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機場集團:奮進新時代 展現新作為
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吉林民航歷經滄桑巨變。吉林機場集團初心若磐,使命如炬,一路風雨兼程;吉林機場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一路澎湃前行。
近年來,吉林機場集團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助力新一輪東北振興和實現民航強國為己任,緊密圍繞吉林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按照民航局“一二三三四”和首都機場集團公司“4-3-4-1”總體工作思路,圍繞吉林機場集團“4-1-4-5-1”總體工作思路,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建設運營好各機場,充分發揮公共基礎設施綜合功能,滿足吉林省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需要。在確保持續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解放思想,穩中求變,聚焦使命,提質增效,為保障旅客安全便捷舒適出行和吉林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積極作為,在新時代民航市場競爭中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之路,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吉林全面振興貢獻民航力量。
不落的長歌:從“大房身”到“龍嘉”
2005年8月27日零時
2005年8月27日零時這一瞬,成為了吉林機場人記憶中的永恒,更是所有吉林人共同的期待赫然綻放的一刻——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建成通航。它結束了吉林省省會城市沒有民航專用機場的歷史,開啟了吉林省民航發展的新紀元。在轉場路上,吉林機場人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堅定而自信。此前,大房身機場一直肩負著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的空中門戶,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進行全面改建。
1986年
經擴建后的大房身機場結束了長春長達28年只有“1條航線、1種機型、1個航班”的“三個一”歷史,成為國內大型干線機場。
1993年
建設了建筑面積為4172.4平方米的國際候機樓,保障航線40多條。
隨著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需求,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建設新機場被提上日程,大房身機場洗盡鉛華,從容遠眺。長春機場的建成通航承載著吉林機場人創業路上的信念與毅力、激情與智慧、勇敢與奉獻,實現了吉林民航史上一次又一次跨越,圓了幾代吉林機場人為之魂牽夢繞的新機場夢——長春機場,這顆蓄力閃爍的北方新星冉冉而升,架起了吉林走向世界的空中橋梁!
航空暢,政經活。
長春機場通航運營以來,正值吉林省及長春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期。在通航之初,機場跑道長3200米、寬45米,停機坪總面積12萬平方米,候機樓4萬平方米,站坪機位12個。續建后,停機坪面積擴大到22萬平方米,航站樓7.3萬平方米,站坪機位增至32個,飛行區等級由4D升為4E,長春機場成為全功能的大型機場,也是東北唯一一座實現了大型機場和高速鐵路無縫銜接的大型國際機場。
隨著航空業務量迅猛增長,長春機場每年客流量增幅達20%以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用時4年半,2009年提前4年突破320萬的設計目標,用時7年突破500萬人次。此后,便以每年100萬人次的增速快速攀升,屢屢刷新紀錄!長春機場凝聚著磅礴之力,承載著初心與使命,譜寫著跨越式發展的盛世華章!
華麗的轉身:晉升“千萬級” 筑巢引鳳棲
2017年11月13日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2017年11月13日,長春機場迎來了第1000萬名旅客,正式跨入大型繁忙機場行列,成為全國第30家“千萬級機場”。與此同時,借著國家新一輪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東風”,吉林機場集團積極投身于服務吉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一帶一路”、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等戰略要求中,在民航局、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以及省、市政府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在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的堅強領導下,吉林機場人攜凌云壯志、踏鏗鏘足音,舉全集團之力推進二期擴建工程建設運營一體化,筑好巢引群鳳來儀。
2015年10月
2號航站樓樁基礎工程破土動工;
2017年4月
航站樓鋼結構網架提升完成;
2017年6月
飛行區不停航施工完成;
2018年8月
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2018年10月28日
又一歷史性時刻銘記在吉林機場人的心頭、鐫刻在吉林民航的發展進程之中——按照2025年旅客吞吐量16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萬噸、飛機起降13萬架次目標設計的長春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式投入運營!嶄新壯麗的2號航站樓以“鶴舞云天”之勢,將其靚麗的容顏展現在世人面前,為吉林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源。
新空港承載新夢想,新啟航鑄就新輝煌。吉林機場人櫛風沐雨同心共度十三載,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繪就出吉林民航發展的新藍圖!
奮斗路正長: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鏗鏘前行
新時代,吉林機場集團以“四型機場”建設為抓手,以“五大工程”推進為保障,聚焦重點、難點、關鍵點,以最強擔當、最高標準和最嚴要求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堅定不移地縱深推進“4-1-4-5-1”總體工作思路落地。牢牢抓住大興機場投運通航的歷史性機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統籌謀劃我省“一干四支”機場至北京兩場的航線方案,為吉林拓寬進京通道和連接國際、面向世界優化航線網絡布局。
★
2018年
吉林機場集團共完成航班起降11.37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1523.5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87萬噸,長春機場完成航班起降9.26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1296.9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31萬噸。
2019年1-8月份
吉林機場集團共完成航班起降8.02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091.7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58萬噸,長春機場完成航班起降6.53萬架次、旅客吞吐量926.1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22萬噸,長春機場航班量和旅客量增速高于東北干線機場平均值。
目前,長春機場共服務35家航空公司,累計運營航線155條,通航76個城市。在2019年召開的ACI客戶體驗全球峰會上,長春機場一舉攬獲2018年度旅客吞吐量500-1500萬層級“亞太區最佳機場獎”“最佳環境與氛圍營造獎”“最佳旅客服務獎”“最佳基礎設施及便利獎”“總干事機場卓越服務質量獎”等五大獎項,這是長春機場2號航站樓投用后首獲國際大獎,更是繼2016年榮獲“全球機場服務質量卓越獎”后的再次突破。
吉林機場集團在運營管理模式和品牌服務理念提升上不懈努力,以“人民航空為人民”的宗旨,積極踐行“四個服務”,深入貫徹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一核兩翼”工作思路,堅持創新驅動理念,全力推進“智慧機場”建設,堅持前瞻應用信息技術,全面實施信息共享,以實現安全主動化、運行協同化、服務個性化、管理智慧化,為推動“四型機場”建設貢獻吉林智慧和吉林方案。
一組組數據的刷新,
律動著吉林機場集團發展的脈搏,
同時這也是中國民航快速發展的真實寫照。
2019年,吉林機場集團預計完成航班起降12.04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1635.20萬人次,初步形成了以長春為中心,輻射國內、布局東北亞、連接東南亞主要國家和俄羅斯地區重點城市的空中交通網絡,對帶動吉林省臨空產業,引領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航向既定,奮楫者先,吉林機場集團將繼續堅持戰略引領,創新思維、穩中求進、銳意進取,依托改革的紅利和創新的成果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內蒙古機場集團:讓“聯動”成為草原人民的民航熱詞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