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機場:協同決策系統(A-CDM)通過A級評審
11月15日,經過民航局A-CDM系統評估組現場嚴格考核驗證,最終南昌機場協同決策系統(以下簡稱A-CDM)以最高等級A級的好成績獲得順利通過。這也標志著南昌機場在智慧機場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是集團公司積極落實民航局有關千萬級機場開展協同決策系統(A-CDM)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立項攻堅穩步推動系統建設
2017年,民航局下發《關于進一步統籌推進機場協同決策(A-CDM)建設的通知》,明確千萬級機場的工作要求。江西機場集團為貫徹落實民航局關于A-CDM系統建設的指導精神,將A-CDM系統建設作為年度重點工作持續推進。
2017年7月,運控中心主動聯系中航信、民航二所、飛友科技等業內主要建設單位溝通交流。經積極努力,2018年2月,南昌機場A-CDM系統建設項目正式獲華東管理局立項,同年3月,集團公司成立了涵蓋機場運行、信息技術、項目建設等業務骨干的專項建設小組,穩步攻堅系統建設。
系統試行 逐步完善系統功能
2018年5月,運控中心與飛友科技有限公司充分溝通,并收集各運行保障單位初步建設需求的基礎上,由飛友科技免費提供南昌機場A-CDM系統測試版試運行。系統試運行期間,在機場信息技術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駐場單位的積極配合下,A-CDM系統不僅與南昌機場生產集成系統打通了數據交互鏈路,也融合了基地航司的保障系統、空管的CDM系統、以及飛友科技相關機場運行數據、氣象信息、ADS-B數據等,實現了與機場數據中心的交互,有效整合了南昌機場各類資源,為真正實現搭建智能化、高效化、統一化的運行平臺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面上線 扎實梳理流程優化
南昌機場A-CDM系統試運行版經過一年多的不斷完善與充實,并在確定最終建設單位后,南昌機場A-CDM系統在2019年11月正式上線運行。南昌機場A-CDM系統有眾多功能,該系統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航班運行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和智能決策。
系統針對本場運行保障特點,設置了航班進程管控、航班延誤預警、除冰雪管控、ADS-B雷達監控、氣象預警分析、航班調整管理模塊、停機位管理等多種功能,實現了對航班保障進程管控,從而提高各運行保障單位的工作效能。
CDM系統的正式上線后,南昌機場運行保障流程將進一步梳理和優化,讓系統成為提高南昌機場整體運行效率、提升機場服務品質的有效工具。
現場評估 積極籌備高分通過
運控中心為做好此次迎評工作,成立了專項小組,下設運行組、協調組和后勤組逐項落實迎評準備工作。在正式評審前,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黃肇春和周軍親自參與A-CDM系統調度工作會,運控中心三次組織A-CDM系統培訓與迎評宣貫,各運保單位全力配合,為后續迎評工作的高等級通過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19年11月15日,由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副主任孫韶華帶隊,由局方工作組和專家評估組共同對南昌機場A-CDM系統進行了專業詳實的評審工作。在南昌機場A-CDM系統評審見面會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萬林親自出席會議并致辭,民航江西監管局局長龔國章、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周軍,及運管委成員單位的主要領導均出席了會議。
萬林表示,南昌機場將以此次評估驗收為契機,根據各位專家的評審意見,持續完善A-CDM系統建設,助力運管委效能和航班正常管理水平的切實提升;南昌機場將在局方的領導下,認真落實民航強國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安全主動化、運行協同化、服務個性化、管理智慧化的新模式,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全面推動南昌機場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目標。見面會結束后,評估組現場檢查南昌機場A-CDM系統及運管委的建設工作,經過評審答辯,最終南昌機場A-CDM系統被評定為最高等級A級。
展望未來 南昌機場未來更可期
南昌機場A-CDM系統建設雖然被評定為A級,但未來仍有空間和效能待進一步挖掘,南昌機場將持續優化完善運管委與A-CDM系統的平臺的協調機制,推動信息共享最大化,打造江西機場集團一干六支的集團化運行管控模式,推動機場航空器流、旅客流、貨郵行流、交通流及信息流等全流程與全覆蓋管控,并將依托A-CDM系統再造機場運行保障流程、推動指揮體系變革,提升整體運行效能和運行品質。評審雖已過往,但未來更值可期,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期待A-CDM系統更加深入的效能挖掘和更加堅實的信息化支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三亞機場:優化行李提取流程 縮減旅客等候時間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