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入陜14年 助力西安“空中絲路”樞紐建設

圖:《你好,西安!》張地布攝
2017年1月,東航將迎來發展60年歷程,輝煌甲子,追夢百年,追溯東航重組西北航,已有14年時間。目前,東航落戶西安的飛機已經達53架,在西安咸陽機場的旅客運輸量突破1000萬人次,位列第一。作為西北航空市場的央企,東航抓住一帶一路的契機,升級戰略布局,著力打造西安區域航空樞紐,使東航向西飛、向高飛、向遠飛的戰略在西北有效落地。
2017年起,東航將積極承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加快西安的國際航線網絡建設,計劃陸續開通悉尼、圣彼得堡、溫哥華、塞班等多條國際航線,使西安成為空中絲路的新起點。
西安,自古以來就以其不可替代的區位優勢,連接著中華大地的東西南北,公元2世紀,這里成為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連接起東西方的文明,如今,這里再度作為空中絲路的起點,備受矚目與期待。作為西安航空市場強勢央企,東航適時升級戰略布局,在抓住機遇迎來自身更好發展的同時,積極助力我國西北區域航空樞紐早日建成。
借力東航與天合聯盟優勢 搭建起日不落航線網絡
近年來,東航一直將上海作為核心樞紐,西安、昆明為西北、西南區域樞紐的戰略布局付諸實施。東航西北分公司在西安航空市場占有率始終保持第一,并且運力投放逐年增加,國內國際航線布局逐漸拓展。據介紹,2016年年內東航西北分公司機隊規模達到53架,單日航班量旺季可達240班,國內航點增至75個,國際航點增到8個。而在5年前,這組數據分別是27架、120班、50個和4個。

圖:2016年12月12日上午11點55分,隨著陜西省委領導宣布開航,東航西安至阿姆斯特丹(長安號)國際貨運航班起飛首航。

圖:2008年12月27日,東航西安-臺北航線開通并首航。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我國排名前八的千萬級大機場,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和我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華東和華北各地市的門戶和交通樞紐,作為空中絲綢之路起點,完全像一個輻射源。航空公司更大意義上是一個網絡公司,航線網絡的鋪就不一定要靠自己一架架飛機飛出來,因此,國際航空聯盟應運而生。東航西北分公司依托強大的母公司以及東航所在的天合聯盟,旅客從西安可以通達全球1052個目的地。

圖:2012年5月3日,東航入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3航站樓,當日第一個航班的幸運旅客,西安交大何教授獲贈紀念免票。
東航西北分公司著力利用現有80余條航線,580多條O&D航線(指的是一個旅客從一個城市出發到他想去的另一個城市為止,而無論其在行程中間是否需要中轉),在咸陽機場打造每天三進三出三個航班波,同時也在西安不斷增加自身航線網絡的厚度和深度。比如,東航西北分公司每天有10班西安至北京、14班西安至上海的快線;西安至昆明、西安至廣州的準快線也已達每天5班,西安飛杭州的班次也有4班之多。這些快線、準快線在帶動直達客源市場的同時,更是源源不斷地為其他區域樞紐和亞太樞紐輸送客源。作為區內重要航點,旺季時,西安飛榆林每天有7班,銀川、西寧也分別各有5班。去年冬春季,東航西北分公司新增了西安-稻城亞丁、西安-重慶-湛江、西安-連云港、榆林-西安-深圳、榆林-西安-三亞、西安-鄂爾多斯等航線。此外,東航西北分公司還加密西安至成都、重慶、蘭州等一小時航圈的航班密度,以西安為圓心輻射西北、西南、中南、華北各大地區,這種航班頻次與網絡銜接使得西安成為區域樞紐的最顯性的硬實力。這些航線的開通,對于西安的產業升級與布局無疑有著潛在的導向意義。

圖:2007年6月17號,在東航“西安號”飛機上,陜西文物空中大展,讓中外旅客大飽眼福。

圖:2010年8月9日,東航股份西北分公司成為2011年西安“世園會”全球合作伙伴。
引航西部 天路高歌
這幾年,東航發展戰略是向西飛、向高飛、向遠飛,戰略落地到了西北分公司,是繼續一路向西。東航西北分公司這幾年積極開拓西部航線,開通西安至九寨溝、格爾木、玉樹、稻城、麗江、德令哈等一系列高高原機場的航班。東航西進北上、兩原(高原、草原)突進的舉措也切實在西部航空市場搶得先機。

