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機長朱偉明:稻城開航之旅 剛剛降落在世界最高機場
廣州—成都—稻城
8月1日,南航稻城航線(廣州—成都—稻城)成功首航。稻城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海拔4411米。稻城以亞丁為核心的稻城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匯集了雪山、冰川、湖泊、草原、瀑布等壯麗景觀,其亞丁風景區被譽為“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中國香格里拉之魂”。
8月1日早上6點零五分,機長朱偉明從廣州起飛,執飛南航稻城航線的首航。
就在不久前,朱偉明和其他四名機長擔負了稻城航線驗證試飛的任務。稻城機場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如何才能順利抵達?
改進的飛機與優質的體能
目前,在世界海拔最高的10座機場中,光中國就占了8個名額,因為中國有世界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稻城亞丁機場位于甘孜州稻城縣北部海子山,距縣城50公里,跑道長度4200米,海拔高度4411米,超過4334米的西藏昌都邦達機場,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朱偉明等五名機長到達成都后,從成都抽調一架A319型號飛機——俗稱高原之鷹——并對它進行試飛前的檢查工作。這種機型由于它的更靈活、更宜于高飛的特點,是目前唯一能進行高高原飛行的客機機型,為了能夠進一步適應高高原飛行,南航共投入四架該型號飛機,并全部進行了特別的改裝,每架飛機均改進了導航系統和增壓系統,并配備八個氧氣瓶。朱偉明按照檢查單對飛機進行全面核查無誤后,返回飛機客艙內接受身體檢查。
高高原飛行實行雙機長制,這次試飛更是安排了四名機長執飛。朱偉明他們四人名要執飛的機長所要接受的高高原航前體檢,包括心電監測,測量血壓、心率,還要進行血氧飽和度的檢測,確保機組人員經過休息調整后身體機能已達到理想的狀態。由于高高原機場低壓、低氧和低溫等特殊自然地理環境,對飛行員身體條件、飛行耐力和心理素質都有著高于平原飛行的要求,朱偉明接到試飛任務后,三個月來每天跑步一小時,讓自己的身體能夠最大限度的承受極限高高原飛行,因為只要有一次身體檢查不合格,朱偉明所在機隊就將取消該航線該名飛行員的飛行資格。為了能夠全面了解這次試飛飛行員的身體情況,朱偉明還滿身貼滿了各種身體監測導線,以進一步收集飛越全世界最高民用機場的相關數據。
稻城試飛手冊修改七次
朱偉明飛行高高原已經十五年了,其他三名執飛的機長高高原飛行也全部超過十年。為了能順利進行這次試飛,朱偉明在飛行模擬艙模擬飛行20多次,并與其他機長就每次的模擬飛行進行分析總結。高高原機場常常氣象情況變化較大,能見度不高,同時由于低壓、低溫、低氧的關系,高度越高,飛機性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加之地形特殊,必須要對所有的情況進行提前預判,于是他把當地的地形地貌圖看了再看,爛熟于心,對于改裝過的空客A319飛機也再三研究,和同事一起對試飛的飛行程序、飛行航圖和飛行方法全部重新設計,航線試飛手冊前后修改了整整七次。
朱偉明和其他三名機長進入機艙,同時安排了另一名機長前期抵達稻城機場塔臺,與那里的工作人員一起,實時提供稻城的天氣狀況,并全程監控飛機的飛行狀態。而駕駛艙的四人也分別有各自的分工,朱偉明負責主駕駛,其他三人分別負責交叉檢查、相互監測工作。
由于是高高原機場的驗證試飛,因此在正常的飛行測試之外,飛機還將進行高高原的單發(即單側發動機飛行)測試工作。為了將這次試飛做到萬無一失,機組還特別制定了特情處置方案,即發生突發情況時,機組將如何及時應對。
此時,機組接到塔臺放行的命令。“南方CZ8647可以按計劃進行試飛”、“起始高度六千米”、“跑道34號可以起飛”,朱偉明清晰的發出飛行指令后,“高原之鷹”A319騰空而起。
全程戴著氧氣面罩
