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重托 不辱使命 向黨和人民交上精彩“國門答卷”
2019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宣布機場正式投運并巡覽航站樓,對高水平運營大興機場、建設四型機場、發揮民航業重要戰略作用等作出重要指示,為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砥礪前行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奮斗追夢的強大動力。一年來,集團公司牢記囑托,以習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攬工作全局,深入貫徹落實民航“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以新擔當新作為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精彩的“國門答卷”。
牢記殷殷囑托 以實干踐行使命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大興機場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立意深遠,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集團公司黨委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強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一切工作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確保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地落實。集團公司在原有“4-3-4-1”總體工作思路基礎上,首位加“1”——把思想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明確為“1-4-3-4-1”總體工作思路,擔當“四個服務”,實施“三大戰略”,建設四型機場,確保絕對安全,以攻堅克難的奮斗姿態進一步形成光輝思想在國門的生動實踐。
一、深學篤行“中國人民一定能、中國一定行”的英明總結,實現疫情防控阻擊戰“三個零”目標
今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集團公司把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戰勝疫情的信心與決心,貫徹落實黨中央、民航局和地方政府決策部署,堅決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編制防控工作指導,強化組織保障,嚴格檢查督導,一體推進科學防疫和安全運營。全集團5萬余名員工以習總書記指出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為精神動力,眾志成城,逆行而上,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截至目前共保障緊急運輸包機和航班1.6萬余班、運送防控物資4.5萬余噸、測溫超7千萬人次,實現旗下52家機場“旅客防控零失誤、員工防控零感染、緊急運輸零投訴”目標。積極貫徹“六穩”“六保”要求,落實降費免租政策,北京兩場減免中小微企業租金1.35億元;推動復工復產,北京兩場航班量、旅客量有序增長;重點建設項目全面復工,首都機場完成F滑大修、Z2滑道面修補等13項維保工作,大興機場衛星廳局部地下工程、航站區質保工作等工程順利實施。
二、認真領會“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的深刻內涵,全力推進“三大戰略”深入實施
集團公司擔當實干,積極貫徹落實習總書記“三大關切”,研究形成了“新機場、雙樞紐、機場群”三大戰略。為了實現高水平運營大興機場,大興機場自投運以來堅持安全第一不動搖,強化安全管理和科技支撐,在守牢安全底線基礎上,大幅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率:圓滿完成四次大規模轉場,26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入駐運營,開通客貨運航線202條,通航航點143個,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加快推進北京雙樞紐建設。完善雙樞紐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完成 “雙樞紐”發展戰略研究報告,130項重點工作有序落實;加速首都機場“提質”,著力提升樞紐中轉力,推進40個重點項目和“再造國門”項目實施,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提上日程;持續提升大興機場通達性、輻射能力,優化樞紐航班波構型,通過開展“一市兩場”航班時刻配置優化項目研究,推進“上量”。推動機場群協同發展工作取得實質進展,發展戰略基本形成;優化航線網絡,天津機場落實“一帶一路”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戰略,開通烏蘭巴托航線、奧斯陸至天津臨時貨運包機航線,河北機場加大航空、旅游合作,已拓展7個石家莊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點;實施多式聯運,天津機場開發行李聯運服務,河北機場強化中轉功能。
三、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迅速扎實推進四型機場建設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造四型機場的重要指示,集團公司勇毅前行,堅定落實,制定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民航局<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的實施方案》,系統謀劃集團公司四型機場建設頂層設計,明確四型機場建設行動指引。建設平安機場,堅持“0-4-3-3”安全工作思路,通過進一步健全安全制度標準,完善安全管控體系,發布安全提示預警,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機制、安全風險重點管控機制、安全管理體系持續完善機制;通過開展安全督查和專項檢查,攻堅安全隱患整改。建設綠色機場,干線機場均取得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發布《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工作方案》,重點區域機場完成100%燃油車輛尾氣達標改造,干線機場場內新能源車占比較去年增長4.7%,飛機地面電源使用率提升31%。建設智慧機場,加強智慧云平臺建設,智慧運行體系及智慧商業體系建設:集團公司“掌上運控”APP上線運行,首都機場完成旅客WIFI自建,推進“航信通+”應用、飛行區智能導航系統、智能旅客安檢系統等系統上線;大興機場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等14個技術和應用平臺的建設。建設人文機場,狠抓航班正常性,從補充資源、優化流程等方面狠下功夫,集中開展航班正常、行李運輸專項整治和服務質量重點攻堅專項行動;制定“服務質量品牌建設”方案,不斷改善服務品質,提升機場文化品位,多措并舉加強員工關愛。
迎接新挑戰 把握新機遇
集團公司黨委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科學研判航空產業發展形勢,增強戰略自信和必勝勇氣,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一、準確識變,應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極大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程,沖擊甚至永久改變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從國際看,疫情沖擊造成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經濟全球化遭遇挑戰。從民航業看,疫情帶來全球航空結構性調整,引起航空消費習慣變革,個性化和差異化的航空產品將更有吸引力,樞紐運作方式面臨變革,傳統中轉型航空樞紐短期內面臨巨大困境。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面對疫情給集團公司安全、效益、樞紐建設等方面帶來的影響,集團一方面要毫不松懈、慎終如始,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聚焦“三條主線”全力持續實現“三個零”目標;另一方面,要堅定發展信心,提升運行品質,積極推進民航業復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安全發展“雙勝利”。
二、科學應變,把握國家政策帶來的新機遇