圖:2011年11月25日,東航西安-新疆喀什-西藏阿里航線開通。
陸續開通了西安至新疆喀什,西藏阿里,四川九寨溝,青海格爾木、玉樹,甘肅嘉峪關,云南麗江、西雙版納等一系列高原機場的航班。對于東航而言,開通更多高高原航線并不僅僅是搶占山頭,而是沉甸甸的企業社會責任,航空通達對于這些交通不便地區的老百姓來說,那就是福音,是西部大開發的必需,是提升城市品質、助推經濟成長的內在要求。2009年青海玉樹那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正是因為當時東航西北分公司剛剛開通西安至玉樹的航線,在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運送救援人員和賑災物資進入震區。
高高原機場飛行不光是市場眼光,還要一支經得起考驗的機隊和飛行員。目前,東航西北分公司有16架適用于高原飛行的空客A319飛機,還培養了一批擁有豐富高原飛行經驗的飛行專家。據介紹,東航西北分公司飛行部執飛的高高原機場的航班量,已占到飛行航班總量的20%左右,旺季高峰期達到近1/4。據統計,東航西北分公司在旺季最高峰時,所執飛的高高原航線中,西安至九寨溝單日可達8班,拉薩3班,玉樹3班,格爾木2班。即便這樣,東航西北分公司還承擔了其他東航兄弟公司高高原航班的幫飛、帶飛任務。執飛1500米以上的高原和2438米以上的高高原機場,不僅需要高超的飛行技術,克服高高原機場氣象復雜多變,運行難度大等困難,還需要面對高原反應,西北地區高原植被少,氣候干燥等易引起身體不適。執飛這些航線的飛行人員需要擁有比運行普通機場更高的飛行技術能力。
東航開通的西安至莫斯科直達航線,是首條由國內航空公司承運的西安直飛歐洲的正班洲際航線,直飛莫斯科不僅為西安及周邊城市旅客提供了更多層次的選擇,也為其他地區往來歐洲的旅客提供了更多航線中轉組合。航線的開通還進一步拉動國內和東南亞經西安的出境旅游市場,俄羅斯旅客到陜西旅游或經西安中轉至國內及東南亞城市的入境游市場。
東航西北分公司積極拓展國際航線,還相繼開通了韓國首爾、濟州,日本大阪,泰國曼谷、甲米、普吉等正班航班。東航西北分公司面對著整個西北市場,吸納出境游客源在西安中轉,將這塊區域前往日、韓、東南亞的極大比例客人通過與行業上下游合作牢牢抓住。
東航西北分公司對絲綢之路沿線的有關航點進行了調研,從西安一路逐漸深入歐洲內陸,利用空客A330大型寬體客機的加盟,計劃陸續開通悉尼、圣彼得堡、溫哥華、塞班等多條國際航線,使西安成為空中絲路的新起點,西安咸陽機場將逐步連通中西亞、歐洲重要經濟貿易城市,形成空中絲綢之路重要航點的全面覆蓋。
十三五期間,東航西北分公司志在發展樞紐網絡型航空公司。圍繞上海、北京、昆明、西安四大樞紐,持續完善航線網絡,提升市場掌控能力,不斷擴大核心、關鍵市場份額。同時,提升品牌影響,在餐食、正常率、旅客滿意度等方面實現顯著提升,推動東航品牌成為世界一流。屆時將保持每年5-6架的速度引進飛機,空中客車A330寬體客機達到5架,到2020年,東航西北分公司執管運力計劃達到80架,機隊的平均機齡只有5年。

圖:2008年10月24日,東航西北分公司行政管理中心順利封頂。
西北最大飛機醫院運營 引領行業經濟發展新形態
在做大做強航空主業務的同時,東航不忘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升級。2014年6月,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東航投資近4億多元的飛機維修機庫建設完成,同年8月正式運營,它是陜西省重點建設項目,也是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五大板塊之一的臨空產業區核心帶動項目,被人們親切的稱作西北地區最大的飛機醫院,它的落成大幅提高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整體飛機維修和保障能力。

