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打造國內“最聰明”的機場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乘坐飛機商務出行、旅游的人數屢創新高。機場作為現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16年,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9439.3萬人次,連續7年排名世界第二。作為大型國際樞紐,旅客吞吐量的屢創新高給機場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旅客需求的個性化也對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都機場必須尋求新的發展模式來應對新的形勢。在“智慧機場”概念的帶動下,首都機場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充分感知、廣泛互聯,實現信息的高效利用,從而保障安全運行、提高運營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創造價值收益。未來,首都機場“智慧機場”建設將會更加注重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熱點技術的應用,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打造機場綜合旅客服務門戶。由傳統的被動式服務向主動式、自助式服務轉變,由分散資源服務向線上線下服務資源一體化轉變,由內而外自發完成“智慧機場”的轉型,以確保首都機場國際大型樞紐的運行服務品質。
首都機場“智慧機場”的誕生 能帶來哪些變化
隨著“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國內民航行業專業人員提出了“智慧機場”這一概念。
機場是人員密集型的公共服務場所,存在著業務規模大、運行主體多、運行情況復雜等行業問題。智能科技的加入,提供精準化的服務,一方面能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服務質量,提供高效便捷服務,真正做到提高旅客的滿意度。所以,“智慧機場”是解決或緩解當前機場行業問題的最佳手段和發展趨勢。
“智慧機場”本質上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機場領域的高度集成,運用無線傳輸、大數據挖掘、云計算、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實現點到點的實時互聯,采集處理信息,實現業務自動化、服務個性化、功能人性化、管理流程化模式創新的過程。“智慧機場”涵蓋面很廣,但究竟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稱為“智慧機場”,現在在業內仍未達成完全的共識和建立統一的規范,而這與其自身的定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首都機場建設“智慧機場”在國內機場比較早,經歷了“電子機場”“數字機場”“智能機場”和“智慧機場”幾個階段。近年來,首都機場對“智慧機場”建設進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旅客能迅速了解航班動態和延誤的原因、辦理全自助托運行李手續、在航顯屏上看到目的地的天氣情況、地勤保障人員能對航空器進出港狀態實時監控與反饋等都是“智慧機場”的具體體現。
民航“十三五”規劃、首都機場集團的“十三五”規劃都把“智慧機場”建設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認為“智慧機場”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民航業的核心工作是“安全、運行、服務”,首都機場建設“智慧機場”主要是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以確保安全為前提,以提高運行效率為重點,助力真情服務在首都機場落地,滿足廣大人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在2016年中國機場服務大會上,首都機場發布《中國機場服務宣言》,明確“認真研究航空旅客出行的新趨勢和新習慣,充分利用新技術,推動以大數據平臺建設為中心的智慧機場建設”。
首都機場“智慧機場”的體驗 機場可以這樣“聰明”
安全與安保的高標準要求既是民航運輸業的重要特征,也是“智慧機場”的重要體現。在信息系統管理中,首都機場信息技術部一直本著主動發現問題,安全關口前移的保障思路,全力確保系統穩定和信息安全。
