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安置房明年底可入住 主體結構6月封頂

3月24日,建設中的新機場安置房。6月將封頂,明年底入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曾經因新機場建設拆遷紅線內的村民,有望在明年年底入住安置房。據悉,這片位于榆垡、禮賢的安置房項目,將在今年6月實現全部樓座主體結構封頂,并在明年9月完成竣工驗收。
明年9月安置房竣工驗收
日前,記者驅車前往安置房施工現場,從大廣高速一路向南,會看到多個指示新機場建設項目的指示牌。到了求賢收費站出高速公路,向東行駛5分鐘,能看到連片的高層樓房施工現場。
這里曾經是大興區榆垡組團,如今的新機場安置房項目所在地,總建筑面積約195萬平方米,包含136棟住宅樓,累計建設1.5萬套房屋,包括地庫以及部分配套設施。其中,榆垡組團總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禮賢組團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累計建設房屋1.5萬套。
負責建設的新航城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5000余名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剩余樓座主體結構施工和封頂樓座的二次結構施工工作。到今年6月,新機場安置房項目將實現全部樓座主體結構封頂,"預計今年底,完成所有樓座的二次結構施工以及80%樓座內部裝修和外立面施工"。
他透露,這些安置房會在明年上半年完成能源設備調試、室外工程施工和小區內部景觀綠化施工,2018年9月份完成竣工驗收,滿足新機場拆遷居民入住需求。
" 移植"拆遷村歷史文化印記
公開資料顯示,新機場一期建設涉及大興13個村、2.34萬畝土地。2015年7月,大興區全面啟動拆遷,歷時42天,13個村7005戶完成了無震蕩拆遷。
這些村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村莊,劃入機場建設紅線區后,將不復存在。上述新航程公司有關負責人說為了留得住鄉愁,他們在建設安置房小區時,盡可能地保留被拆遷村內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印記,希望讓居民"上樓"后仍然能夠感受到濃郁的家鄉氛圍。
" 通過訪談村民代表和民俗專家,我們在公共景觀空間打造的同時,特別關注現狀、人文關懷、自然共生的設計理念,實現拆遷村歷史文化印記的傳承。例如在景觀打造中復原矮墻、屋檐,保留移栽原村莊點景樹,讓安置居民在新的居住區中能夠重拾祖祖輩輩生活的村莊原始記憶。"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美國首秀!運12F的一小步,中國民機的一大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