圖:東航西安維修基地舉行APU新廠房竣工啟用儀式

圖:2012年11月29日,東航西安飛機維修基地新機庫封頂。
新機庫的建成和投入運營,不僅能提高東航在西北地區飛機維修業的經營水平,使飛機維修范圍、規模及人員的技術素質得到全面升級,還能降低航空公司的基礎運營成本,提高航班正常率,最終快捷方便旅客安全出行。東航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曉鎮說。
飛機其實和汽車一樣,飛行一定時間之后就要進行一次例行保養。以空客A320為例,飛行600小時就需要進行一次A檢,檢查范圍和深度稍淺。飛行18個月就要進行一次C檢,檢查項目包括客艙內部的整新、結構的修理,最深入的檢查叫8C檢,修理時間4天到28天不等。
目前,東航西北新機庫擁有A320飛機8C檢、710項附件維修、飛機通信系統、導航系統、氣象雷達系統、綜合液壓系統、飛行計算機FWC及空客波音系列APU等檢測維修能力,具有航線維修、飛機結構大修、各類定檢、整機噴漆、客艙裝飾、座椅修理、復合材料修理等空客飛機最高級別的維修能力與超聲波探傷、渦流探傷、磁粉探傷等各種檢測能力。
據悉,新機庫所在的東航工程技術公司西安分公司在滿足東航當前200多架空客飛機維修需求的同時,還可吸引全國500多架空客飛機到西安定檢大修。從2014年投運至今,已檢查、維修過400多架飛機。
2014年11月,歐洲航空安全局向東航工程技術公司西安分公司頒發了維修許可證,這標志著該公司已經具備了進入歐洲民用航空器維修市場的資格,為參與到國際民用航空維修市場之中,走產業化、市場化、專業化道路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意味著東航將在陜西可為中外航空公司提供更完善的維修服務,對于提升陜西乃至西北地區民航業的核心競爭力,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意義。
飛機維修規模的不斷擴大,能依托陜西西咸新區航空新城發展中的航空資源優勢,根據航空維修、培訓、物流等不同配套產業的環節特點,打造技術創新平臺、檢測平臺、融資平臺和物流平臺,全力構建并形成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和民用航空產業鏈,最終引領航空業成為運輸業、飛機維修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一體,最終共同發展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感恩客戶 提供多元化服務
回顧東航60年發展的歷史和成就,感恩客戶為東航發展做出了貢獻。感謝客戶、回報客戶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給客戶更需要的產品和更好的乘機體驗。為此,東航正致力于打造國際化、互聯網化的東航。現在東航數字化覆蓋率已經超過了97%,覆蓋超過1000多條核心生產運營流程,官網、移動客戶端和自助值機得到了普及,特殊旅客服務實現了線上辦理。東航率先在部分國際航班上推出了空中WIFI服務,開啟了全機隊的無紙化駕駛艙時代,樞紐運行控制系統已經在四大樞紐機場投用。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更加關注客戶的消費偏好和個性化需求,提供訂制的專享服務。今年,東航接受了攜程的戰略投資,推動線上線下跨界合作,建立產業鏈生態圈,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務。
在客戶服務方面,東航西北分公司順應時代發展,充分關注客戶需求,堅持東航標準,做出西北特色,積極發掘和整合本地資源,服務流程鏈更加貫通。針對高端客戶,推出專車服務、機場免費停車、免費升艙等延伸服務。東航還正在做高端客戶專屬安檢通道、專用休息廳等服務項目的籌備工作,努力為客戶提供更舒適更高效的全流程服務。

圖:作家賈平凹為東航題詞“謝謝優質服務”。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將使陜西進入向西開放的前沿,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在貿易、旅游等方面存在天然優勢。一帶一路沿線囊括了近60個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將給航空運輸市場提供廣闊前景。按照東航的戰略布局,東航西北分公司將持續大力推進中國向西開放的門戶樞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建設,構建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于廣大旅客的交通出行,為實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銀川河東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正式投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