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國內首次采用RNP (AR)ILS實施獨立平行進近飛行程序試飛成功
近日,在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深圳監管局的精心組織下,深圳機場圓滿完成了RNP (AR)ILS飛行程序驗證試飛工作,首次驗證了使用RNP AR技術實施獨立平行進近飛行程序的安全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在中國民航航行新技術應用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次驗證飛行在民航中南空管局、深圳空管站、珠海進近管制中心、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等的全力配合下,整個過程持續時長2小時,基本未對機場航班正常運行造成影響。經驗證,RNP(AR)ILS飛行程序具有航跡設置靈活、安全裕度高、節能減排效益顯著及資源需求低等優勢,為國內機場解決空域矛盾、凈空受限及場面制約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深圳機場落實民航局“四型機場”建設要求提供助力。
據了解,深圳機場處在空域環境最為復雜的珠三角地區,周邊存在多個大型航空樞紐及若干軍用機場。受此影響,深圳機場在現有飛行程序與導航技術條件下,難以實現南向北獨立平行進近。作為民航中南地區唯一開展GBAS航行新技術試點的機場,深圳機場在民航中南局、中南空管局等單位的指導和調研基礎上,擬以RNP AR及GBAS航行新技術為基礎,實現由南向北的獨立平行進近,從而提高機場空域容量和運行效率。
此前,深圳機場與技術方經過一年多的設計研究,確定了程序方案。通過多方協同與密切配合,使用南方航空空客320-232及深圳航空波音737-800機型在深圳機場開展了一系列進近程序測試,圓滿完成了本次試飛驗證任務。經驗證,RNP(AR)ILS飛行程序具有航跡設置靈活、安全裕度高、節能減排效益顯著及資源需求低等優勢,為國內機場解決空域矛盾、凈空受限及場面制約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將為民航局“四型機場”建設貢獻“深圳經驗”。
未來,深圳機場將認真貫徹《民航局關于促進機場新技術應用的指導意見》,在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及相關駐場單位的支持下,充分發揮作為中南地區唯一開展GBAS航行新技術試點的優勢,以創新發展的理念和先行先試的姿態加快推進RNP (AR)GLS的設計研究,為緩解珠三角空域資源緊張貢獻力量,更好地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杭州機場:三年一次千萬級跨越 2019年客流量破4000萬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