今年5月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部署,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中央科學把握國內外大勢,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出臺,標志著國有企業新一輪改革全面深化的開始。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下,國有企業要進一步發揮好功能角色,通過深化改革提高效率和競爭力,抓重點、補短板、鍛長板,堅持市場化方向,聚焦主責主業,加快轉型提質增效。近日,習總書記強調,要增強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發揮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這一系列政策,都為國有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集團公司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積極把握國家為企業發展創造的政策機遇和窗口期,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優化業務結構、促進業務轉型、強化業務協同,練好企業內功,努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主動求變,抓住民航業發展的新契機
在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勝利的同時,依靠強大的國內腹地市場,中國民航業在全球率先觸底反彈,后疫情時代將會逐步復蘇并迎來中長期增長趨勢。同時,近期行業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使民航業發展迎來新的契機。交通運輸部《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快機場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各項設施全面物聯,打造數據共享、協同高效、智能運行的智慧機場。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近日發布《關于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旨在解決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我國航空貨運體系的問題,加快補齊航空貨運短板和弱項,提出建成湖北鄂州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優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運設施,充分挖掘既有綜合性機場的貨運設施能力,結合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研究提出由綜合性樞紐機場和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共同組成的航空貨運樞紐規劃布局。民航局黨組要求,要牢牢把握擴大國內航空需求這個戰略基點,牢牢把握優化和穩定航空運輸產業鏈、供應鏈這個關鍵,牢牢把握民航科技創新這個戰略支點,盡快補齊民航公共衛生體系這個短板。按照中央和民航局部署,集團公司要抓住新契機,加快布局增量,繼續優化存量,發揮規模優勢、結構優勢以及京津冀機場一體化管理的優勢,在發展戰略、布局規劃、資源配置等方面進行調整,落實“三大關切”、實施“三大戰略”、建設四型機場、加快實現世界一流,為北京市“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建設民航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開啟新征程 擘畫大美國門新畫卷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集團公司要保持戰略定力,既抓當前、又謀長遠,因勢利導、精準施策,切實把習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轉化為服務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確保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國門大地落地生根。
一、開啟新征程,實施“三大戰略”
集團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力推進實施“三大戰略”。新機場戰略是突破性戰略,主要是以“世界級航空樞紐,國家發展新動力源”為愿景,以“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運營新標桿、世界一流便捷高效新國門、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引擎”為總體發展目標,在規模領先、四型典范、管理標桿、品質一流,綜合樞紐、服務經濟、服務社會、創新引領八個方面主動發力,2025年以前聚焦客貨上量;2035年樞紐初步建成;2050年實現全球領先,客運通達全球,貨運全面覆蓋大型樞紐,為全球民航提供領先方案,引領區域發展。雙樞紐戰略是龍頭性戰略,主要是遵循“獨立運營、適度競爭、優勢互補、并駕齊驅”的方針,按照兩場功能定位,即:首都機場定位于中國第一國門、國家門戶樞紐,重點服務首都核心功能;大興機場定位于國家發展新動力源,亞洲門戶樞紐、重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兩場從“總量+品質+貢獻”三大維度,建設世界一流大型國際樞紐,實現國內國際城市廣泛覆蓋,“一帶一路”重要航點有效聯通,打造卓越的運營能力和中轉品質,帶動臨空和區域經濟騰飛。機場群戰略是全局性戰略,主要是按照“目標一致化、定位差異化、運營協同化、管理一體化”思路,建設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從業務、能力、共享三方面帶動成員機場群和相關產業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開啟新征程,打造四型機場標桿
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關于四型機場建設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民航局關于四型機場建設的工作部署,系統推進集團公司四型機場建設實施方案落地:堅持“0-4-3-3”安全工作思路,牢固樹立“安全隱患零容忍”核心思想,守住機場“空防安全、運行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四個底線,夯實安全“三基”,堅持“常態抓安全隱患、重點抓風險管控、長遠抓系統建設”工作方法,打造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的機場。堅持“一軸四驅”綠色機場工作思路,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低碳減排、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機場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打造貫徹可持續發展和綠色低碳,實現機場污染物“零排放”“碳中和”的機場。堅持“一核兩翼”智慧機場工作思路和“4-1-4”技術創新工作思路,堅持前瞻應用信息技術,全面實施信息共享,推動機場管控模式、服務模式的革命性變革,構建“安全運行、真情服務、創新產業”三張網,打造智慧運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機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真情服務理念,緊扣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航空出行的需求,落實“四個服務”的理念,拓展服務范圍和外延,改善服務設施和環境,提升服務效率和能力,創新服務手段和技能,構建“一品牌三提升”的人文機場建設格局,即:倡行“中國服務”,提升運行效率,提升文化體驗,提升員工幸福。
三、開啟新征程,邁步世界一流
集團公司要打造主業實力強、品質效益優、影響貢獻大的“世界一流機場管理集團”,總體實現安全服務領先、運營效率領先、綜合貢獻領先三大目標。第一階段是入隊列,到2025年進入世界一流機場管理集團行列(全球前十),雙樞紐基本成熟,京津冀機場群格局明顯優化,四型機場國內領先;第二階段是進中位,到2035年進入世界一流機場管理集團中位(全球前五名左右),雙樞紐運營成為全球樣板,京津冀機場群帶動其他成員機場群實現共同發展,四型機場國際領先;第三階段是排前列,到本世紀中葉進入世界一流機場管理集團前列(全球前三),全面建成實力強、品質優、貢獻大的全球領先機場管理集團,成為四型機場全球典范。
不忘初心方能行穩致遠,牢記使命才能開創未來。站在新的起點上,集團公司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筑牢發展新基礎,開創發展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民航強國而努力奮斗!(作者系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埃塞-成都航班檢出14例陽性,一半為今年4月后赴埃工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