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無接觸”的服務 無間隔的關愛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對于機場來說,安全的旅客出行環境是保障復工復產秩序、助力社會經濟復蘇的重要基礎。為最大程度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首都機場深挖智慧機場潛能,讓科技真正服務旅客需求,采取多項舉措切實減少旅客在機場抵離過程中的接觸機會,為旅客打造一個“無接觸”的安全出行環境。
刷臉:讓登機更省心
為做好疫情防控,機場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刷臉”這一項功能來識別旅客,從而減少接觸。首都機場現已3座航站樓的81個登機口,推出無接觸式的“刷臉”登機服務。旅客僅需在安檢處出示一次登機憑證,即可完成人臉與航班信息綁定,此后登機時無需再出示任何登機憑證,僅憑“刷臉”即可乘機,有效減少了接觸帶來的交叉感染的風險。
除“刷臉”登機外,為減少人員接觸,首都機場還將人臉識別技術與現實的應用場景相結合,融合首都機場航站樓內定位導航功能,為旅客提供刷臉查詢航班信息、登機口、座位號、目的地天氣等功能,并實現了通過實景地圖、平面地圖引導旅客前往登機口的功能。智能導航能夠根據旅客年齡預估步行所需時間,有效地避免了旅客與機場服務人員、物品接觸感染病毒的風險。在疫情期間,該導航還特別升級了“戴口罩識別”功能,識別準確率可達99.5%以上。在獲得智能服務時,旅客全程無須摘下口罩,有效降低了因需要摘口罩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
感應:讓“方便”更安心
在外出行,如何將“方便”這件小事做到讓旅客安心,也是首都機場“無接觸”服務的一大重點。
目前,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共有旅客衛生間101對,為減少接觸,所有衛生間均使用感應式水龍頭,旅客在如廁后洗手的過程中無需觸碰水龍頭表面即可控制水流的開關。同時,旅客衛生間中的小便池、蹲便、坐便的沖水裝置全部為感應及按壓二合一式裝置,可在旅客如廁起身后實現自動沖水。同時,為更好地落實疫情防控要求,首都機場現已逐步對旅客流程重點區域的衛生間內設施進行無感應式替換,將目前安裝的按壓式洗手液器更換為感應式洗手液器,旅客伸手即可感應出液,可減少往來旅客與按壓盒表面之間的接觸。此外,首都機場也將在衛生間加裝感應出紙裝置,避免旅客在用紙過程中接觸紙盒可能存在的接觸風險。
線上:讓出行更放心
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為保障旅客抵離安全,首都機場已推出可在線上操作的無接觸式購票、停車繳費服務,方便旅客的出行。
首都機場機場巴士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上進行了新的探索。旅客可通過機場巴士微信公眾號或首都機場官方微信小程序進行車票的查詢和購買,可根據需求選擇線路及起始站,并預購十五天內的電子票,從而可以提前掌握線路運營信息,免去了現場排隊購票的環節。在有效購票后,旅客在點擊“乘車”按鈕后,可直接刷手機二維碼上車,實現無接觸購票、乘車。
此外,北京地鐵首都機場線也已實現旅客無接觸購票乘車。通過億通行APP,旅客可以查詢和購買北京地鐵首都機場線車票,只需掃碼驗證即可乘車,減少了人員排隊和近距離接觸服務的情況。
在停車繳費方面,首都機場停車樓(場)已支持無接觸電子支付、掃碼提前繳費,并支持在線下載電子停車發票,進一步、全方位支持旅客無接觸抵離。
施工:讓管控更盡心
在旅客看不見的背后,首都機場在施工方面以“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為總體原則,同樣做好了工程的“無接觸”疫情防控管理。
首都機場采用信息化手段、數字化技術,在施工通道口處設置了實名制閘機,從而實現對施工人員的 “無接觸式”管控。在完成施工現場相關人員面相識別信息采集后,人員后續進入施工通道時就無需攜帶證件或接觸設備,可以快速完成身份識別,減少病毒的接觸性傳染可能。同時,實名制閘機的應用也減少了通道管理人員的數量,減少人員聚集。
首都機場嚴守疫情防控和施工安全的“雙底線”,充分運用科技和信息手段,通過安全管理視頻監控加大對建筑施工的“無接觸”安全監管力度。在重點項目的主要施工區域等重點區域,首都機場通過視頻采集,使項目管理人員可通過遠程監控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進行管理。視頻監控系統的大面積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項目管理人員現場巡視、檢查,直觀檢視現場防疫物資配備和施工人員防護用品的穿戴情況,從而降低人員聚集和直接接觸風險。
隨著科技的發展,無接觸服務將逐步覆蓋到航空出行的各個環節。作為“中國第一國門”,首都機場將持續做好防控工作,把好疫情傳播的“航空關口”,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旅客安心出行而不懈努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伊寧機場啟用新飛行程序運行保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