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動力能源公司“三度”應對嚴寒天氣
北京自1月21日起,將迎來入冬以來持續數日的嚴寒天氣,日最高溫度-2℃,最低溫度降低至-12℃,局部地區可能伴有降雪情況的出現,諸多不利因素給首都機場地區的供暖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動力能源公司暖通運行部、檢修部從系統角度科學部署,排查隱患關鍵點,積極應對連日嚴寒天氣,確保供暖工作穩定開展。
提前部署 排查隱患 穩步提升運行“安全裕度”
冬季供暖工作的平穩開展,離不開設備的正常運行。由于暖通運行部集中供熱站的鍋爐在生產過程中,均處于高溫高壓狀態,因此其安全管控強度亦隨之提升。此外,雖正值嚴寒時期,但同步進行的鍋爐低氮燃燒器改造項目也正處于緊張的調試階段。
面對諸多因素的匯聚,暖通運行部結合近日氣象條件和供暖運行方案,合理推算了近日的負荷需求,摸清投運設備數量。并提早部署,于1月18日便著手全面檢查備運蒸汽爐,安排運行人員進入人孔門,到爐腔內部對過熱器等換熱設備進行系統檢查;此外,梳理運行值班記錄中備運蒸汽爐的相關隱患記錄,聯系檢修部逐一核對,針對部分更新的隱患關鍵點及設備缺陷,進行及時處理,確保設備完好率。此外,暖通檢修部在第一時間解決隱患問題的基礎之上,增加班組設備點檢工作的頻次,分專業進行系統推進,對鍋爐儀表自控系統的信號傳輸、反饋、操控靈敏度、運行設備的溫度、聲音以及管線跑冒滴漏等現象,每天進行上午、下午的點檢工作,并細化到責任人,同時做好點檢表的記錄工作,確保通過細化巡檢管理模式,將設備隱患抑制在最大可控范圍內。
著眼全局 主動而為 科學提升供熱“調節權度”
面對嚴寒天氣,供熱系統的熱負荷需求勢必隨之提升,對此,熱源側首先于1月21日提升熱網循環水量,起到為末端用戶“預熱”的作用。其次,把握運行鍋爐的調試契機,暖通運行部領導協同項目組在周末加快調試進程,并將其作為應對嚴寒期熱負荷需求不足的極特殊情況下的應急備用設備。此外,于1月22日啟運檢查完畢的備運蒸汽鍋爐,結合室外氣象條件、末端熱負荷需求,進行負荷的調節,確保“需產匹配”。另外,暖通運行部白、中、夜運行班組,均在每2小時一次巡檢設備的基礎之上,額外增加了每1小時針對設備隱患關鍵點的再巡檢工作,加強鼓引風機、循環水泵轉動機構的測溫、燃氣管線的測漏、診斷循環泵運行狀態等供熱工藝系統內較為關鍵的設備,把握設備命脈,確保持續安全。最后,協同暖通檢修部完成一臺給水泵的變壓器切換操作作業,避免變壓器故障造成兩臺大流量水泵同時無法投運情況的發生,確保提升設備安全管控空間。
調配人員 設立機制 全面提升問題“處理速度”
結合嚴寒期供熱設備投運數量多、風險大、人員面對中大型應急處置操作捉襟見肘的情況,暖通運行部合理建立“備班機制”,該階段為“1月22日—2月1月”。其人員構成由白班人員與具備頂崗能力的實習生組成。小組實時配合中、夜班組共同應對有可能發生的突發緊急狀況,確保供暖工作安全平穩的同時,達到了培養青年力量和加快梯隊建設的目的。此外,暖通檢修部也成立了應急保障小組,按專業分設電氣專業組、儀表自控專業組以及檢修專業組,分組增加保障人員,面對應急搶修等特殊事件時,30分鐘內必須到達現場,實時協同運行部運行班組共同應對突發狀況。
年關將至,十九屆二中全會、春運等多項重大保障工作臨近,2017-2018供暖工作至今已經3月有余,動力能源公司將持續緊繃安全服務弦,通過建立完善的安全管控機制和人員調配機制,積極應對嚴寒天氣等不利因素,向著動力能源公司第19個安全年邁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三峽機場:2018年春運新增多條航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