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連續9個月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
航班正常是民航重要的民生工程,是貫徹落實民航局真情服務的底線要求,更是拉動機場運行容量擴充發展的重要指標。隨著民航業的飛速發展,旅客吞吐量持續增加,航班飛行總量不斷增長,在有限的資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運行品質、確保航班準點?下面小編帶您看看白云機場如何直面難題,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
民航正常統計系統數據顯示,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白云機場連續9個月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創下了從未有過的全新紀錄。這是自2003年民航局啟動航班正常統計以來,白云機場在中南管理局、中南空管局大力協調指導、南航等航空公司高度重視全力配合,以及駐場單位的積極參與下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不僅為廣大旅客創造了高效順暢的出行體驗,更為未來機場航班容量提升和開通新航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白云機場為提升航班正常率而開發的“航班短時協調機制”,還榮獲2017年度民航局服務創新產品大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至6月份廣州雷雨頻發、強對流天氣持續的情況下,白云機場較好地遏制住了航班正常率的下滑,航班正常率超過81%。而2011至2013年每年的5、6月份航班正常率只有70%多一點,2014、2015年每年5、6月份航班正常率更是低達50%。這對于年保障旅客超6500萬人次的白云機場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也是非常艱難的突破。
“新機制、新模式”,內外聯動保障航班正點
2017年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6500萬人次大關、2018年4月正式邁入兩樓并行的新時代,航班時刻繁忙,空域資源緊張,加上航班客流持續增幅、T2全新運行環境,都給航班正常性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為了保障航班服務鏈條每一個節點“環環相扣”,出港準點率不掉隊,白云機場成立航班正常性提升領導小組,研究制訂了落實真情服務、提升航班正常性工作方案,完善管理機制,內外聯動保障航班正常。去年全面啟用了“保障航班正常性不低于80%”的專項行動,通過“白云機場運行協調管理委員會”平臺整合航空公司、空管、航油、海關、邊檢以及各地面服務保障單位的力量,在航班天氣預判、安檢效率提高、旅客流程優化、行李效率提升、航班地面保障、站坪交通運輸服務等多個方面全面發力。
特別是運行控制中心不斷探索“新模式、新機制”:今年初新編制了《白云機場基于通行能力下降的航班計劃預先調整工作程序》,加大了對運行環境的研判預測,為實際運作中應對復雜環境,增加了全新有效的砝碼;3月20日啟用全新運控大廳,分為“核心指揮”、“區域管理”、“航班保障”、“專業支持”、“航空公司”、“駐場單位”等六大模塊,設置118個席位;3月29日成功完成機坪管制的“一次性切換、成功對接”,成為國內三大樞紐機場中首家全面接管機坪管制的機場;持續增加智能科技應用,引進“增強型全景視頻系統”,有效實現全區域、全流程“一體化”管控水平;利用云智匯(BY-ACDM)系統,建立節點數據報送與考核機制,持續研究智能化資源分配技術,提高機場核心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自動化運行控制能力。
分秒必爭,打贏4-6月“雷雨季”攻堅戰
每年的4-6月,南方雷雨天氣頻繁。以2017年4月至6月為例,白云機場每月平均航班正常率僅有72.35%,加上該段時間全國空域其他用戶活動增加,出港航班集中的華東等地區時有嚴重流量控制,要實現航班放行正常率維持80%,對白云機場來說是一個異常艱難的挑戰。
在4、5、6三個月初,白云機場都提前部署、排兵布陣,分別召集航空公司及各駐場保障單位的專門會議,動員各方力量發起保障沖刺,采取“多點聯動、班班協調”的措施,緊抓每一個航班的可挖掘空間,班班介入、逐班監控、重點協調。對外聯動空管、航空公司、保障單位,跑道協調、放行優化、資源分配優化、保障目標時間的嚴格把控,多項舉措并行推進;對內以航班監管崗為中心,全員放棄休假,增派人手支援一線。與此同時,大力發揮“航班短時協調機制”的作用,發現可能影響航班正常的情況即提前介入,通過加快服務保障速度和協調空管放行次序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延誤5分鐘以內的航班,提高機場的整體放行率,使得多個月以來,白云機場延誤10分鐘內航班同比以往減少一成。
4月29日晚,華東、北京天氣原因、成都航班時刻原因發出流量控制信息,運控中心及時調整航班協調方案,對照起飛時間提前協調,各單位通力協作,將影響降到最低,“5218有起飛時間限制,我們可以搶,請在20:00前完成保障”,“收到,盡快”,“5218航班19:51關客艙門”,“5218正在掛拖車”,“5218準備好了,已協調推出”……
在三個月總共歷時285個小時的保障沖刺中,白云機場共完成對6210個客運航班的全流程協調、管理與監控,監控節點多達2萬個;面對航班保障高峰期70多個小時的天氣及活動影響,白云機場班班打磨、不放棄任何一個航班、任何一個保障節點,用協力同心打贏了這場航班準點攻堅戰。
連續9個月,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
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在最近一年內至少要9個月不低于80%,這是機場向民航局申請容量增調的必要條件。每逢次月1日的00:30,白云機場人內心都是緊張而激動的,因為月航班平均放行正常率即將出爐。85.67%、87.12%、89.42%、87.29%、86.83%、83.59%、81.16%、81.4%、81.05%……連續9個月,白云機場航班正常率平穩保持在80%以上,讓人欣喜鼓舞。
運控中心工作人員感慨,九個月以來每天、每周、每月都是一場場戰役。僅4月至6月白云機場受雷雨大風天氣影響次數高達82次,發布雷雨大風藍色預警45次、黃色預警3次。6月8日更遭受4號臺風“艾云尼”襲擊,當天廣州全市平均降雨量罕見達到169.7毫米,而白云機場亦受到強降雨的沖擊,出港航班準點率難以遏制不斷下滑……白云機場在民航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以及旅客的理解配合下,不斷提升運行品質,突破資源瓶頸,取得了航班正常性工作的階段性勝利成果。這創下了白云機場開展航班正常性管理工作以來的歷史新紀錄,意味著白云機場取得了提升機場運行總量的先決條件!新的航班運行管理模式的探索,更為白云機場開展航班運行效率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2018年白云機場提升服務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航班正常性管理工作永遠在路上。未來,白云機場還將進一步完善AOC的核心管控職能,優化運行保障流程,加快ACDM等信息系統的升級改造,完善技術管控手段,推進區域化管理水平提升,為打造“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服務品質和推進世界級航空樞紐建設作出不懈努力!(圖/ 戴穗恩、謝佳佳、王斐、王星平)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成都機場:極端天氣已致336個航班延誤或取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