天氣預報說,今天的航路上會有雷雨并伴有一定的大風,朱偉明早已經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天氣情況和應對辦法一一計算在內。1998年開始飛行,他已經安全飛行了19000小時,試飛林芝航線,開航延安航線,多次參與特殊航線飛行,飛行,的確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有時,他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已經融入飛行中。
稻城機場海拔高,空氣較為稀薄,飛機上特別為機組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氧氣瓶。朱偉明必須全程戴著氧氣面罩駕駛飛機,因為如果飛行員缺氧,就會引起不易察覺的錯、漏、忘的狀況,從而造成安全隱患。不少剛剛執飛高高原的飛行員都有相關類似的經歷——在高高原機場做心算題,簡單的兩位數加減法卻時常半天算不出來。而這就是缺氧導致的反應遲鈍,也是高高原飛行必須極力克服的生理不適。現在,飛行中的四名機長都配備了氧氣瓶,一個氧氣瓶大概使用時間為一個小時左右,剛好是成都抵達稻城的時間。
訓練萬次只為萬無一失
在飛機就要抵達稻城機場時,由于稻城出現雷雨天氣,這時飛機遭遇一股較大的氣流。高原氣候變化快,往往起飛前還是艷陽高照,很快就會烏云重重;飛行中還免不了顛簸的氣流、巨大的高原風、風向的突然轉變。此時,朱偉明根據身體的感知,向風的反方向壓動飛行桿,控制了飛機的坡度的形成。之后,他讓飛機一直沿著試飛計劃方向飛行,并監控飛機的速度。
經過四名機長與簽派員的通力協作,飛機順利穿越氣流,即將抵達稻城機場。其實,面對這些天氣和其他飛行情況,不僅朱偉明幾位機長已經嫻熟已極,朱偉明他們機隊的所有飛行員近500人都對這些飛行動作、飛行技能反復訓練,隨時輸送后備人員。
此時,飛機已經接近稻城機場,但是,稻城機場與普通的機場不同,比如,在成都機場降落,從確定進場命令,再到落地,只需要2、3分鐘。但在稻城機場降落,需要在山谷里蜿蜒飛行十多分鐘。要順利降落,技術技能方面還在其次,如何能夠保持一貫的鎮定有序殊為關鍵。“油門最大”、“抬機頭”、“上升高度至最低安全高度”,朱偉明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哪一步應該做什么動作,這對于朱偉明來說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每一個動作、程序他都訓練了不下萬次,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即使在極度缺氧的情況下,也能順利完成。
飛機在完成了各種既定飛行動作和程序后,順利降落在稻城機場。這一天是2018年6月29日。在這之后,朱偉明和他的隊友們又根據實際的驗證試飛情況對稻城航線試飛手冊修改了兩次,前后一共調整了九次。
稻城是南航繼迪慶、拉薩、九寨溝、林芝后的第五條高高原航線。2018年8月1日10:35,朱偉明駕駛A319成功首航稻城,之后,他將會一直承擔該航線的飛行任務。
左二為機長朱偉明
相關航線及朱偉明資料介紹
南航稻城航班安排:航線由A319高高原型執飛,飛行時間約為4小時30分鐘。去程航班號為CZ8647,早上06:05從廣州起飛,08:25抵達成都,09:30從成都起飛,于10:35抵達稻城;回程航班號為CZ8648,中午11:15從稻城起飛,12:10抵達成都,13:10從成都起飛,15:35抵達廣州。每天一班。
高高原飛行:根據民航分類,海拔在1500米—2438米之間的機場,稱為一般高原機場,海拔在2438米以上的機場稱之為高高原機場。飛往高高原機場則為高高原飛行。
朱偉明個人小資料: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A320機隊黨員飛行教員,安全飛行19000小時,南航“十佳”機長,榮獲中國民航局銀質獎章和局方委任代表資格。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吐魯番機場:ARJ21-700型新支線飛機開展高溫測試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