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航地服分公司:用行動詮釋民航的責任與擔當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民航地服分公司牢記宗旨,勇挑重擔,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面對疫情,公司領導干部高度重視,平時應急,戰時應戰,迅速響應,成立疫情防控小組,制定下發疫情防控方案。以全體職工的智慧、勇氣與擔當,參與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黨建引領,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
一場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打響,關鍵時刻黨員先鋒隊豁得出、頂得上、靠得住。1月28日,地服分公司黨委向所屬黨支部和全體黨員發出一份倡議書,倡議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戰疫一線熠熠生輝,把疫情防控作為地服分公司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我志愿加入‘抗擊疫情黨員突擊隊’,隨時聽從黨組織的召喚,沖鋒在先,做好本職工作,盡個人最大力量安全及時地將空運各類防疫物資送到醫護人員身邊……”,一聲聲我請戰,一封封請戰書,若有戰,召必回。地服分公司各黨支部迅速成立防控疫情突擊隊,爭當戰“疫”一線的擎旗手和排頭兵。
在防疫物資緊缺的時刻,運控中心青年團員王浩,值機服務部入黨積極分子趙楠,站坪部員工云巴圖、張志國等員工紛紛為公司捐贈一次性口罩共計1550只,消毒液25瓶,這份物資在防疫的關鍵時刻尤為貴重,“保護員工就是保護旅客,在口罩物資緊缺時,我就想盡自己所能籌集一些口罩,希望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同事都能平安、健康。”趙楠說道。
地服分公司響應集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組織安排異地返崗員工隔離。隔離員工中的黨員緊急成立臨時黨支部,團員青年積極靠攏,齊心協力做好員工隔離期間的相關工作,傳達公司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會議精神,做好隔離人員每日體溫、數量動態的統計,隔離期間防控和業務兩手抓,做防控也要保經營,解除隔離后做好隨時返崗的準備,全員備戰不是口號。
與時競速,精準把控防疫每一環
自疫情發生以來,地服分公司領導干部時刻關注疫情發展動態。經歷過SARS的公司領導快速反應,1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公告的當晚立刻通知緊急采購醫用口罩、手套、消毒液等物資,次日率先發動全體在崗員工佩戴口罩,23日10時封城之前來自武漢的航班均由黨員突擊隊擔起保障重任。先前敏銳預判購入的口罩僅供公司短期防護,公司立刻發動全體員工有口罩渠道快速采購,不少員工主動墊資購入口罩、消毒液等物資。緊接著市內各大醫藥供應商口罩告急,求購無門,而防疫物資是戰疫制勝的關鍵保障,地服分公司踩穩了這一步,可謂首戰告捷。
1月25日,公司領導決定將工作會議全部改為企業微信的視頻會議,運行控制中心每日例會改為線上會議,一切工作以最大程度減少聚集為落腳點,有序開展。為了避免因工作而出現的聚集問題,各部門紛紛根據現場業務需要,根每日航班情況進行排班,最少人員、最大保障,其余員工居家備崗待命。各部門員工和管理人員分為三組,每組又分為若干小組,每日交接班無接觸,當日在班各小組設置待命室,防止組組間接觸,形成班班間獨立,最大程度防止疫情發生時的傳播,更是考慮到若疫情在組內發生時,仍有小組可以扛起此時的保障重任。
公司時刻關注口罩等防疫物資庫存的情況,防疫小組會議上一句“絕不能讓在崗員工出現無口罩情況。”讓公司領導班子意識到口罩等防疫物資要做好提前量。在一“罩”難求的特殊情況下,公司立刻發布通知,統計各崗位口罩使用數量,防疫物資庫存設好預警紅線,號召全體員工共度難關,并根據員工實際在崗時間,以每日10元為單位發放防疫補貼到績效中,發動全體員工想辦法購入口罩,公司仍在繼續尋求物資貨源,為員工爭取保障。此時各業務部門口罩還能保證在崗員工的防護,公司擔憂每一位員工的生命安全,特殊時期凝心聚力,員工沒有怨言反而主動關注各銷售渠道,查詢網上團購、藥房預購的信息,無論誰發現渠道都第一時間發到公司工會微信群中。這一戰事關每一人,而每一人都是這場戰役的精兵強將。
全國各地心系武漢,紛紛派出醫療支援隊伍,地服分公司順利保障六批內蒙古支援湖北醫療隊,支援醫療隊包機工作時間緊、難度大,地服分公司將醫護人員和防疫物資的運輸列為“最優先級”保障任務,啟動“綠色通道”,要求通力協作保證快,物資載量確保準,最大能力的保障支援醫療隊第一時間到達武漢。每一班包機都提前制定保障方案,全程監督控制,絕不容差錯,每一班赴鄂包機的人員、行李都是由各業務部門防疫突擊隊所承擔,充分發揮著黨員帶頭作用,主動沖鋒陷陣,堅守崗位,深入前線指揮。
這是一場與病毒賽跑的戰爭,截止2月18日,地服分公司保障防疫支援物資293.5噸、1.4萬件、98架次,后續還有計劃350余噸支援物資待運輸。內蒙古支援武漢的肉類、奶制品等均經過一線部門的精心保障,大量包機物資的收運、分揀、裝載都極具挑戰性,保障部門不想、不能、不敢在任何一個環節耽擱一點時間,經理、領班、員工齊上陣,在防控一線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能在此時出份力,做出自己的貢獻,員工無比欣慰、自豪。
