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子鋪大”正當時 多重風險須謹慎
對有實力的航空公司來說,全球航空市場低迷并不一定意味著陷入窘境或前途渺茫,反而可能暗藏更多的機遇。比如,在英國航空、亞洲航空和捷星航空眼中,經濟低迷之際正是收購與布局的大好時機。那些過去難以進入的重點市場,現在卻唾手可得。然而,有時也會出現“貪多嚼不爛”的情況。
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初,有的航空公司收益驟降,甚至資金鏈斷裂,瀕臨倒閉,而實力雄厚的英國航空年收益卻連連增長。一些難以為繼的航空公司主動要求英航收購他們,而英航則表示要“擇優選取”。當然,所謂的“擇優”,無非是被收購的航空公司要有較好的網絡和市場條件,并有利于向新的市場擴張。英航在收購伊比利亞航空公司時,成立了國際航空集團。當時,其首席執行官沃爾什表示,國際航空集團的志向非常明確,將尋求進一步整合,并從40家航空公司的初選名單中精選出12家作為候選收購目標。然而,時過數年,市場又有了新的變化,英航卻沒有采取更多的行動�?梢�,該公司對并購計劃也有了更慎重和理性的考慮。
稱雄于亞太航空市場的亞洲航空公司,也在不斷地進行海外布局。他們還看重了日本作為成熟航空市場的有利發展條件,以及向國際市場擴張的良好地位,與全日空合資經營日本亞洲航空,以期進入這個市場。但是,在運營兩年后,兩家航空公司由于經營理念不同,不得不分道揚鑣,亞航也暫時退出了日本市場。
目前,航空市場上并購整合的運作,與股市中主力低位吸取股籌有相近之處。實力越強,能掌握的股籌就越多,主動權就越大,賺錢的機會也在不斷增加。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無論是股市投資還是并購整合,投入越多,風險也就越大。尤其是跨國并購和在國外建立子公司,有些風險甚至是難以控制的。
捷星航空作為發展比較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整個集團分別在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日本、越南和中國香港擁有6家子公司,可以說是市場上的一個“大戶”,手中握有不少股籌。如果能運作得好,在當前發展最快的亞太航空市場上,無疑將有很好的運作空間。
但是,我們看到,捷星集團現在并不是在編織強大的網絡系統,而是忙于解決運營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首先,捷星香港航空在領取當地運營執照時就遇到了行政審批的問題,導致開航計劃推遲。其次,捷星在澳大利亞受到了虎航澳大利亞的強力競爭,而在新西蘭也一度出現經營方面的困難。最后,在越南的捷星太平洋航空雖然目前主要是獨立運營的,屬于地道的越南航空公司,但一度虧損巨大,而捷星集團只能提供一些業務上的指導。據了解,捷星日本和捷星香港也將采取這樣的模式運營�?梢哉f,目前捷星集團海外布局擁有了多家子公司,贏得了一定的機遇,但挑戰依然很大。2011年,由于競爭激烈和油價高企,捷星集團收益就下跌了80%。
當然,我們不能僅以這些不利條件,就斷言跨國并購和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是沒有前途的。正如股市中的主力,他們早于其他股市投資者進入市場吸取股籌,風險可能更大,甚至還會出現虧損。但他們看到的絕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看好長線運作。面對當前諸多挑戰,捷星集團并未退縮,而是加大投入力度并加強運作管理。其在香港與當地有實力的企業合作,在新西蘭則著重品牌和信譽建立,在新加坡將飛機從17架增加到了21架,在越南和日本的公司飛機數量也有所增加,并幫助他們開通了國際航線。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捷星已經化解了很多風險,運營中的各子公司也逐步恢復了盈利。然而,這還不是捷星的期望所在。捷星集團首席執行官杰恩·赫德利卡表示:“從遠程航線的角度看,我們的計劃將引導捷星走向新的機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