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發布十四五規劃綱要:2025年民航旅客年吞吐能力達2.5億人次
4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其中,在“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部分,綱要指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戰略,構建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網絡,建設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水平,加快形成“12312”交通圈 ,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體包括:
強化多向連通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全面推進沿海高速鐵路建設,加快建設贛州至深圳、廣州至湛江、廣州經汕尾至汕頭、珠海至肇慶高鐵,推進柳州至廣州鐵路、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南寧至玉林鐵路至廣湛鐵路連接線前期工作,規劃研究廣州至清遠鐵路延伸至永州,謀劃推進深南高鐵與廣湛高鐵茂名至岑溪連接線、京廣高鐵與京九高鐵韶關至龍川連接線,推進沈海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粵境瓶頸路段改擴建,打造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東聯海峽西岸、聯系長三角地區,西通桂滇黔、連接成渝地區,北達湘贛鄂、連通京津冀地區的“三橫四縱” 綜合運輸通道。到2025年,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6500公里,其中高快速鐵路運營里程36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2500公里。
完善便捷高效的區域交通網。提升廣州、深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競爭力,統籌珠江口西岸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布局,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推進深中通道、獅子洋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蓮花山通道建設,構建以廣佛-港深、廣佛-澳珠以及珠江口跨江通道為主軸,覆蓋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城市、主要城鎮的大灣區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強化汕頭、湛江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升韶關綜合交通樞紐能級,加快建設粵東城際鐵路網,建設汕頭澄海至潮州潮安、湛徐高速烏石支線、信豐(省界)至南雄高速公路,提升汕頭、湛江、韶關等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水平。完善覆蓋廣泛、通暢便捷的普通干線網,提升普通國省道、普速鐵路運輸服務水平,推進“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加快危橋改造,建成互聯互通、功能完善的城鄉基礎交通網。
建設世界級港口群。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樞紐競爭力,以汕頭港、湛江港為核心推進粵東、粵西港口資源優化整合;優化內河港口布局,加快西江、北江等內河港口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推動形成全省港口協同發展格局,攜手港澳共建世界級港口群。繼續完善內河高等級航道網絡,推進東江航道擴能升級、北江航道擴能升級上延研究并適時建設,更好發揮珠江-西江黃金水道功能,積極推進綠色航運發展。統籌推進沿海主要港口疏港鐵路和出海航道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內河港口引入鐵路專用線,積極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以沿海港口為樞紐,面向全球、輻射內陸的交通物流網絡。到2025年,全省萬噸級以上泊位超380個,港口貨物年吞吐能力達21億噸(其中集裝箱年吞吐能力7500萬標準箱),高等級航道達到1445公里。
建設國際一流的航空樞紐。按照功能互補、運營協同的要求,統籌推進全省航空發展,提升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加快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增強珠海機場功能,新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實施惠州機場改擴建,提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機場服務能力,研究布局若干支線機場,構建國際航線、國內干線、區域支線相互支撐的航線網絡。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以資本為紐帶,以珠海機場為試點,推進全省機場資源整合,探索推動形成統一的機場運營管理主體,攜手港澳共建世界級機場群。積極推進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引入樞紐機場,強化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加快發展通用航空,在廣州、江門、清遠、潮州等地布局建設一批通用機場。到2025年,民航旅客年吞吐能力達2.5億人次,貨郵年吞吐能力達650萬噸。
發展高品質的客貨運輸服務。按照“零距離換乘”的要求,以大型鐵路樞紐為重點,規劃建設廣州樞紐能級提升工程、深圳西麗綜合交通樞紐等一批多方式銜接、立體化設計、多資源整合的新型綜合客運交通樞紐。發展旅客聯程運輸,推行客運“一票制”“一卡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粵東地區等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按照“無縫銜接”的要求,依托港口、鐵路、機場等貨運場站,統一標準和規則,規劃建設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深圳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汕頭廣澳國際集裝箱物流中心等一批鐵路物流基地、港口物流樞紐、航空轉運中心,大力發展“一單式”貨運服務。加快發展海鐵聯運、江海聯運及內河鐵水聯運,以南沙港鐵路為試點,探索海鐵聯運運營組織新模式。研究貨物空鐵聯運,積極發展航空貨運和高鐵貨運。
加快交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支持600公里時速高速磁懸浮系統、400公里時速高速輪軌列車、250公里時速高速貨運列車等新型軌道交通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加快雙層集裝箱鐵路運輸通道規劃布局。加快發展智能交通,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廣東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工程、廣州港和深圳港集裝箱碼頭智能化工程、骨干機場智慧化改造工程、廣州等地綜合客運樞紐智能化改造試點等項目;完善廣東省綜合運輸管理服務云平臺和公共信息大數據平臺,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鼓勵交通共享經濟創新發展,研究推動無人駕駛等交通新業態健康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天津濱海機場全力保障首架空客A350飛機入區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