣播詞。這時,小楊幫了大忙。在拿到俄文廣播詞后,按照俄羅斯廣播特點修改詞句和語法后,開始練習語音。經過多次練習和推敲,小楊又自己花錢到專業錄音棚錄制了中轉廣播詞,圓滿完成了任務。至今烏魯木齊T3航站樓中轉服務區的俄語廣播還是他的聲音。
就是通過練習廣播詞,小楊也熟悉了南航復雜規范的中轉服務的內容和工作流程。每次他在機場出行時,就好像一個受過完整培訓的工作人員,不僅充當翻譯,還經常主動協助和引導中轉旅客出行,儼然成為南航中轉“代言人”。
小楊在中國學習期間,游覽了中國的名勝古跡;他喜歡川菜、粵菜,更喜歡杭州菜;他知道去廣州桂花崗買包,更清楚中俄海關貿易的規定。流利的中文和學識,給他帶來了很機會。
2014年俄羅斯進入與美國和歐盟硬碰硬的階段,俄羅斯再一次爆發經濟危機。盧布貶值的厲害,國內的親人和朋友紛紛要從國內給我捎生活物資,聽說的太多我按捺不住恐慌,開車到超市囤積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可是,很快發現這里的人如此平靜,不慌不忙。
有一天,老楊提出要加我的微信。“不行,你的手機只可以俄羅斯WHATCHAP,不可以中國微信”,我說道。老楊搖搖頭說:“我明白了,你不明白。柳夏,你等等......”說著他就從包里拿出一部新手機,是和我一樣的三星智能手機。他說這是小楊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在俄羅斯爆發第三次經濟危機后老楊不僅換了新手機。后來,他們家修了10年的達契亞(農村小別墅)在2015年終于完工可以住了,他們的私家車也在變化,3年內換了3輛車。普京的第15期國情咨文中說:“當前中俄兩國合作是互利協作的典范,全面戰略的協作伙伴關系成為保障全球和地區穩定的關鍵因素之一。”
喀秋莎和映山紅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中俄政治經貿往來愈加熱絡,也間接帶動兩國間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文化藝術在大多數俄羅斯人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新西伯利亞有全俄最大的芭蕾舞劇院,科學城里的國立大學是集核物理研究與教學一體;二戰時期,俄羅斯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曾在這里被保護。
學校推薦我女兒參加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民族音樂,讓女兒演唱《映山紅》。在俄羅斯唱中國歌曲還不容易嗎?可是在初選賽時看到各參賽選手絢爛的演出服飾、飽滿高漲的藝術熱情,讓女兒心情一落千丈,不想參加決賽。表演當天,女兒開口唱起《映山紅》時,我們的擔憂被現場熱烈的掌聲和一片“嗚拉”聲震顫的無影無蹤。在伴舞演員當中,還有兩位竟然是當地知名的演員!一位是跳冰上芭蕾的,另一個是跳俄羅斯民族舞的。
評委老師在現場點評時說:我去過中國,這首美麗的歌曲就像長城一樣著名,中國人會唱俄羅斯的《喀秋莎》,希望大家和我一樣也會唱這個中國版的“喀秋莎”。說完,他竟然清唱了幾句,那眼神太到位了,從他的眼神里仿佛看到了團結奮進的人、紅色的花海和即將實現的理想。在他感染帶動下,現場的歌者與觀眾不約而同地一起哼唱起來。
通過很多這樣的活動,我們認識了不少文化音樂人士。共同的文藝愛好、彼此的尊重與信任,使我們從相識到相知,并開始了友好的合作。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格林卡音樂學院參加俄、中、德、法音樂節,外事院長主動找到我買機票。新西伯利亞州國家芭蕾舞團應邀參加新疆舞蹈節,也是全程乘坐南航航班。我們在始發站和到到站做了精心的準備,確保各種大型樂器毫發無損。南航周到細致的服務,贏得了顧客的尊重。他們甚至主動提出在當地的網絡媒體、海報,甚至音樂節的展板、節目單上為南航宣傳。
正是這樣的感動和溫情,促使我再次申請留在新西伯利亞,見證“一帶一路”的發展,見證兩國人民的交流和合作。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海航空姐亮相布拉格國際馬拉松賽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