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正式開工
2018年3月23日,總投資9.77億元的宜昌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在猇亭正式拉開序幕。項目建成后,宜昌三峽機場將實現年旅客吞吐能力500萬人次,躋身區域國際航空口岸行列。
自1996年宜昌三峽機場正式通航以來,便揭開了宜昌現代化立體大交通格局的嶄新篇章,架起了宜昌三峽地區通往世界各地的空中橋梁。回首20余年發展歷程,宜昌三峽機場取得業績有目共睹:旅客吞吐量屢創歷史新高,2017年成功邁入200萬級機場行列;安全生產平穩有序,順利實現21個安全生產年;服務品質顯著提升,榮獲全球首家旅客吞吐量500萬以下“SKYTRAX四星機場”榮譽。隨著未來二期改擴建完工,宜昌三峽機場將成為宜昌臨空產業發展的動力引擎,一條宜昌經濟騰飛的“高速跑道”正在架起。
涅槃新生:管理改革開啟發展新篇章
通航初期的宜昌三峽機場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緩慢發展期,客流量增長緩慢,經歷了漫長的探索之后,宜昌三峽機場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2004年6月16日,海航重組宜昌三峽機場,為處于迷茫期的宜昌三峽機場注入新的血液,在海航集團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逐漸凸現出獨特的魅力與活力。2004年以來,宜昌三峽機場積極引入海航集團成熟的經營機制、管理體制和優秀企業文化,遵循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思路,以振興地方經濟為己任,積極穩妥地推進內部改革,在民航領域取得了顯著地成果:以“誠信、業績、創新”為指導核心,大力推進管理變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精簡機構,由原16個部門及二級分子公司,整合為2個職能部門和5個生產保障及經營單位,形成扁平化管理構架模式。建立了規范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實現員工收入與企業效益掛鉤的有效激勵機制;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為節約成本、控制支出起到良好的監控作用。重組以后,宜昌三峽機場運輸生產持續快速增長,企業發展步入良性軌道。
飛速發展:緊依政策客流量屢創新高
作為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全省第二大機場,宜昌三峽機場以“加密樞紐,提升通達”為市場開發戰略,積極爭取空軍及民航部門的支持,完善航線網絡,爭取運力。同時,受益于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及國家扶持政策的實施,為培育航空市場,宜昌市政府出臺《宜昌市航班航線開發補貼辦法》,為航線開發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目前宜昌三峽機場已開通國內外30多條航線,基本實現國內兩小時航程全覆蓋,并可直飛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近年來,機場業務量保持快速增長趨勢,2017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24萬人次,增幅位列全國吞吐量200萬級以上機場前三甲,順利躋身200萬量級機場俱樂部。國內機場業務量排名升至51位,位列三峽區域支線機場首位,區域影響力及知名度廣泛提升。
嚴抓整治:安全服務品質廣受認可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題,一直以來,宜昌三峽機場牢樹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緊密圍繞民航局“三個底線”工作方針和“三基”建設要求,積極開展安全績效管理工作,并組織開展“安全生產一百天“、”安全阿米巴“等主題活動,深入貫徹落實持續安全理念,安全基礎進一步鞏固。著力推進“SMS”、“SeMS”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安全風險管控意識,開展各項安全知識培訓,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2006年,宜昌三峽機場年終安全目標考核位列湖北轄區機場第一名;次年,宜昌三峽機場獲得了中國民航機場安全保障最高獎——金爵杯,這是民航總局首次對全國機場安全管理進行的評比和表彰,宜昌三峽機場成為年1萬架次以下的機場組中唯一獲此殊榮的機場。同時宜昌三峽機場持續加大安全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以高符合率同時通過航空安保審計、航空安全審計,2017年榮獲民航中南地區中小機場安檢評估第一名的好成績,安全保障能力極大提高。作為三峽區域重要樞紐機場,宜昌三峽機場圓滿完成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重要來賓等重大保障任務,成功實現了1996年通航至今第21個安全年。
安全工作可圈可點,服務品質也獲廣泛認可。宜昌三峽機場秉承“愉悅航程,一路有我”的服務理念,以創建SKYTRAX四星機場為契機,全面對接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桿,努力尋求服務內涵與旅客要求的最佳結合點,不斷創新,推出精品服務和服務承諾,以“人文、平安、智慧、綠色”為抓手,對真情服務進行策劃、監察和全面升級,建立以“旅客體驗為中心”的全流程管理,將真情服務落到實處。同時結合宜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全面提升旅客乘機環境,傾力打造具有豐富地域文化特點的機場,以“星機場、新標準、心服務、馨體驗”贏得了旅客的認可。2014年,宜昌三峽機場順利通過SKYTRAX機構認證,成為全球首家旅客年吞吐量500萬客流量以下SKYTRAX四星機場;2016年,榮獲全國民用機場“中小機場旅客滿意第一名”、民航局“旅客滿意優秀機場”稱號,成為了中小機場的服務典范。
飲水思源:積極做公益奉獻社會
