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國產客機腳步穩健追趕歐美企業
日本《日本經濟新聞》11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國產客機腳步穩健
中國唯一一家生產國產民用客機的國有企業中國商用飛機(COMAC)的中型客機訂單已達到400架。正在開發的150座位的“C919”從中國飛機租賃公司獲得了20架訂單。另外還與歐美企業擴大了主要零部件的合資生產。計劃吸收先進技術加速國產化,以追趕壟斷全球客機市場的歐美企業。
COMAC從中國的中型金融機構興業銀行旗下的租賃公司獲得了訂單。訂單額和交付時期尚未公布。C919作為中國首款國產中型客機,于2009年啟動開發。采用美國通用電氣(GE)和法國斯奈克瑪(SNECMA)合資公司CFM International的新型發動機,燃效比目前的機型提高了15%。首飛比原計劃推遲了1年, 爭取2015年底實現。預計最早將在2017年交付。
COMAC目前正在上海市郊外建設機體組裝工廠。此外還相繼與歐美企業成立合資公司,計劃在中國生產核心部件。合資對象包括共同生產電源系統的美國漢勝公司(Hamilton Sundstrand)、聯手生產油壓設備的美國伊頓(Eaton)以及攜手生產電氣配線的法國賽峰集團(SAFRAN)等公司。
COMAC于2008年成立。由生產軍用機械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鋁業以及寶鋼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出資。
據COMAC預測,今后20年全球將產生3.3萬多架噴氣式客機需求。其中,6成以上為C919級別的中型客機。預計中國將產生5300架噴氣式客機需求,其中中型客機為3600架。COMAC計劃通過C919來獲得一直被歐美企業壟斷的國內需求,同時還希望在海外展開攻勢。
不過,C919的400架訂單中,海外訂單只有來自通用電氣旗下租賃公司的20架。其余大部分都來自中國的航空公司等。其中存在航空公司迎合中國政府振興航空產業意圖的因素。
在提高技術實力的基礎上,大批訂單也構成東風。美國調查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指出,“波音等公司正在增加廉價中國產零部件的采購,再加上中國政府推進國產機開發, 中國企業提升技術的速度不斷加快”。
中國開發的客機要在全球銷售必須通過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嚴格的安全審查。因此,C919的交付時間可能會推后。目前COMAC生產的100座位的小型客機“ARJ21”獲得了200多架訂單,不過1號機的交付時間比原計劃推遲了5年,推遲至2014年底。即便如此,推進國產客機開發的日本企業相關人士仍表示“今后中國將成為威脅”,顯示出警戒態度。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免簽落地簽后 出境游能否“說走就走”?
- 下一篇:下限取消 低成本航空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