隨著航班量的不斷增長,機坪監察的壓力越來越大。首都機場啟用了后臺視頻監控系統(CCTV),實現了以“后臺為主、現場為輔”的智慧監控模式。CCTV系統可通過拍攝圖片讀取機號信息,進行機號識別。由于很多外航在首都機場降落的航班只有航班號,沒有機號信息,這給飛機泊位指引工作帶來很多不便。而在掌握機號信息后,指揮員則可提前了解該飛機機型及所需要的泊位,從而輕松指引飛機停靠。首都機場的四維地理信息GIS系統則在旅客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在首都機場,旅客只要打開機場的APP,就可以享受到GIS系統的導航服務,實現從室內到室外,位置、定位、導航服務的無縫連接。而且,室內定位可以精確到水平距離3米以內,垂直方向可以分樓層,還可以實現快遞跟蹤。這項技術不僅在國內機場是首創,在國際也處于領先水平,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基于位置信息對服務還可以更加個性化與多樣化。比如,通過分析航站樓內人群的集體密度,為旅客動態推薦安檢通道、登機口等信息;通過對行李射頻標簽的全流程追蹤,大幅提高行李準確運送率與旅客行李提取的效率,真正實現機場服務的完備化、及時化、精準化。自助值機、網頁值機、手機APP值機等自助服務在首都機場的應用已經成熟,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在家里辦好登機牌。首都機場自動托運行李系統的推出受到了許多旅客的青睞,只要刷身份證或登機牌就可以自助打印行李牌、自行粘貼行李牌和交運行李。同時,自助通關設備能夠自動記錄和識別人臉,旅客在入境時刷一下護照就能通關邊檢;自助登機設備可識別登機牌上的二維碼、一維碼和微信二維碼,旅客刷一下就可以登機。為了解決在航班不正常情況下信息溝通不暢的難題,此前,首都機場搭建了運行協調管理委員會平臺,后來又聯合空管、航空公司等各民航駐場單位大力推進空地自動化協同決策系統(A-CDM系統)建設。A-CDM系統是一個非常復雜,但管理清晰的平臺,收集了計劃動態類、運行資源類、預測決策類等首都機場進出港航班的旅客全流程數據。當航班延誤時間超過系統預設的時間時,系統就會自動報警。
在商業方面,首都機場與支付寶、微信均已開展合作,在航站樓里的移動支付比例也逐年提高。據統計,在與微信開展合作當天,銷售額就同比翻了一番,有的貨架甚至都賣空了。
首都機場“智慧機場”的愿景 旅客想起乘機出行就愉悅
科技發展靠智慧,智慧取之于人民。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信息科技部組織舉辦了兩屆科技創新大賽,員工都表現出了很大的參賽熱情,大部分項目是各部門員工結合工作實際提出的需求。目前,進入決賽的項目已有近一半投入使用或轉入公司的投資項目。此外,信息科技部還經常和互聯網公司進行交流學習,了解行業前沿科技,探討如何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機場發展建設中,從而支撐智慧機場建設。
據了解,首都機場將與騰訊公司和民航科普基金會開展服務信息共享相關合作,進一步拓寬機場信息發布的渠道,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讓旅客能夠通過便捷熟悉的查詢方式獲取出行相關信息。此前,首都機場已與騰訊就小程序設計進行了深度交流,將著手開發針對機場具體業務場景的微信小程序,為旅客提供更為便捷的出行體驗。
今后,信息科技部將運用數據驅動的模式,優化機場內部與外部的協同流程,建立機場生態系統;整合安全、運行、服務、商業和企業管理五大業務建立全面管理網絡,使機場管理更加精準;將通過搭建統一的協同管理平臺,對駐場單位、空管、航空公司、地服、油料等機場運行各參與方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控與預測分析,根據運行情況調整計劃,對運行業務重新分配;將以航站樓商業為入口,借助互聯網實現餐飲、零售、停車、娛樂等資源的整合,使機場成為城市中重要的體驗和休閑場所。
互聯網極大地加快了首都機場邁向智慧化運作的步伐,首都機場互聯網的核心是旅客。在未來的某一天,經常乘機出行的張女士準備飛往美國旅游,在家時,她收到了首都機場發來的航班延誤信息提醒:“您的航班受天氣影響,將會延誤2個小時,請您于14時之前到達首都機場辦理相關手續。”張女士到達機場后,非常快速地辦理了自助值機、自助托運行李、自助通關等手續。此時,距離航班起飛還有一段時間,她拿出手機,操作一鍵上網,此時收到一條消息:“您此前預訂的《美國自由行》一書,今天有貨了。”她打開微信小程序,通過實景導航,很快找到了書店,買到了想要的書。在登機口,張女士一邊看著新書,一邊等待登機。以上的場景便是首都機場未來將給旅客展現的全流程自助服務。首都機場“智慧機場”建設的目標是實現預測性,即對機場航班運行起降、旅客流量變化進行預測分析,解決航班運行保障的滯后問題,減少航班延誤與風險,提高機場安全水平,并通過旅客服務與商業管理提前分析出旅客個性需求,做到提前準備相關資源。
全流程自助服務是未來首都機場要實現的便捷快速旅行的目標,也是IATA向全球推廣的旅客出行模式。它將運用人工智能和人像識別等技術,為旅客創造安全的唯一身份識別,旅客不用出示登機牌、護照或身份證等,只需進行面部掃描即可值機、登機以及邊境檢查,使旅客在自助服務流程中享受無感知的快速通關;將依靠數據分析技術以及移動設備的廣泛使用,追蹤旅客反復出現的行為模式,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將通過服務體驗、商業消費、娛樂休閑等多種自助式體驗,滿足旅客在航站樓內漫游的需求,實現全程無縫出行,方便快捷。
首都機場一直是智慧化、智能化交通出行方式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其以高效和安全為重點,不斷改進和完善相關操作規程,持續減輕旅客出行壓力,讓旅客想起乘機出行就感覺舒適愉悅,想要重復體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連續四個月領跑全國千萬級機場排行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