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無人機送快遞熱議 收件是開門還是開窗
9月3日,順豐欲用無人飛機運送快遞的消息在網上傳開,總部相關負責人證實確有此事,且該項目正在廣東東莞進行測試。
路人甲:淘寶彈弓成交量要大增
路人乙:以后收快遞是開門還是開窗?
路人丙:無人機出故障砸傷人,算不算空難?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一駕無人飛機,掛著一件快遞出現在家門口,不要驚訝—因為它可能是順豐推出的特殊快遞員。昨日,順豐欲用無人飛機運送快遞的消息在網上傳開,總部相關負責人證實確有此事,且該項目正在廣東東莞進行測試。
昨日上午,東莞網友@余佩函微博爆料:下班回家路上,天上飄著個不明飛行物,等飛近了才瞅見,竟然是順豐快遞的無人機。
該微博還發出了3張所謂“不明飛行物”的手機照片特寫:只見這臺凌空飛翔的機器有個小螺旋槳,底部兩根類似直升機似的雪橇支架,支架之間被安置了一個紙皮箱子,箱子表面依稀可辨認為順豐速運標志。
據網友@余佩函透露,照片攝于上周五東莞東城街道,該飛行器當時正從東城街道飛往松山湖方向;當天是順豐速運的快遞無人機試飛活動,而他恰好前往參觀。
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眾多網友圍觀。有人還開玩笑說,擔心無人機會被彈弓打下來。
“我們的確在測試這個項目,但不知道怎么被傳到網上了,目前無人機還處于實驗階段,沒有投入運營。”順豐速運總部相關負責人昨天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電話采訪時如是說。她同時表示,該項目其實早在兩年前就有所規劃,主要是解決偏遠地送遞難的問題。
至于測試所用的機型、載重量、收費價格、送到家門口還是提貨點等詳細情況,她則不愿透露,只稱無人機是作為正常物流配送的一種補充,比如送到鎮鄉以下一級地區,城市和城市之間肯定不會采用這種方式。
據悉,由于國內同行尚未涉足無人機快遞項目,如果順豐此舉成功,將是業內一大創舉,必將引來各方廣泛關注。但此事的可操作性如何?對此,記者聯系了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總部相關負責人,對方要么婉拒采訪,要么回復“沒聽說過,不好發表評論”。
重慶無人機應用服務商:
“這不可能!就是場炒作”
對于順豐打算用無機人送快遞的消息,我市資深無人機發燒友、無人機應用服務商—重慶邁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白任遠直言:這不可能,其實就是一個噱頭和炒作。
白任遠明確告訴記者,無人機送快遞不現實,因為至少三大問題無法解決:
一、操作問題
載重能力—白任遠根據網上照片分析,測試的無人機是多旋翼飛行器,通過電池提供飛機動力,載重量不超過3公斤。
巡航能力—這種無人機的續航時間僅20分鐘上下。以速度5米/秒計算,其正常飛行距離也就6公里左右,最遠不會超過10公里,用人力摩托豈不來得更快更容易?
天氣影響—狂風暴雨會把無人機刮得找不著北。
電磁干擾—一旦受電磁干擾失去控制,只能機毀貨亡。
如何著陸—如果地面有障礙物,操作人員遠在數公里外無法看清地面狀況,豈不是只能遙控飛機去撞墻?
二、成本問題
該多旋翼飛行器市場售價為6-8萬元,加上地面操作人員和地面工作站的費用,使用無人機運送快遞的成本并不低。若如順豐所言,是往偏遠地區送貨,那么頻次相對較少,而且偏遠地區用戶消費能力不高,使得使用無人機配送定價勢必不能太高,而以無人機的壽命年限,收回成本幾無可能。
三、管制問題
無人機送快遞還面臨政策風險和管制問題—白任遠介紹,我國《無人機飛行管理規定》正在制定中,可能將對此類飛行器的商業應用做出明確規定。在規定準則尚未明確出臺前就貿然而行,顯然不科學。
順豐無人機測試消息一出,除了引發眾人對其實際應用能力的擔憂外,更引起網友們的調侃和辣評:
“三下五除二”:順豐無人機一出,淘寶彈弓成交量要大增。要是彈弓把飛機打下來了,咋辦?
“@楊楊和夏季”:碉堡了!我以后該如何收接快遞呢—是打開門,還是打開窗?
“以德唬人”:天空沒有極限,人的想象力也沒有極限。幾百年前又有多少人能想到今天的上天入地!支持這種創新行為。
“@蒜末拿鐵”:怎么簽收呢?連機器一起抱回家吧。
“超級瑪麗”:快遞無人機若出故障,墜機砸傷人,算不算空難?該不該賠航空險?
此前,上海一家集烘焙、快遞于一體的公司曾用“無人機”配送蛋糕,但由于可能砸傷消費者,且沒有得到民航管理局的許可,最終沒能成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波音預測全球飛行員需求量將繼續增長
- 下一篇:今日美國:中國成航班延誤頭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