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寶貝:航空安全 有我守護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所行之事皆賦意義,眾多職業協同努力,構筑起航空安全。機長張敏、運標中心運行標準主管夏雯、配載員張巖、空保中隊長李林,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日復一日的堅持。他們讓我們看到,發熱發光的每一位平凡人,亦是“超級英雄”。
張敏
籍貫:陜西寶雞市
入職時間:2002年7月
職務: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飛行部 787 機隊北京 中隊- 中隊長

2000年加入海航,飛行近20載,張敏機長曾經飛過的民航機型有波音 767、737和787,現在是787的B類教員,參與過多次新開航線首航、要客保障等特殊任務飛行,也順利完成過許多帶飛和檢查任務,累計飛行時間 17000 余小時,豐富的經驗為張敏機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讓他深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當問他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他說 :“飛行是一個技術工種,只有不斷地研習飛行技術,結合平時的飛行訓練,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才能成為一名成熟的飛行員 ;另外我們要做 ‘手冊飛行員’,讓飛行手冊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嚴格按照程序操作, 掌握和執行好運行標準 ;你今天學到的東西、積累的經驗,都會成為你保證飛行安全、順利護送旅客的‘力量’。”
張敏作為乘客搭乘航班時,會注意觀察乘客們對飛行員的評價。飛行中遇到顛簸、飛機降落與地面產生明顯的摩擦這兩種情形下, 飛行員的技術會受到質疑。
張敏說 :“飛行中遇到的顛簸可能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有些顛簸是飛行員無法預測也是無法人為控制的。在遇到顛簸時,飛行員會按照相關的程序操作,盡全力降低它的影響,并保證繼續安全飛行 ;而落地的輕重,我們有規定的標準范圍,不完全是以我們感覺的輕或者重來衡量一次落地的成功與否,只要著陸載荷在標準范圍內就是安全的。飛行員的所有操作一定是嚴格按照飛行手冊執行。這是基本素質,我們絕對不會拿安全開玩笑。”
在疫情發生之后,張敏參與過多次接海外同胞回國的任務和運送物資的包機任務。這樣的飛行于他而言更加有使命感。當航班落地海外,隨著一批批同胞登上飛機,他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作為一名職業飛行員,張敏從業以來一直保持良好的安全記錄 ;另外他還擔任波音 787 機型的中隊長,負責一個中隊飛行員的日常管理,他經常對飛行員說的一句話就是“安全無小事”,他以身作則, 帶領著中隊飛行員為您的出行保駕護航。
夏雯
籍貫:新疆伊寧市
入職時間:2004年9月
職務: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運控部運行標準與訓練中心 -運行標準主管

只要聊上幾句,就會發現夏雯絕對是那種說話干脆、辦事利落的人。她最早是一名乘務員,后來從事客艙部乘務員管理工作,一年多前她想要再挑戰一下自己,就完成了又一次崗位轉換,現在是運控部運行標準與訓練中心運行標準主管。
“我從比較感性的職位轉換到一個特別理性的崗位上,是兩種完 全不同的角色和定位。” 保障航空安全前提是運行標準的規范。“這份工作要認真、嚴謹、細心,錯別字不能有,連標點符號都不能偏差。”只有運標中心的工作做得足夠完美,才可能讓執行標準的眾多部門每一位同仁,有據可依。
2020年4月初,夏雯所屬的部門接到制訂“客艙載貨”運行手冊的任務。“忙、加班、攻堅,就是我們那段時間的總結。我們一共 7 位同事,立即集中辦公,研讀各個國家的運輸管理規定、規章法則 ; 同時要申請報批 ;還需要制訂涉及各工種的標準,細節問題也一點不能含糊,負責運輸的飛機改裝拆座椅的是怎么運輸,不拆座椅的又是怎么運輸 ...... 每一個細枝末節,都要跟相關業務單位反復確認,這個手冊是絲毫不能有偏差的。”不到24小時編寫出了一部符合要求的手冊,之后又對其進行了10多次修訂,壓力之下順利完成工作任務, 讓夏雯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每個人都有滿滿的“超能力”。
“其實我現在有著雙重身份。”爽利的夏雯笑著說道。除了完成運控部的本職工作外,她還是兼職乘務員。她希望在作為乘務員為旅客服務的同時,以一線人員的身份去實際觀察運標的規則是否可行,還有無需要修訂的內容。兩種身份切換自如的夏雯,像是超級英雄“變身” 一般,英姿颯爽,自信從容。
張巖
籍貫:黑龍江哈爾濱市
入職時間:2008年6月
職務: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基地地面保障分部 - 配載員

