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察:國航為何突然進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國航進駐大興機場無疑是最重磅的消息,在此之前的所有公布文件中,東航、南航入駐大興機場推動京津冀發展,國航留守首都機場,承擔保衛首都核心區的職責。
此前,對于大興新機場的運力規劃,坊間也有傳聞,東航、南航能否在短時間撐起大興機場的運力,按照2016年8月民航局、發改委聯合下發北京大興新機場按聯盟劃分,東航南航必須去大興機場的規定,而且各自承擔40%的運力。
按照大興機場一期工程規劃,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達到7200萬人次,航班起降量達到62萬架次(約1600架次/日),按照這個要求,大興機場要在6年內達到首都機場目前的運行指標。
這對于東航、南航以及其他駐場航空公司來說,將面臨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目前東航、南航在首都機場的合計航班份額占比大約17%,這意味著入駐大興機場的東航、南航要有爆發式增長,這對于投入大、周期長的航空業來說“鴨梨山大”。
國家斥資千億元打造的立體空港交通樞紐,總不能在開業后燈火輝煌而客流冷清,這一點,想必在更高層面的決策者早已意識到,誰來救場?國航入駐可能是最佳選擇,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增加大興機場的運力!
2018年11月,國航系的北京航空從公務機公司轉型121部運輸航空公司,坊間認為這是國航響應國家發展京津冀的號召,曲線進駐大興機場的舉措,現在看來,北京航空的體量是在無法滿足大興機場10%的航班份額要求,國航將整體進駐大興機場。能夠阻擊對手,減少洲際干線市場份額的流失。
在4月16日由民航局召開的,大興機場建設及運營籌備領導小組第四次全體會議,在6.30全面竣工時間節點前,組織三大航進行試飛,預計在5月中旬三大航將派出各自旗艦機型首飛大興機場。
不過,受此前國航不進駐大興機場的影響,在人力儲備、資源調配、基礎建設等環節大大落后于東航、南航。據業內人士分析,國航入駐大興機場初期可能會以航站的形式運營,并逐步向基地航空公司完善規模。
北京最為全國最好的航空碼頭,幾乎壟斷了黨政軍商所有的公務出行,尤其是兩艙客源滔滔不絕,是各個航空公司必爭的碼頭。
講一個段子,是北京的的哥總結的,大意是航空公司飛北京的航線沒有賠錢的,哪怕是最小的航空公司,只要有2-3架飛機在北京飛,公司一定不虧損。
作為中國最賺錢、含金量最高的京滬航線,東航在京滬快線的實力絕對碾壓競爭對手,若移師大興機場后東航或將成為“最大輸家”,大量商務客含淚告別東航萬里行。
在前不久舉行的東航2018年業績溝通會上,東航表示將爭取京滬航線能夠一直保留在首都機場運行。
這一點,在民航局下發的通知中得到了印證。讓出大興機場10%的份額,作為獎勵,換取京滬快線留在首都機場。
南航則早在北京新機場規劃時期,就打算另立爐灶認真做事。當年南航大手筆購進A380就是沖著北京市場去的,滿以為憑借2008年奧運會能打入北京開遠程洲際航線,后來證明只不過是黃粱一夢。
2015年9月南航與首都機場集團簽署“北京新機場南航基地建設框架協議”,將在2019年大興機場建成時投放100架飛機,2025年增加到150架飛機。
南航是亞洲最大航空公司,擁有609架飛機,南航總部的機隊數量為166架,南航北京分公司的機隊數量32架,到2025年大興機場的機隊規模幾乎是北京分公司的5倍,按這個規模南航幾乎需要從全國向北京輸血,北京這個碼頭南航能不能玩起來就要看自身的造血功能了。
東航保住了“提款機”的京滬快線,國航拿到進駐了第二門戶的入場券,鬧心的南航會不會也采取出讓份額,留住首都機場的京廣快線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東航京滬快線留首都機場運營 大興時刻占比降至30%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