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務航空市場潛力巨大 可能將趕超美國
“中國地域遼闊,經濟發展迅猛,政府也為促進行業發展做了更多的長遠規劃,今后中國公務航空的發展潛力巨大。”
國際公務航空理事會總干事庫爾特·愛德華茲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了對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發展前景的樂觀預測。
截止2013年11月,中國大陸有公務航空企業18家,在冊噴氣公務機178架。與2010年相比,企業數量增加12家,公務機增長103架。此外,2012年經批準正在籌建的公務航空企業達到41家。2010~2012年,各類公務航空飛行活動總量年平均增長率達到61.25%。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亞洲首席代表廖學鋒預測,20年后,中國公務機每年的交付價值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屆時中國預計有約6000架公務機,對增加就業和經濟增長產生很大貢獻。
庫爾特·愛德華茲認為,公務航空是高效的商務工具,能有效地把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生產基地聯系起來,同時作為正常航班的補充工具,公務航空能夠提高商業公司的經濟效益,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作用。“中國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商業活動頻繁,對公務航空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此外,政府對行業發展的長遠眼光,以及政策調整對寬松市場環境的營造,是促進公務航空發展的重要力量。”
廖學鋒也認為,隨著低空空域的開放等政策上的利好消息以及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公務航空將繼續快速增長。“目前,在中外注冊的中國企業和個人擁有的公務飛機共約400架,中國公務航空市場已初具規模。根據我們的預測,未來10-20年內,中國公務航空能以超過15%的速度持續增長。”
“現在仍有很多人對公務航空存在誤解,認為公務機就是龐巴迪、灣流之類的大飛機,其實不然。公務航空是企業或個人提高出行效率的交通運輸工具,運輸航空與公務航空類似于大巴車和出租車、私家車的區別。”廖學鋒表示,“低空空域開放后,更多小型公務機能夠減少飛行審批程序,這是行業盼望多年的好消息。”
2012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公務航空。民航局一直十分重視公務航空發展,今年上半年,民航局出臺《關于加強公務航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見》,對我國公務機發展中的安全管理、市場監管、服務保障等工作進行了規范。今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民航局聯合出臺了《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進一步簡化了相關通航審批程序。隨后民航局放寬了私用飛行駕照的獲取標準,這也將為包括公務航空在內的通用航空發展增加飛行人才儲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除夕不放假推遲旅游航線高峰日
- 下一篇:競逐中美航線 中航企兩年后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