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航空公司迎來組建熱潮 “寧波航空”能否展翅?
河北航空、首都航空、深圳航空、天津航空……許多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都會詫異,怎么會有這么多地方命名的航空公司?這些地方航空公司曾經或者正在寧波機場執飛航線。今后,會有越來越多噴涂地方航空公司名字的飛機飛臨寧波上空。
民航局敞開受理新建航空公司的大門,各地迎來組建地方航空公司熱潮,寧波能否就此迎來本土航空?
現象 地方航空公司迎來組建熱潮
2007年,民航局“暫停受理新設立航空公司申請”。而5年后,民航局重新開放受理新建航空公司,一批地方航空公司已經出現或即將現身。
10月29日,民航局公告稱,擬批準烏魯木齊航空籌建,同日還通告了國航內蒙古航空獲得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這是繼今年5月民航局相繼批準瑞麗航空和青島航空之后,再次有地方性航空公司申請獲批。
除此之外,廣西航空籌建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福州航空籌備工作全面推進,黑龍江航空正加快組建……地方航空公司正迎來組建高潮。
在計劃單列市序列中,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均已有本土命名的航空公司,唯獨寧波沒有本土命名的航空公司。
進展 寧波航空曾“失之交臂”
成立“寧波航空公司”,寧波有“想法”。
2011年年底寧波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當時的規劃是在2012年寧波組建本土的航空公司———寧波航空公司,該公司以貨運為主,購買全貨機,開辟3條航線。但組建寧波航空公司是當時的想法,后面并沒有很好進行。“按照正常流程,組建航空公司地方政府往往首先要成立一個組建機構,然后就組建模式向民航局提出籌建申請,得到許可后進行具體籌建,之后再申請經營許可,獲批后才能上天。”寧波機場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這流程,寧波還沒走第一步。”
但事實上,組建寧波航空公司的工作并不是完全沒有進展。
在這次地方航空公司組建熱潮中,主要模式變為“地方政府出地、出錢,大型航空公司出人、出機組”,主導組建的大型航空公司為國航、東航、南航、海航。
南航寧波營業部負責人透露,南航總部就組建寧波航空公司和寧波市政府在去年有過多次溝通。“這不是一般的溝通,可以說,談得很深。”該負責人說:“當時同時放在南航總部面前有兩個地方航空公司,一是寧波二是河南。二者選一,最后南航選擇河南,寧波失之交臂。”
而海航旗下的西部航空,也和寧波有過接洽,計劃組建寧波航空,在寧波投放運力,但沒有談成。
爭議 成立寧波航空是利是弊?
寧波該不該成立航空公司?記者了解到,業內對此還有分歧和爭議。
民航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從中國民航運輸業的發展前景來看,二三線城市的支線航空業市場潛力極大,幾大航空公司看中其中的“錢景”加快布點圈地,這是這次熱潮的背景之一。
也正是看到其中“錢景”,不少地方航空公司背后都看到了民企的身影。相關資料顯示,正在籌組的福州航空股東中就有我市一家企業———寧波瑞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現金。記者了解到,該企業成立于2010年8月10日,注冊資本僅有5000萬元人民幣,注冊地址為寧波市江東區興寧路47號4407室。
寧波江東甬上航空票務公司的朱先生認為,寧波航空成立對地方航空市場有很大的扶持作用,在新辟航線、航空市場開發上也更加會根據地方需要進行,多一家航空公司,對乘客和百姓應該是好事。
而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成立還是“謹慎”。“地方航空公司本應以所在地區相關的空運市場為主戰場,但地方航空公司的機隊配置、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的大權受制于控股航空公司(絕大多數是大型航空公司),導致地方航空公司大量運力經常被控股航空公司調往其他地方,寧波航空跑去其他地方開航線,這一點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而且,地方航空公司成立初期運營基礎薄弱,安全運營壓力大,初始投資和后續投資都很大,經營管理難度高。地方航空公司能否長期承受投資巨大、盈利困難的壓力?”一位業內人士直言認為此舉“弊大于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伊春空難究竟有無“要客”的推手?
- 下一篇:大數據促使航企由營銷型向運營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