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機場:要將潛在市場轉化為現實市場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天津地區的航空運輸需求被極大地激發出來。在此背景下,相關部門對天津機場的發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天津機場借勢而上,順利邁入千萬級機場的行列。作為京津冀航空運輸系統的“兩核”之一,天津機場必須加大發展速度,以便滿足地區經濟的發展需求。
筆者將天津機場的航空運輸市場潛力與類似城市機場的航空運輸市場潛力進行了比較。從結果來看,有共性也有不同。深圳、重慶、杭州、天津等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機場,從空間位置上看都離大型樞紐機場很近。比如,深圳機場距離廣州白云機場150公里,杭州機場距離上海130公里,天津機場距離首都機場124公里。在上述幾個城市中,天津不論是國內生產總值水平、常住人口數量、城市面積,還是地方財政收入、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名次都較為靠前。但是,在機場的發展規模、旅客吞吐量等指標卻與其他城市有所差距。雖然差距的造成有歷史原因,但是也要看到,差距就是機遇,就是發展的潛力,就是將來可以做文章的地方。這也是航空承運人在尋找擴大市場時,應該著眼的地方。
當然,潛力畢竟是潛在的市場,不是現實的市場。天津機場要考慮的就是,怎么把這個潛力挖掘出來?怎么把這個潛在的市場做好?
天津的人口數量多,經濟發展水平高,航空運輸需求大,這些都是航空市場發展的有利因素。但是為何很多旅客不從天津出發,而是從其他機場出發?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航線網絡有待完善,航班頻次需要更好地去滿足市場需求。目前,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已經啟動,航空運輸需求進一步增長,同時,首都機場的容量也受到限制,首都新機場的建設還需要一定時間。這個機遇對于天津機場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在此情況下,抓住機遇,加密航線航班,設計出更好的航空運輸產品來吸引更多的旅客和貨主,對天津機場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津冀航空運輸的協同發展,不是說主要從首都機場分出什么市場來,更多的是要考慮如何發揮首都機場、天津機場和石家莊機場的作用,來共同、更好地滿足各方面消費者提出的航空運輸需求。
在此方面,就要求天津機場把航空運輸產品設計好,滿足那些想飛又不能飛首都機場的航班的需求。消費者需求是不同層次、多樣化的。多樣化的需求就需要多樣化的產品設計。只有豐富了產品體系,才能夠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
此外,京津冀協同發展,還要構建良好的綜合交通體系。在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津機場的交通條件有了非常大的條件改善,為天津機場滿足京津冀地區的航空運輸需求提供良好的條件。
要把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市場,天津機場還要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前端的消費者——航空公司、貨代公司,終端用戶——旅客和貨主,提供優質的服務,吸引消費者到天津機場來滿足航空運輸需求。
在航空公司、機場和旅客等業內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天津機場要進一步挖掘本地和周邊市場需求,打造優質網絡,擴大輻射力,為發展開拓廣闊天地。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用戶體驗:打造最佳機場的提升之道
- 下一篇:必須增加擅開“逃生門”的違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