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管理不善致中國航班晚點情勢惡化
對於經常坐飛機到內地的人來說,飛機嚴重晚點、旅客滯留機場、航空公司及機場人員服務態度惡劣等,都是屢見不鮮的情況。長期管理不善及監管不力也是造成問題的原因。
美國航空數據網站FlightStats最近發布一份全球航班情況報告,顯示中國內地機場與航空公司在航班準時性方面表現最差,便毫不令人意外。報告調查的亞洲航空公司中,晚點最為嚴重的10家航空公司中有8家是內地公司。按晚點和航班取消次數來說,受調查的35個主要國際機場中,全國最繁忙的兩大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及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排名墊底。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月的航班準點率僅為18%,42%的航班晚點45分鐘或以上。上海虹橋機場排名倒數第二,準點率僅為24%。
面對1、2小時的晚點,甚或4、5小時的晚點,大部分乘客都沉默忍受,但也有乘客采用極端方式發泄憤怒。過去幾個月,有多次報道稱有憤怒的乘客靜坐,拒絕登機或阻止飛機起飛。在內地,幾乎每天都有乘客襲擊前線工作人員,一些工作人員被打至住院,而乘客則被拘留。
FlightStats發表報告后,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周五(12日)發出嚴厲指令,要求機場和航空公司提高航班準點率。
民航總局每年都給出空頭支票,乘客對此并不抱太大希望,并諷刺民航總局CAAC的意思是“中國航班總是取消”(Chinese Airlines Always Cancel)。
平心而論,由于對航空旅行的需求激增,航班晚點是全球性現象,在中國尤其如此,另外,天氣也不受人為控制。但長期管理不善及監管不力也是造成問題的原因。
同上海一樣,北京擁有全球頂級的機場設施,三號航站樓由英國建筑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并宣稱是全球第二大航站樓,但只要下一點小雨或小雪,航班便會大批晚點。
而航空公司及機場工作人員也經常糊弄被滯留的旅客,解釋晚點原因時總以“天氣惡劣”為一貫借口,另一個導致晚點的原因是軍方控制全國大部分空域,并拒絕讓出空域投入民用。
這與發達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發達國家的大部分空域都作為民用,但中國軍方控制全國約8成空域,令航空公司很難規劃更多路線來滿足需求,也難以更改路線避開惡劣天氣。
管理不善、監管不力及軍方拒絕妥協,內地大規模航班晚點的情況注定將惡化。
免責聲明:本網發布此篇文章旨在為業內提供更多的思考,文章的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文章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文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環球時報:譴責機場爆炸犯罪應高于同情遭遇
- 下一篇:哪些航空公司最安全?