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機場:可移動模擬航空器為特種車輛培訓帶來福音
近來,內蒙古民航機場地服分公司與江蘇杭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適用于地面特種車輛培訓的可移動模擬航空器已投入生產。該模擬航空器為地服分公司李冬涼自主發明,于2015年1月7日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投入特種車輛操作培訓使用后,可實現客梯車、傳送帶車、牽引車等車型訓練與實際飛機90%的相似度。
特種車輛操作崗是在航空器活動區為航空器提供地面服務的重要崗位,車型操作的規范性關系著航空器保障的安全問題。隨著民航業的發展,車輛車型逐步增加,對特種車輛駕駛員培訓要求越來越嚴格,車輛與航空器對接、退出航空器保障區域時車輛轉彎角度等均需要對新進特種車輛駕駛員進行嚴格的培訓,過去新進特種車輛駕駛員培訓只能對著一面標有刻度的白墻進行客梯車等培訓,通過一個可移動三腳架進行牽引車訓練,但是無實物的模擬操作缺乏相似度,直接對接航空器從安全角度來看風險性極大。“李冬涼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以技術研發,科技創新為目的,本著“技術創新促安全、科技創新促發展、管理創新促提升”的理念,以A320機型標準拖把長度為基礎,自行設計制造了特種車輛訓練用的第一代可移動模擬航空器。2014年9月,工作室又制造出了第二代航空模擬艙用于在呼和浩特舉行的首屆中國民航航空器地面設備大賽。2016年年底,“李冬涼創新工作室”完成了第三臺多功能可移動模擬航空器模型制作。
可移動航空模擬器包括模擬客機機身的艙體和支撐艙體的支架,艙體主要包括貨艙和客艙兩部分,其特征是支撐艙體的支架為模擬起落架和行走輪,前起落架與前行走輪之間通過轉盤軸承配合,可實現所述裝置原地90度轉彎并在轉盤軸承處設置轉彎角度過度報警裝置。可移動模擬航空器可實現訓練與實操90%的相似度,通過訓練與考核的新進特種車輛駕駛員在上崗后不會因訓練與實際保障工作相差太多而出錯。
此外,為了發展建設民航強國目標的實現,加強業務操作技能,提升航空地面特種車輛的運行保障能力,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及部分支線機場、地服分公司會舉辦特種車輛保障技能比武大賽,可移動航空模擬器投入使用后可用于技能比武大賽實操階段,從而增強大賽的觀賞性和考核要點專業性,進一步在行業內形成規范。
可移動模擬航空器既降低了特種車輛實操培訓成本,同時可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良好的結合在一起,使得培訓更加易學、易懂、易操作,提高了培訓效率和準確率�?梢苿幽M航空器的生產為航空地面特種車輛實操培訓帶了福音,同時也成為行業內以科技進步推進創新發展的典范,是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為實現民航局建設創新型行業的發展目標做出了貢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長春機場組織開展實火模擬訓練及救援演練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