如果您在乘坐航班的過程中,乘務員懇請您換到指定座位, 請您不必擔心,那是為了保持飛機配載平衡而實行的措施之一。
飛機的載重與平衡是影響飛機安全和飛機性能極其重要的因素,主要是根據飛機的有關性能數據和執行航線添加的燃油重量以及客運和貨運銷售、待運情況等,準確計算飛機每次飛行的載運能力,保障航班業載的合理利用,并按照飛機客艙、貨艙布局, 合理地安排貨物、行李、郵件艙位及旅客座位,從而使飛機重心在起飛、著陸和無燃油等情況下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配載平衡工作還需在確保飛行安全的同時兼顧經濟效益。
張巖自實習轉正后便一直奮斗在配載崗位上,如今的她已經是十分老練的配載員,同時兼職配載教員,負責配載課程研發、 配載復訓授課及新員工理論培訓。每個坐班日,天還未亮她便早早到達工作崗位,進行各項準備工作。早高峰通常航班班次多, 張巖和組員經常同時為多個航班配置載重與平衡。航班簽派放行后,根據放行的飛機型號、客貨艙布局、限重、油量、預計旅客 人數、貨物和郵件重量等數據進行預配,根據航班重心需求提前將飛機座位進行鎖控,在航班起飛前 60 分鐘制作好貨物裝機單, 起飛前 35 分鐘開始制作艙單,如果有旅客較晚值機再根據具體情況做出調整,經雙復合確認無誤后交至機長簽字確認。
張巖說,這份工作不論做多久,安全都是永遠的第一位, 配載是航空地面服務中與安全最息息相關的環節,嚴守安全紅線和底線是永遠不變的原則。作為配載員,必須有極高的責任心, 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
“十幾年的磨練給予我豐富的經驗,是我的能量,我愿意奉獻自 己所有的能量,保障每個航班順利起降。”
李林
籍貫:安徽宿州市
入職時間:2013年8月
職務: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诳毡V嘘�- 中隊長

在對李林的采訪中,記者“不自量力”地出拳偷襲了他,想要證實一下安全員是不是真的“身手不凡”。伸出去的胳膊 1 秒之內被他左手抓腕、右手擊肘鉗制住了。
來海航之前,李林在廣州的武警特戰部隊服役,訓練內容 包括“反劫機”、解救人質等等。部隊里鍛造出來的高度警覺性和專業的格斗技能,讓李 林與安全員這個職業“無縫對接”。他適應得非常迅速。安全員是保護旅客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他們的存在,代表力量和可信賴。作為中隊長的李林,隊員出發執行任務前都要交代 :“只要上飛機就等于上了戰場,時刻準備去戰斗。”
有時候,乘客對安全員有些認識上的偏差,以為他們只是“身體條件過硬”,對他們要接受的其他專業訓練所知甚少。“安全員不但要有好的身體素質,還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首先身體素質當然要過硬,不然面對危害航空安全的人,自己先倒下了,那乘客怎么信賴你?除了身體素質外,我們還要學習異常行為識別、心理學、執行戰術的桌面推演、了解國際公約、熟知民航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學習談判技能。”
說起這份職業帶來的成就感,從業7年多的李林回憶了一件小事 :有一年,執行春節返京航班,飛機起飛時已經很晚了,但是乘客們都不睡,能看出非常期待落地回家和親人團聚那種心情。落地之后,旅客們都笑著向機組的工作人員說“祝你們新年快樂、早點回家和家人團圓呀!”這種溫馨讓很少直接表露感情的“硬漢”, 也忍不住泛出柔情。
“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看他們笑著離開這種欣慰感,讓我深愛這份職業 ;也讓我用盡所能,守護他們的安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鄭州機場:2020年客貨運量全國排名雙雙躍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