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運營環境堪憂
低成本航空運營并非一帆風順,內有國有骨干航空公司的低價競爭、高鐵網絡的日益發達,外有國外低成本航空大舉進入,搶灘中國市場。從春秋航空的競爭環境,可以一窺我國低成本航空發展所要面對的“內憂外患”。
國內競爭日趨激烈
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的市場定位和客源分布并不在同一個層面,按理說,不會形成正面競爭。然而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內骨干航空公司紛紛“放下身段”,頻繁采取低價促銷戰略搶占航空市場。個別航線的銷售價格比春秋航空還低20-30元,迫使春秋航空多次調整銷售策略。
高鐵的開通對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沖擊也十分巨大,個別區域航線甚至是顛覆性的。近兩年來,高鐵逼停航線的現象時有上演。2011年6月,京滬高鐵開通,天津至南京航線逐漸停飛。哈大高鐵開通后,南航、海航、深航等紛紛取消哈爾濱飛往大連的航線,目前僅剩川航1家航空公司。
廉價航空市場與高鐵客源的重疊性非常大,以往春秋航空主要憑借網上直銷、價格和時間優勢向高鐵搶客源,今年高鐵實行網上直銷后,原有的優勢不復存在,對市場造成較大沖擊。從《中國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可以看到,至2020年,中國將建成四縱四橫高鐵網,貫穿環渤海地區、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大城市群。高鐵與航空公司間的競爭態勢將愈加激烈。
外航搶灘中國市場
當前,全球航空業受經濟復蘇乏力等不利因素影響前景低迷,亞洲地區航空業卻逆勢增長,尤其是低成本航空表現搶眼,呈現強勁發展勢頭,給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帶來巨大壓力和挑戰。亞航從2001年的2架飛機一躍成為亞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獅航從2000年成立時的1架飛機發展成為擁有百余架的大機隊,日前又決定向空客購買234架A320飛機,被空客譽為“世紀合同”。2012年,又有新加坡酷航、微笑泰航等5家公司新投入運營。低成本航空利用價格優勢,迅速搶占市場份額。亞洲地區廉航航線由2002年的100余條猛增到目前的800余條。獅航2012年客運量達3200萬人,接近印尼國內客運量的半壁江山。
中國作為重點廉價航空市場,良好的增長前景吸引國際低成本航空巨頭紛紛進入,并以開辟中國航線作為戰略推進重點。2005年3月,泰國亞航開通曼谷至廈門航線,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也首次進入中國。目前,亞航除開通東南亞至重慶、武漢等重點城市航線外,還開辟了吉隆坡直飛北上廣航線。泰國東方航空把觸角延伸到徐州等十多個二、三線城市,對中國市場形成合圍之勢。
由于國外低成本航空機隊規模大,能夠利用規模經濟優勢攤薄購機、維修成本。據荷蘭銀行統計,2011年亞航的座公里成本只有0.26元,比春秋航空低30%,其機票平均價格是37美元。這使得亞航有足夠的底氣向市場投放低價票搶占市場,對我國低成本航空的沖擊巨大。
運營環境有待優化
我國低成本航空不僅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也面臨一些體制機制的制約,使低成本航空發展愈發艱難。
在飛機引進方面,對于新設立公司的發展速度控制較為嚴格,航空公司沒有太大的自主權,難以迅速擴張規模。以亞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亞航為例,2001年僅有2架飛機,2009年迅速攀升至82架,機隊規模擴張迅速形成了規模效應,使航空公司的競爭優勢大為上升。
在熱門機場的航權、航線、時刻方面,國有大型航空公司仍然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低成本航空公司航線選擇范圍有限。京滬航線一直由東航、國航、南航、上航、海航五家航空公司經營,經過長達6年的爭取,春秋航空終于從2011年國慶期間投入京滬航線運營。但運營的仍然是“紅眼航班”,自運營之初,就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再加上我國進口環節的稅負水平較高,導致在飛機引進成本、維修成本等關鍵環節的控制上相比國外低成本公司要弱。
面對內憂外患的競爭環境,需要低成本航空公司主動應對,找準定位,強化內功,增強企業競爭力。低成本作為一種獨特的運營模式,更需要政府加強支持和引導,為低成本航空振翅高飛營造環境、提供能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業者:只要有航權 隨時增飛對臺航班
- 下一篇:低成本航空發展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