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航佳人帶你悅覽城市之美:泉州——遇見刺桐城
泉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千年之前,一幅“梯航萬國”的長卷從泉州鋪向大洋彼端,如今,曾經“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華早已老去,但如果你真正的踏足這里,就會發現,多元宗教、紅厝古寺、傳統美食,都讓它成為獨一無二的泉州。
深秋時節,天高氣爽,風輕云淡,乘坐青島航空的班機,跟隨青島航空空乘鄭亞男、王璇的腳步,一同踏上尋覓古城之路。
和大多數旅游城市不同,泉州很低調,沒有鄰居廈門的擁擠,沒有對岸臺灣的熱鬧,往昔的榮光也不復存在,但這座千年歷史的古城,卻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閩南風情。行走在泉州,“滿城盡是閩南紅”,暗紅色的民居,浪漫的燕尾屋脊,讓鄭亞男和王璇深感驚艷。
開元寺:佛國名傳久,桑蓮獨擅聲
在泉州,全世界的宗教都能覓得蹤跡,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你能想到的所有宗教,都在泉州得到歸屬。
開元寺是泉州宗教文化的代表,這座位于鯉城區西街的佛教寺院,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至今已經有逾1300多年的歷史。氣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和東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于世,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僧民信眾和十方游客前來禮朝膜拜。
亞男鐘情寺內的東西塔,因為這兩座地位極高的塔其建造本身就是奇跡,歷經千年風雨侵襲、地震搖撼、仍屹然挺立。
王璇崇拜開元寺的建寺高僧,“我崇拜他,不在于他神乎其神的讓桑樹生蓮的功力,不在于他精心設計多元文化的廟宇,而在于他慈悲世人的情懷。”
或許因為弘一法師是佛家最有故事的弟子之一,或許為了紀念弘一法師在泉州最后14年的生活,開元寺內設有弘一法師紀念館,這位“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博學大師用一生的傳奇印證了人生的絢麗至極與平淡清寂。
府文廟:凝聚千年古城文脈
如果要在泉州尋一處書香之地,府文廟是不二之選,這座唐朝始建的孔廟建筑群是古城千年文脈匯聚之地。
府文廟按照“左學右廟”建制,明倫堂、大成殿、東西廡、欞星門等分列其中,薈萃宋、元、明、清等朝代特色建筑形式,布局勻稱,建筑優美,造型獨特,文化內涵豐富,如今已經成為東南地區聞名遐邇的最大文廟建筑群。
行走在府文廟,單是特色的建筑就令王璇和鄭亞男應接不暇。屋脊上的雙龍戲珠,用泥塑、瓷雕、彩繪裝飾的飛禽走獸、農耕狩獵、草木花卉等等都令遍布全天下的“文廟”擁有了閩南特色。
相較于各色的建筑,府文廟對于泉州人而言,更像是泉州的文脈。歷代從這里走出的進士,唐有16人,五代有11人,宋有872人,元有3人,明有664人,清有248人……也許正是這樣,猴年春晚,泉州人將春晚的分會場選擇于此,將泉州的特色“代言人”頒于府文廟。
泉州西街:破舊是深沉的美
城市中總有幾條街巷,或文化悠久,或歷經滄桑,或建筑獨具特色,或生活氣息濃厚,它們構成了城市明亮的音符、出彩的景觀,令外來游覽的客人流連忘返,而鄰里百姓茶余飯后談及,也總有說不完的生動話題。西街之于泉州,便是這樣的一條街道。
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樓群……簡直是一個活的建筑博物館,既蘊含著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又訴說著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滄桑巨變。
有人說西街的美在于與時間頑抗后留下來的那些古樸的、天然的、鮮活的碎片——唐朝的祠堂粉雕,元朝印度教的花紋,帶有歐洲風情的白色鐘樓……但對于青島航空的空姐王璇和鄭亞男來說,西街的美來自于快節奏中的慢生活,“習慣了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初見破破舊舊、慢慢悠悠的西街,別是一番滋味。兩旁的鳳凰樹、濃郁的異國建筑,都讓西街成為一個可以細數時光流轉的好地方”。
泉州西湖:湖光山色總相宜
從西街走出,發覺一天的時間幾乎都與各式各樣的建筑打交道,些微有些審美疲勞的心靈急需一處山山水水的補救,泉州十八景之一的西湖自然成為下一站的首選。
湖對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愛湖的人說,一座城市沒有湖,就如同曼妙的少女缺少動人的明眸,少了一絲絲靈氣,于是,很多的城市多了湖,如杭州,如福州,如泉州。
泉州西湖位于清源山南麓,秀麗的山色與浮光蕩漾的西湖相得益彰。還未游覽,單是看它的名字——“風起箏飛”、“遠峰近月”、“刺桐雙塔”、“古城攬勝”、“清源晚鐘”、“雙島鷺鳴”、“玉橋荷色”就讓人心馳神往。
真正走入西湖,泛舟湖上,迎著習習秋風,在優雅的輕音樂聲中,緩緩前行,木漿劃過湖面,蕩出一個又一個漣漪,才明白泉州西湖入選泉州十八景并非虛言。
西湖公園的游人總是不少,他們或獨坐看書,或情侶相偎,或扶老攜幼。王璇與亞男也有了難得的清凈時光,漫步在公園的各個角落,靜靜欣賞西湖內的一草一木,享受屬于她們的假日時光。
安平橋:天下無橋長此橋
泉州實在不愧于古城的稱謂,開元寺、府文廟、泉州西街……幾乎所有景點都有逾千年的歷史。我們此行的最后一站——安平橋,自然也與“千年”二字密不可分。
安平橋始建于南宋,歷時十四年告成,全長五華里,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橋,也因此有了“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
有人說,古橋是屬于煙雨和油紙傘的,丁香一般的女子,撐著一把油紙傘,應該是水墨畫一般的美景。但我們前往的一天,天氣卻出奇的晴朗。穿著優雅的空乘制服,融入古橋風景,黃色的磚石、青色的制服、碧色的海水、翠色的綠植……調色師千方百計想要涂染的油畫色彩便在此刻躍然于古橋上。晴天的古橋,沒有煙雨的憂愁,卻多了一份陽光帶來的溫暖和舒適。
泉州像一位充滿內涵的老人,見識過最鼎盛的繁華,甘于最古樸的寂寞。歲月沒有洗刷掉它的歷史痕跡,每一處的繁華、每一場的落寞,都讓泉州沉淀為最有味道的城市。行走其中,千古遺風依舊會在不經意間多次閃現,不信,搭乘青島航空的班機,去尋找你自己的答案。(攝影/普丹)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中國聯航助力特殊旅客“用耳看世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