以智取勝,創新智造防疫“兵器”
打贏這一戰,防疫工具、防疫手段兩個方面必要下狠功夫。公司平日鼓勵員工在實踐中創新,奉行將現有資源在實際業務中發揮最大價值的理念,員工的智慧正在疫情防控的戰爭中發揮最大能量。
得知84、酒精消毒液采購困難,站坪部“樊隊長”樊效軍同志,急中生智,想到自己動手制造消毒液不就可以從源頭為公司解決難題么。通過電離食鹽生成600mg/L的次氯酸鈉消毒液,一升成本只需兩分錢,濃度還可根據需要調節。其制造量足夠滿足各部門每日消毒液用量,有效解決消毒液庫存緊張的問題。
地服分公司李冬涼創新工作室的創新動能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迸發力量。節能環保可移動廁所項目立即馳援呼和浩特機場候機樓臨時隔離區,第一時間解決了隔離人員如廁需求。同時,管理人員同工作室一同深入防控一線,走訪每一個崗位,調研崗位員工防控需求,找風險點、抓薄弱點、找接觸點,并思考可快速制造、提供最大防護的小創新、措施。
“沒有槍、沒有炮,防護面具咱自己造。”創新工作室利用辦公用塑料透明裝訂膠片、雙面膠、松緊帶、白布這四種材料,通過裁剪和打孔,自制防護面具,安置吸汗防護墊使員工佩戴舒適,就地取材,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僅半天時間手工制作一百多個防護面具,將送達登機口、行李查詢等與旅客有近距離接觸的崗位,有效阻攔與旅客近距離接觸中的飛沫傳播途徑。
值機、收運柜臺等窗口單元是與旅客近距離接觸的溝通環節,如何有效的保護旅客、保護員工被飛沫傳播病毒是防控的關鍵一環。在學習局方發布的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中有這樣一句提示“建議在安檢柜臺加裝隔離屏”,李冬涼深受啟發,著手開始制作防護屏,利用現有方鋼管,塑料膜,趕工六小時,一塊占滿柜臺的防護屏障立于旅客和員工之間,保護員工就是保護旅客的理念在這一塊方屏上體現。
借鑒兄弟機場的消毒舉措,創新工作室為值機柜臺制作證件消毒簡易裝置,裝置內塞進海綿,注入酒精,證件從裝置縫隙中傳遞,兩次消毒,防止病毒通過證件接觸傳播。管理人員排查在保障中所有存在接觸風險點的環節,并接著為行李查詢崗制作消毒盒。
保防疫也要保經營,除了創新的防疫措施,創新管理辦法保證了公司經營不停歇,疫情期間員工苦練“內功”。平日公司鼓勵員工業務技能培訓的方式多樣化,這一舉措在疫情中發揮了奇效,早先地服分公司利用企業微信平臺進行線上培訓、答題練習,員工已經逐漸適應從“線下”走上線上的培訓形式。特殊時期,人力資源部根據集團公司防控工作要求,暫停集中面授課程,借助集團公司在線學習管理平臺,組織上崗證考試,3個部門、8個崗位、142人通過在線平臺完成資質考核。
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運行控制中心用廚房用紙,酒精自制消毒紙巾,用甘油和酒精自制免水洗手液,方法在各公司、各部門之間迅速推廣。全員在戰,全員在想,全員在戰“疫”中發揮能量。
真情攜手,風雨同舟共度難關
防疫情,有真情。員工無償向公司捐贈物資,離職黨員請戰,公司領導數日值班不舍晝夜堅守。特殊時期,點滴的溫情舉動傳遞著無限正能量。
機坪上有這樣一支娘子軍,她們是客艙清潔員,因存在艙內感染者實例,站坪部要求所有客艙清潔員不準回家,并安排宿舍統一隔離,隔絕流動。在崗是員工,在家為人父母,她們十幾天無法歸家,只能在微信上與家人聯系,或多或少有些焦慮。站坪部管理人員每日自己出資為隔離人員送上新鮮水果并安撫情緒,感謝她們這段日子的堅守,講清當前形勢嚴峻。“娘子軍”也做到了理解,認識到此時隔離是責任,保護家人,保護社會。
連續數日保障飛往武漢的物資包機,在召開順豐包機保障部署會議上,有人提出武漢機場自打響防疫戰爭以來,每天都要保障大量醫護人員和防疫物資,特殊時期,十分辛苦,作為武漢機場的兄弟單位,地服分公司能否借助物資包機的空余艙位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2月13日,地服分公司黨委發出捐贈號召,各黨支部紛紛響應,通過微信轉賬方式向公司黨委捐贈“特殊黨費”,“武漢加油”,“一點心意”,“兄弟機場加油”,一筆筆轉賬附上祝福,匯成抗擊疫情的滾滾暖流。100箱價值雖小卻情意滿滿的蘋果同物資一同抵達武漢,送上來自北疆的祝福。
春寒料峭,擋不住溫情。順豐“小哥”入場與地服分公司共擔包機保障工作。立春不久,倒春寒,氣溫驟降。地服分分公司值班經理得知順豐小哥無餐居休息處,第一時間安頓好順豐小哥吃上熱乎飯,貨運部員工為“小哥”們熬制紅糖姜湯。一張桌子、一杯姜湯、一個保溫箱,暖了心,避了寒,得到了特殊時刻同行的感謝。
這場戰“疫”是持久戰,為打好、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地服分公司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用行動詮釋民航的責任與擔當,用創新強化防控一線的武裝,用真情溫暖逆行中的彼此,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爭的全面勝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三亞機場地面服務部值機配載室:真情服務 用堅守抗“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