宜昌三峽機場在取得自身發展的同時,秉承海航企業文化“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的理念,踐行海航精神,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積極納稅,多年來連續榮獲湖北省“全省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榮譽稱號。宜昌三峽機場積極與社會公益組織聯系,大力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倡導“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務理念,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團員帶動身邊群眾廣泛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從“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逐步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社群團組織共同參與的志愿服務工作格局,目前機場注冊志愿者已達到總人數的 95%以上。開展向海南、四川、玉樹災區愛心捐贈活動,從2013年起每年資助猇亭區3名貧困大學生,海航宜昌光明行為247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播撒光明,踐行大愛”,在荊楚大地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受到社會各界好評。2018年宜昌三峽機場榮獲由中共宜昌市委宣傳部、宜昌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宜昌市志愿服務聯合會聯合頒發的“2017年度宜昌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項。
展望未來:二期擴建助力打造區域國際航空口岸
宜昌三峽機場按民航4E標準規劃,一期按民航4D標準建設,跑道全長2600米,寬45米,可滿足B767及以下機型起降;站坪可同時停放11架飛機;航站樓面積14868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140萬人次,高峰小時可保障旅客吞吐量840人次。然而伴隨著宜昌三峽機場的快速發展,目前機場現有基礎設施及保障水平已經無法滿足機場業務量快速增長以及人民群眾旺盛的航空出行需求。
為滿足當前和未來宜昌航空發展需要,打造與綠色生態、現代化強城地位匹配的航空口岸,由宜昌市政府和海航集團共同投資9.77億元的宜昌三峽機場改擴建工程于3月23日正式開工,核心是提升機場的硬件設施水平以及航空器運輸的保障能力,預計202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擬將現有跑道從2600米延長至3200米,新建2.5萬平米航站樓一座,增加停機位到21個,增加與跑道等長的平行滑行道,并實現雙向盲降,在氣候條件差、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可由“精密進近導航系統”引導飛機平穩下降、安全著陸。屆時,機場飛行區等級將從4D提升至4E級,設計年旅客吞吐量從140萬人次攀升至500萬人次,還將開通遠程國際直達航線。
改擴建完成后宜昌三峽機場硬件設施保障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將有能力承載更多以及更大的航空器在機場執飛進出港的航線。而更加完善的航線網絡拓展不僅會給城市空港帶來更多的客貨流量,同時有助于形成公路、鐵路、水路、航空互為補充、互為便利的立體交通網絡,為人民群眾旅游、求學、經商等出行提供極大便利和更多選擇。未來,機場將以距離宜昌800公里以外的國內千萬級機場及省會機場為航線開發主要方向,使宜昌至此類城市的航線通達率達到100%。同時以國內主要旅游城市及商業合作城市為航線開發補充方向,整合優勢資源,開發以宜昌為經停點的國內航線。
隨著宜昌三峽機場航線網絡結構的不斷完善,其區域性的輻射能力也將不斷增強,宜昌三峽機場不僅僅是宜昌市航空出行的始發地與目的地,更是整個鄂西渝東區域重要的航空樞紐,客源市場以宜昌為核心向周邊市場拓展。鑒于此,宜昌三峽機場在提供安全、快捷的航空客貨運服務基礎上,對帶動周邊城市空港產業、經濟、旅游、物流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依托機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宜昌三峽機場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既可以迅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又可以有效帶動機場周邊鎮域新型城鎮化,形成助推宜昌經濟快速發展的“第五大平臺”。
宜昌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項目的正式開工,不僅預示著三峽機場打造區域國際航空口岸目標的成功起步,更標志著宜昌市與海航集團的戰略合作在“十三五”期間邁進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宜昌航空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的新時期。機場作為拉動一個城市經濟投資的重要新動能,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更加快捷的空中通道、更加優質的特色服務,將有效帶動機場周邊及空港走廊沿線地區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一體化發展,優化經濟結構和投資環境,大大降低商品交易、產品運輸和信息傳遞成本,這也將成為未來宜昌經濟騰飛的“高速跑道”。
“山水天成 有鳳來宜”——宜昌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效果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伊斯坦布爾新機場:首條跑道建成,今年10月將啟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